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科技话题:藤枣、扬子鳄、靶标害虫、有袋类动物、超级绝缘体、火星地震

2021年07月27日20:36:54 科学 1743


1

藤枣鉴定与保护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王伟团队通过整合分子和形态证据,澄清了具羽状脉的藤枣才是真正的藤枣,而具三出脉的所谓“藤枣”实为防己科的中国新记录属(血果藤属)的成员。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Taxon


濒危物种的正确鉴定是对其进行有效保护的前提。然而藤本植物,尤其是大的木质藤本,野外罕见花或果,仅基于营养性状对其鉴定是极为困难的,错误鉴定时常发生。如防己科的藤枣是我国I级珍稀濒危植物,但哪种植物是真正的藤枣长期存在争议。


——《中国科学报》


2

安徽广德首次发现扬子鳄自然产卵



近日,安徽扬子鳄保护区广德朱村片区工作人员在野外巡护中首次发现野外放归的扬子鳄产下一窝卵,共计18枚。工作人员介绍,这是20年来广德首次发现鳄巢鳄卵。


从2020年起,当地共放归人工繁育扬子鳄77条。下一步,广德将做好扬子鳄卵巢的日常监测和保护工作,确保小扬子鳄正常孵化,不断优化保护区生态环境,快速复壮野生扬子鳄种群。


——《光明日报》


3

科学家发现靶标害虫借共生病毒适应Bt作物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科研团队联合中国农科院深圳基因组所、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等单位,在昆虫与共生微生物互作领域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elife


Bt棉花在中国有着20多年的种植历史,该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对靶标害虫、非靶标害虫、天敌昆虫、共生微生物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科学问题。研究发现,一种共生病毒HaDV2在Bt棉的靶标害虫棉铃虫中广泛存在,且可以通过调控棉铃虫免疫通路相关基因,使其获得较高的适合度及Bt耐性能力。


——《中国科学报》


4

首个基因修饰有袋类动物培育成功


今日科技话题:藤枣、扬子鳄、靶标害虫、有袋类动物、超级绝缘体、火星地震 - 天天要闻

▲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生物系统动力学研究中心通过基因工程成功培育出第一个基因修饰有袋类动物——负鼠。图片来源:Eurekalert网站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生物系统动力学研究中心研究人员通过基因工程培育出首个基因修饰的有袋类动物——负鼠。相关论文发表于近日的《当代生物学》期刊上,其将有助于破译仅在有袋类动物身上观察到的独特遗传信息。


基因修饰动物,尤其是小鼠和大鼠,是研究生物发育过程极其重要的对象。有袋类动物特征独特,而负鼠被认为是所有有袋类动物的祖先,也是第一种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有袋类动物。负鼠的大小和繁殖特征与小鼠和大鼠相似,所以是迄今最好的动物模型选择。


——《科技日报》


5

英国科研人员发明超级绝缘体



《参考消息》7月26日刊登美国《大众科学》网站报道《世界上最糟糕的导热体可能是气候危机中一个改变格局的因素》。摘要如下:


英国利物浦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材料。研究人员说,这种材料的热导率几乎是有史以来人类掌握的所有固体材料中最低的。这个研究方向听起来似乎有点奇怪,但其实不然——热导率极低的材料是一种超级绝缘体,像这样的材料可以在全球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人员日前在《科学》周刊网站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科技日报》


6

科学家通过分析火星地震来确定火星地壳的结构


今日科技话题:藤枣、扬子鳄、靶标害虫、有袋类动物、超级绝缘体、火星地震 - 天天要闻

▲ 图片来源:环球网



根据对美国宇航局InSight(洞察号)任务所记录的火星地震的分析,火星地壳的结构现在首次被精确确定。在InSight着陆点下面,地壳大约有20或39公里厚。这是科隆大学地质和矿物学研究所的地球物理学家Brigitte Knapmeyer-Endrun博士和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喷气推进实验室的Mark Panning博士领导的国际研究小组的成果。


InSight是 "利用地震调查、大地测量学和热传输进行内部探索 "的缩写。美国宇航局的这个登陆器于2018年11月26日登陆火星,探索红色星球的地壳、地幔和核心。2021年7月23日,《科学》杂志发表了《从InSight地震数据看火星地壳的厚度和结构》这篇论文。


——环球网

来源:今日科协微信公众号

中国科协各级组织要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接长手臂,扎根基层,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进军科技创新,组织开展创新争先行动,促进科技繁荣发展,促进科学普及和推广,真正成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习近平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