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三十号08组卫星成功部署,对我国有多重要?探测看不见的现象

2021年05月07日23:12:19 科学 1870

今年5月7日,又一枚中国长征火箭拔地而起,冲向苍穹,只用了短短几十分钟,就部署好了两组中国卫星,遥感三十号08组卫星和天启星座12星,顺利完成了中国长征火箭的第369次发射。

如此之多的发射次数,证明了我国有着过硬的航天技术,中国长征火箭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是全球商业卫星发射的首选。此次发射用的是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累计发射55次,被中国航天人誉为是“金牌火箭”。

遥感三十号08组卫星成功部署,对我国有多重要?探测看不见的现象 - 天天要闻

在多种长征火箭中,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只能算是一种小型火箭,两级结构,全长40米,起飞重量213吨,直径3.35米一子级采用DaFY6-2发动机,推力2961.6千牛,二子级采用DaFY20-1和DaFY21-1发动机,推力分别为742千牛,11.8千牛,绕地轨道运载能力4吨,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1.5吨。

说起我国长征火箭,不少人比我了解得还要全面,但要说起遥感三十号08组卫星的发射用途,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它有啥具体作用?那么,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遥感三十号系列卫星对我国有多重要。

遥感三十号08组卫星成功部署,对我国有多重要?探测看不见的现象 - 天天要闻

简单来说,遥感三十号系列卫星主要是用来开展电磁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试验,增强我国的电磁环境安全,电磁环境是一种看不见的现象


从2017年开始,我国就在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部署遥感三十号系列卫星,2017年9月29日12时21分,成功发射了遥感三十号01组卫星,2017年11月25日2时10分,成功发射了遥感三十号02组卫星,2017年12月26日03时44分,成功发射了遥感三十号03组卫星。。。。。。

遥感三十号08组卫星成功部署,对我国有多重要?探测看不见的现象 - 天天要闻

据了解,我国的遥感三十号系列卫星使用了当前最先进的技术,搭载了欧科微航天所研制的数传与广播分发系统,攻克了多个卫星技术难点,数据大容量存储管理,多路数据动态调度与复接,一体化多路复接存储设计,高速数字调制编码,提高了功能密度,提高了集成度,使用了多路复接与存储模块原理技术。

遥感三十号系列卫星,无论是在工作效率方面,还是在能耗方面,都是当今最优设计。当然这一切的新技术都是为了对地球的电磁环境进行遥感观测,记录地球表面电磁环境强度变化。

遥感三十号08组卫星成功部署,对我国有多重要?探测看不见的现象 - 天天要闻

说到这里,不得不科普一下什么是电磁环境?电磁环境由空间、时间和频谱三个要素组成,可以简单地理解成电磁场现象,即电磁感应,电磁干扰现象。高中物理学过,电流能产生磁场,磁场也能产生电流,电子设备功率越大,产生的电磁场就越大。电磁场是一种看不见的现象。

遥感三十号08组卫星成功部署,对我国有多重要?探测看不见的现象 - 天天要闻

在2021年的今天,地球世界到处都是电流和电子设备,在我们身边,有手机、电脑、电话、电视、洗衣机、冰箱,所以到处都是肉眼看不见的电磁场,另外,地球内部电流运动也会自动产生电磁场,它们组合在一起形成杂乱无章的电磁环境。

所以我们一直都生活在电磁环境当中,不要怕,电磁场对生命几乎没有影响,除非强度大得惊人,但是电磁环境过于杂乱对那些精密设备可能造成干扰,这就是为什么上飞机后,空姐要求大家关闭手机信号。

遥感三十号08组卫星成功部署,对我国有多重要?探测看不见的现象 - 天天要闻

知道电磁环境有多重要吗?德州庆云通用机场,山东电力公司卫星接收站,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石拐区通用机场,章丘市通用机场,在建成的时候都做过电磁环境检测,并且每隔一段时间都进行一次全面检测,因为机场和大型精密通讯设备对电磁环境要求比较高。

