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中医启发,他发现血清疗法,攻克白喉,自己却死于细菌的攻击

2021年09月09日18:28:02 科学 1230


我国从1962年开始接种白喉疫苗,自1978年,国家将百白破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中,之后白喉一直是和百日咳破伤风一起通过联合疫苗接种来预防的。到2018年,白喉已经在我国消失了近10年。今天,我们对这种疾病可能已经很陌生了。

受中医启发,他发现血清疗法,攻克白喉,自己却死于细菌的攻击 - 天天要闻

但这种疾病,曾经可是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几种传染病之一,屡次肆虐人间。

上一次我们在谈卡介苗的问世时,提到了“血清疗法”——即将免疫供体的血清输注给未免疫受体,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即便是在今天,康复期病人来源的抗血清仍然是强大的应对病毒感染的治疗手段。

受中医启发,他发现血清疗法,攻克白喉,自己却死于细菌的攻击 - 天天要闻受中医启发,他发现血清疗法,攻克白喉,自己却死于细菌的攻击 - 天天要闻李兰娟院士

其实,血清疗法是在攻克白喉这一致命传染病的过程中被发现的。它的发现者,冯·贝林(Emil von Behring)因此获得了1901年的首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尽管血清疗法的大获成功极大激励了疫苗的研发,但作为发现者的贝林医生,却没能受益于这项发现。1917年,在对结核病的研究走到了重要关口时,贝林死于结核菌的攻击下。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从血清疗法的发现到白喉被攻克,再到白喉疫苗问世的这一传奇历程。


01

从小村落走向战场

军医贝林的触动

1854年3月15日,在普鲁士王国一个小村落(今属波兰)里,一个家庭的第五个孩子呱呱坠地。他就是今后在免疫学历史上拥有累累硕果的德国医学家冯·贝林(Emil von Behring)。

受中医启发,他发现血清疗法,攻克白喉,自己却死于细菌的攻击 - 天天要闻

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

Emil Adolf von Behring,1854.3.15-1917.3.31

贝林的家庭子女众多,在他之后又添了8个孩子,而父亲只是一位贫穷的乡村教师。在贝林10岁那年,由于目睹父亲身染重疾(蛔虫钻进胆道)被救治的过程,他决心要成为一名医生。

由于家庭经济窘迫,他放弃了读医学院的想法,另辟蹊径,决定从军,做一名军医。

普法战争打响后,贝林作为一名军医走上了战场。为了能尽早救治更多伤员,他经常随担架队到前线去抢救那些刚刚倒下的战士。

一次,在抢救伤员的过程中,他被流弹击中了肩部,被抬上了手术台。

当时,止痛针只剩下最后一针了。贝林要求手术医生给另一位士兵注射,因为那是一位正在等待着被锯腿的士兵。

但没想到的是,这位士兵竟拔出了手枪,威逼着医生给贝林注射。因为军医可以救治更多的人。

贝林流着泪接受了这针止痛针。士兵的惨叫和血肉横飞的战争画面,让他发愿,这一生一定要为减轻人类的痛苦而活!他知道,为了救死扶伤,自己还需掌握更多的知识。


02

白喉,致命的杀手

“隐藏的皮革”

白喉(Diphtheria)是由白喉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Diphtheria这个名称,词源是希腊语“diphthe-ria”,意为“隐藏的皮革”。

受中医启发,他发现血清疗法,攻克白喉,自己却死于细菌的攻击 - 天天要闻

这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在古希伯来和希腊文献中,就描述过类似病例:一旦社区出现患者,就会立即吹响号角作为“警报”。

在17世纪,白喉就像丑陋的恶魔,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流动,周期性地夺走众多儿童的性命,成为了很多家庭的梦魇。到19世纪,白喉已经是威胁儿童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

20世纪20年代,仅美国每年就有10万到20万人发病,年死亡人数为15000人左右,其中主要为儿童。欧洲的情况更为严重,每年大约有5万人死于该病。

患者大多有发热、憋气、犬吠样咳嗽等症状,在咽、扁桃体及其周围组织产生一种灰白色的膜性渗出物。这种假膜一旦脱落,会导致儿童气管急性堵塞而死亡,严重者还可并发心肌炎和神经麻痹,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

受中医启发,他发现血清疗法,攻克白喉,自己却死于细菌的攻击 - 天天要闻

感染白喉后的皮肤


03

攻克白喉,受到中医典籍的启发

“以毒攻毒”

战争结束后,贝林来到了当时已赫赫有名的科赫研究所,从事细菌研究工作,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就是白喉。

