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看过一些标本被泡在一个透明的缸里?实际上,在很多实验室或者博物馆,许多动物的标本都是用酒精保存的,这种技术的专业名词叫做流体保存。
这种技术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一直以来科学家都是依靠这种技术来保存标本的。根据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说法,如果操作得当的话,流体保存下的样本是可以保存数百年的。
实际上,高浓度的酒精对于微生物来说是有毒的。比如我们常见的葡萄酒,它是由酵母制成的,酵母以葡萄中的糖分为食物,然后排出酒精。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酵母分泌的酒精太多了,浓度太高,结果把自己给杀死了。所以大家会发现,很多酒,似乎年份越久远口味越好,并不会过期。当葡萄酒当中的酒精含量达到14%的时候就能够有效延缓细菌的生长。
但是更高浓度的酒精可以用来长期储存其它的有机物质,比如DNA、动物身上的组织,甚至是整个动物体。许多博物馆中都会采用高浓度的酒精来长期储存生物体。
美国西雅图伯克博物馆鱼类的收藏经理凯瑟琳·马斯雷尼科夫说,他们事先可能会取一些组织样本来做DNA的分析,然后给鱼注射福尔马林使其内部停止生物过程。之后,会选择将鱼的标本浸泡在一个装有70%酒精的罐子当中,然后长期保存生物体。大家可能会好奇为什么是70%浓度的酒精。这个程度上能够保证溶液中有足够的水来使组织保持水分,同时还有助于动物或者标本保持形状,又能有效防止霉菌和细菌的滋生。
更高浓度的酒精,比如95%的乙醇,就可以发挥脱水剂的作用,也就是说将物体浸泡在浓度如此之高的酒精当中,细胞、组织和样本中水分会被酒精去除和替代。缺水会导致对水敏感的蛋白质发生变化,它们可能会产生变性或者硬化,从而更好地固定标本的形状,高浓度的酒精经常被用来保存DNA。
要使用酒精来保存物品最难的点就在于到底要用浓度多高的酒精呢?不论是过多还是过少的酒精浓度都会影响样品的形状和柔韧性,甚至会影响其保存物品的能力。也就是说,没有确定好合理的酒精浓度可能会导致样本因水分流失而干瘪,或者因为蛋白质变硬而变脆。不过,有时候即使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也没有关系,主要是需要考虑保存样本的目标是否有实现。
如果样本中的水太多的话,可能会包含太多的微生物,从而导致样本变质的速度加快。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专业人员预设的酒精浓度可能不够,因此往往对动物标本的制作都需要在24小时内更换酒精。
蛇酒
蛇酒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将蛇入药的方式之一,正是因为酒精有杀毒的作用,蛇的尸体在酒精当中可以保存非常长的一段时间。但是相信大家有看到蛇被泡在酒中但是一直都没死的故事。
蛇是一种冷血动物,它们只需要消耗很少的能量就能够维持生命,因此它们在极端环境当中的生存能力是非常强悍的,业余的人如果没有做好蛇酒的处理,很可能会让蛇在蛇酒中幸存,等到自己开酒盖的时候,会发生不幸的事情。
实际上,毒蛇泡酒的功效似乎一直没有得到科学的认可,是民间流传的一种偏方。建议大家不要自己随意就拿毒蛇泡酒喝,有严重的安全隐患。
关注麦克斯韦的科学,带你了解最新最有趣的科学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