更重要的是,在高科技的今天,正因为人类都在用先进的电子设备和仪器,尤其是卫星,火箭导弹无人机等等,所以电磁环境安全尤为重要,据说一枚电磁脉冲炮弹可以让一座大型城市通讯和电子设备完全瘫痪,想想都很可怕。

遥感三十号08组卫星成功部署,对我国有多重要?探测看不见的现象 - 天天要闻

我国遥感三十号系列卫星如同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目的就是为了探测和了解地球电磁环境,建立电磁环境安全,遥感三十号卫星组集中在北纬40度至南纬40度之间,主要探测范围为我国附近,西太平洋、中太平洋、东太平洋、大西洋中部和整个印度洋北部海域。

当然,我国遥感三十号系列卫星也能根据地磁环境变化判断出隐藏在海底中潜艇的位置,因为每艘潜艇都会产生一个巨大的电磁场。安装了遥感三十号系列卫星后,我国的地磁环境就变得安全多了,外国潜艇再也不敢贸然悄悄地进入我国海域了。

遥感三十号08组卫星成功部署,对我国有多重要?探测看不见的现象 - 天天要闻

总之,随着更多遥感三十号系列卫星的上天,它们将在天空上组成更完备的网络系统,一天24个小时守护着我国的电磁环境安全。当了解这些之后,你再来说说,遥感三十号系列卫星对我国重要不?有趣有料的科学内容请关注唯一的微信公众号:有趣探索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记者手记:从“离科学最近的地方”扬帆报国之路 - 天天要闻

记者手记:从“离科学最近的地方”扬帆报国之路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 记者手记:从“离科学最近的地方”扬帆报国之路新华社记者刘祯7月的北京,骄阳似火。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的运动场座无虚席,热烈的氛围比骄阳更胜。6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年度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这里举行。万余名毕业生即将从这个被称作“离科学最近的地方”启程,奔赴各自的科学之路...
第42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开幕 - 天天要闻

第42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开幕

7月6日,第42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开幕,聚焦前沿科学、产业趋势与政策创新,邀请全球生命科学领域各界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推动我国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塑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地标。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致辞并宣布活动开幕。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谢远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成...
人体“捉妖记”:免疫系统如何分辨“自我”与“非我” - 天天要闻

人体“捉妖记”:免疫系统如何分辨“自我”与“非我”

在神秘又奇妙的人体世界里,免疫系统就像是守护健康的“齐天大圣”,时刻警惕着各路“妖魔鬼怪”的入侵。而要想精准打击敌人,首先得搞清楚谁是自己人,谁是外来的“妖精”,这就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自我”与“非我”的识别。大家都知道,在《西游记》里,妖怪们变化多端,常常混入人群,企图蒙混过关。人体里也一样,各...
Science | 告别序列依赖,为你的染色体“扫码”:每条染色体竟自带独一无二的“条形码” - 天天要闻

Science | 告别序列依赖,为你的染色体“扫码”:每条染色体竟自带独一无二的“条形码”

引言在人类基因组中,有一片广袤而神秘的“禁区”,它占据了每条染色体的核心位置,却长期以来让我们束手无策。这片区域就是着丝粒 (Centromere)。它就像基因组中的“百慕大三角”,充满了高度重复的DNA序列,结构复杂多变,让传统的基因测序和分析技术在此屡屡碰壁。然而,这片“禁区”却掌握着细胞分裂时染色体能否被精确...
Nature | 人类心智的“源代码”:AI如何学会像我们一样思考? - 天天要闻

Nature | 人类心智的“源代码”:AI如何学会像我们一样思考?

引言人类的心智是如此奇妙,它既能让我们在清晨纠结于吃什么早餐,也能驱动我们去攻克癌症、探索遥远的星辰。我们能从寥寥数次的演示中学会舞步,能进行复杂的因果推理,还能被无尽的好奇心驱使去创造艺术和科学的奇迹。这种举重若轻、触类旁通的“通用性 (generality)” 定义了我们之为人的核心。然而,在人工智能 (AI)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