性别配额惹争议,女性诺贝尔奖得主不够多,外媒五问评奖机构

2021年10月12日19:23:02 科学 1839

【南方+10月12日讯】据新加坡《海峡时报》报道,与12名男性诺贝尔奖得主相比,2021年只有一名女性获得了诺贝尔奖,这引起了科学家和民众的不满,同时性别配额问题也遭到了质疑,但瑞典皇家科学院的秘书长Goran Hansson排除了性别配额的可能性。

性别配额惹争议,女性诺贝尔奖得主不够多,外媒五问评奖机构 - 天天要闻

报道称,菲律宾调查记者玛丽亚·雷沙(Maria Ressa)分享了诺贝尔和平奖,是今年唯一获此殊荣的女性。而自1901年诺贝尔奖首次颁发以来,只有59个奖项授予了女性,占总数的6.2%。

性别配额惹争议,女性诺贝尔奖得主不够多,外媒五问评奖机构 - 天天要闻

对于如此低的女性获奖占比以及人们的质疑,Hansson针对媒体提出的5个方面问题作出回答。

面对“授予女性诺贝尔奖面临的问题是什么?”Hansson回答:“女性诺贝尔奖得主如此之少,令人感到遗憾,这反映了社会中的不公平状况,特别是在过去存在,但现在仍然存在的情况。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我们已经决定不针对性别或种族设置配额。我们希望每一位获奖者都能被接受,因为他们做出了最重要的发现,而不是因为性别或种族。这也符合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愿精神。”

性别配额惹争议,女性诺贝尔奖得主不够多,外媒五问评奖机构 - 天天要闻

面对“你们做了什么来确保女性的工作被看到?” Hansson回答:“我们希望确保所有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都有公平的机会接受评估。因此,我们做出了重大努力来鼓励女性科学家的提名,包括确保解决这个问题(鼓励提名女性科学家),以及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和瑞典皇家科学院中的潜意识偏见等问题。我们听取了社会学家的演讲,并进行了小组讨论。在这方面,我们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最终,我们将把诺贝尔奖项颁发给那些为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的人。”

面对“今年没有女性有资格获得(科学)诺贝尔奖吗?”Hansson回答:“今年没有女性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但这一趋势(女性获得诺贝尔奖)正在增加,只是仍处于非常低的水平。请记住,西欧或北美的自然科学教授中只有10%左右是女性,如果你去东亚,这一比例甚至更低。”

性别配额惹争议,女性诺贝尔奖得主不够多,外媒五问评奖机构 - 天天要闻

(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玛纽埃勒·沙尔庞捷)

面对“女性诺贝尔奖得主较少反映出来的问题,不是要给女性更多的奖励的信号吗?”Hansson回答:“我们讨论过这个问题,但我们担心,这样的做法会让诺贝尔奖颁发的方向偏离,即获奖者获奖是因为她们是女性,而不是因为她们是最好的。现在,毫无疑问,像埃玛纽埃勒·沙尔庞捷(Emmanuelle Charpentier,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或埃丝特·迪弗洛(Esther Duflo,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这样的科学家获奖是因为她们做出了重要贡献。”

性别配额惹争议,女性诺贝尔奖得主不够多,外媒五问评奖机构 - 天天要闻

(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丝特·迪弗洛)

面对“将来的诺贝尔奖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Hansson回答:“我们将确保越来越多的女性科学家被邀请提名。我们将继续确保我们的评奖委员会中有女性,但我们需要帮助,社会也需要在这方面提供帮助。我们需要对女性进入科学界采取不同的态度。”

校对:居伟强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工程院院士葛世荣出任江西理工大学校长 - 天天要闻

中国工程院院士葛世荣出任江西理工大学校长

5月9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葛世荣等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经省政府研究决定:聘任葛世荣为江西理工大学校长。此前,葛世荣担任过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党委副书记。葛世荣个人简介葛世荣,男,1963年4月出生,工学博士,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1983年7月,葛世荣在黑龙江矿业学院(现黑龙江...
西安雷雨夜再现龙形不明飞行物,有人称听到类似龙吟声 - 天天要闻

西安雷雨夜再现龙形不明飞行物,有人称听到类似龙吟声

2025年5月8日晚,西安突遭短时强降雨,雷暴交加中,多名市民在夜空中再次捕捉到神秘黑影“龙形”不明飞行物。有网友听到老牛般的咆哮声类似“龙吟”。(视频剪辑:陈歆铃 综合四川观察、南京新闻)(来源:北京日报)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
光博会将于5月15日在光谷启幕,全球近百项最前沿技术创新成果集中亮相 - 天天要闻

光博会将于5月15日在光谷启幕,全球近百项最前沿技术创新成果集中亮相

5月9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召开“第二十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会上宣布,第二十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以下简称光博会)将于5月15日至17日在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举行。这是国内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专业化程度高、行业地位高、国际化水平高、观展人数多的顶级盛会之一。大会首次规模化引入境...
科普大篷车进校园 点燃学生科学热情​ - 天天要闻

科普大篷车进校园 点燃学生科学热情​

科普大篷车进校园 点燃学生科学热情通讯员:罗晓萍、徐玲玲 审核:大庆、彦平为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与创新能力,5月8日,武汉市江夏区科学技术协会、江夏区教育局、武汉科技馆联合开展的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来到了江夏区金
杜克大学研究:若在工作中使用生成式AI,同事可能会质疑你的能力 - 天天要闻

杜克大学研究:若在工作中使用生成式AI,同事可能会质疑你的能力

IT之家 5 月 9 日消息,据外媒 Neowin 今日报道,美国杜克大学的最新研究指出,尽管 AI 工具能提高工作效率,但像 ChatGPT、Claude 和 Gemini 等工具的使用可能会让同事和经理认为你的能力不足。这项研究题为《使用 AI 工具会遭遇社交评价惩罚》,已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刊登(IT之家附链接:点此前往)。研究通过四...
Nature Biotechnology | 小身材,大作为:研究人员如何“炼”出超强迷你基因编辑器NovaIscB? - 天天要闻

Nature Biotechnology | 小身材,大作为:研究人员如何“炼”出超强迷你基因编辑器NovaIscB?

引言如果我们可以精确地改写生命的蓝图,纠正那些导致遗传疾病的微小错误,或者巧妙地调控基因的表达,让细胞按照我们的意愿行事。这不是遥远的幻想,而是基因编辑技术正在开启的未来。长期以来,CRISPR-Cas9系统一直是这场革命中最闪耀的明星,它像一把精确的分子剪刀,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力量。然而,就像任何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