起初,贝林试图通过运用氩和汞灭菌的方式来杀死白喉杆菌,但结果都失败了。

贝林有个日本同事叫北里柴三郎,他精通中国医学典籍,非常崇拜华佗李时珍

受中医启发,他发现血清疗法,攻克白喉,自己却死于细菌的攻击 - 天天要闻

北里柴三郎

一天,他对贝林说:“中国医书中有一条医理,叫“以毒攻毒”,例如用砒霜这种剧毒药品治疗人体寄生虫。在欧洲,琴纳首创的天花疫苗巴斯德研制的狂犬疫苗都是以毒攻毒的实例。我们能不能依据这条医理来预防和治疗疾病呢?”

北里柴三郎的说法极大地启发了贝林,他们说干就干,开始着手实验。他们将患过白喉但仍然健康存活的小白鼠血清注射入新患白喉的小白鼠体内,发现新感染白喉的小白鼠竟然奇迹般地痊愈了!

受中医启发,他发现血清疗法,攻克白喉,自己却死于细菌的攻击 - 天天要闻

1890年前后,贝林(右)正拿助手手中的豚鼠做实验,他相信幸存豚鼠血清中含有可能杀死白喉杆菌的东西,经反复试验后,他提出了血清注射法可以作为有效治疗白喉的方案,血清疗法的大门从此打开。

1890年,贝林与北里柴三郎共同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提出可以通过注射抗毒素血清来治疗患者这一理论。当时,这一理论已经被动物实验证实,但尚未有应用于人体的先例。

第一个人体应用抗毒素血清的病例,是一个柏林女孩。1891年12月,圣诞节,柏林大学附属诊疗所的儿科病房里,一名患白喉的女孩已气息奄奄。

这个女孩的父母决定为女儿尝试一种开创性疗法——他们请贝林为女儿注射了“新药”。

贝林为女孩注射了一针白喉抗毒素血清,第二天,女孩的病情明显好转,一周后竟然可以出院了!

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用羊血清治愈白喉患者的成功案例。圣诞节背景加上难以置信的疗效,使得这一事件蒙上了一层神秘感,被称为“圣诞节大拯救”。

曾夺走无数儿童生命的白喉就这样被人类制服了,这是医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人类防治传染病的重要方法——血清疗法诞生了。


04

忠于誓言,再接再厉

贝林医生再创“奇迹”


要想让“白喉抗毒素”真正投入临床工作,还需要制定生产标准。此时,细菌学家保罗·埃尔利希(Paul Ehrlich)加入了贝林的研究小组。

受中医启发,他发现血清疗法,攻克白喉,自己却死于细菌的攻击 - 天天要闻

德国细菌学家保罗·埃尔利希

埃尔利希设计出一种定量方法来测定抗毒素的治疗单位。在他的协助下,生产抗毒素的难题得以解决,贝林开始运用血清疗法治疗白喉。


在利用血清疗法治疗白喉取得良好效果后,贝林并未因此止步。

1893年,时年39岁的贝林取得了教授头衔,1895年,就任玛尔堡卫生研究所所长。在这里,他进一步开展抗毒素制品的研制工作。

贝林研制出一种毒素与抗毒素的混合药物,其中抗毒素可以提供即时被动免疫,而毒素则可以刺激身体产生自己固有的抗毒素,进行长时间的主动免疫。这在医学领域又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为表彰贝林在抗毒素血清治疗方面的开创性贡献,特别是防治白喉和破伤风等疾病的功绩,1901年,诺贝尔奖评委会将第一届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贝林:

“他的血清疗法,尤其在预防白喉方面的应用为医学科学领域开辟了新的道路;从此,医生们在面对病痛和死亡时有了制胜的武器。”

1913年,贝林成功研发出了白喉疫苗。这是一种预防白喉的组合注射疫苗——白喉TAT(毒素与抗毒素),它包含适量的、用于刺激免疫系统的毒素和防止毒素引发疾病的抗毒素。

受中医启发,他发现血清疗法,攻克白喉,自己却死于细菌的攻击 - 天天要闻

该疫苗在之后爆发的白喉疫情中被证实安全有效,被媒体评为“与飞机、无线电、镭、火车、人体移植、发电机并列的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之后,贝林将主要精力放在研究结核病的治疗上。遗憾的是,1917年,在对结核病的研究走到了重要关口时,贝林死于结核菌的攻击下,享年63岁。


创造更好疫苗

造福人类健康


疫苗科普基地


点击“在看” 转发分享

一起懂苗苗,打苗苗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