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从“点水成油”到“熟蛋返生”,与伪科学至少还要斗100年

2021年05月07日21:24:05 科学 1399

近日,一篇名为《熟鸡蛋变成生鸡蛋(鸡蛋返生)——孵化雏鸡的实验报告》的论文在网上持续引发关注。据悉,“熟蛋返生”论文作者郭萍已辞职,涉事培训学校被停业整改,刊发“熟蛋返生孵小鸡”论文的《写真地理》杂志亦停刊整顿处理。

其实,早在三四十年前,一些披着科学外衣的伪科学“神操作”就轮番登场,上演了一出出荒诞闹剧。

“熟蛋返生孵小鸡”让人联想到当年“打鸡血”的公案,就由此谈起。“打鸡血”,现在常用于形容情绪异常兴奋的狂热状态,却曾是一种真实存在的伪科学保健疗法,即将鸡血注射在皮下肌肉,发明者宣称液体蛋白进入人体所引起的免疫反应,对诸多疾病有疗效。鸡血疗法,在1967年至1968年风行一时,许多城市医院门诊出现人们抱着公鸡排队打鸡血的奇观。

“特异功能”进入大众视野,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发现的“耳朵识字”,在1980年,全国至少有68家报纸和刊物宣传了“耳朵认字”,新闻电影制片厂还拍摄了影片《你信不信?》,介绍了全国十一位“具有特异功能的人”,该影片在电视台播映,影响很大。

也是在这一年,辽宁本溪桓仁铅矿的推煤工人张宝胜,靠着“鼻子认字”的魔术,被辽宁本溪市科协“发现”,正式出山。1982年,张宝胜被召进北京,次年6月,被正式调入国防科委下属的507研究所,号称是“中国超人”。

头条 | 从“点水成油”到“熟蛋返生”,与伪科学至少还要斗100年 - 天天要闻

张宝胜

1984年,媒体刊文宣传严某,称之为“神医”,说他可以释放“外气”,通过遥控的方式为病人治病,包治截瘫癌症,能在几分钟之内让瘫痪多年的病人站起来。能向2000公里外发功、改变分子结构,甚至扑灭了大兴安岭大火。严某称“与一些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在横跨高能物理基础化学、生物科学、遗传工程等重要学科领域内,纵涉宏观物质运动、微观分子、粒子结构,成功地进行了几十项重大科学实验。其中每一项都能引起现代科技革命”。

1984年3月,哈尔滨司机王洪成宣布发明“水变油”,号称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王洪成对外宣称,他研发出了一种特殊的母液,只要将母液按照1比100000的比例放入水中混合后,即可制成“水基燃料”。这种母液后来也称作“洪成基液”,他自称是一种水基燃料的膨化剂,一点就燃,热值比普通的柴油汽油高,成本很低,因为由水直接转化为油,燃烧后对环境没有污染,具有一定的环保意义。要在四分之三的水中加进四分之一的汽油,再加进少量配置的“洪成基液”(或称“水基燃料膨化剂”)就可以变成“水基燃料”,一点即燃,热值高于普通汽油、柴油,且无污染,成本极低。王洪成在各地以表演方式推广“水变油”,日渐成名。

头条 | 从“点水成油”到“熟蛋返生”,与伪科学至少还要斗100年 - 天天要闻

1986年,做过工人、当过话剧团演员的张香玉,从青海来到北京,推广“自然中心功”,此功号称能看透人体,可与万物对话,张香玉自称依赖此功见过玉皇大帝和观音菩萨。约在1988年,她被“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聘为“特约会员”,随即成立了“自然中心功研究所”,开始“万人授功”课程的商业运作。

头条 | 从“点水成油”到“熟蛋返生”,与伪科学至少还要斗100年 - 天天要闻

一时间,各类大师纷纷出山,社会参与宣传炒作。

与此同时,思想界、科学界、新闻界有识之士也在质疑和批判。

科技日报》旗帜鲜明地对“特异功能”现象提出质疑,提出要以科学为准绳、以反复实验为检验,站在了反伪科学斗争的前列。1988年3月,应科技日报社之邀,由美国加拿大科学家和世界著名魔术师组成的“异常现象科学调查委员会”一行6人来到北京。这个国际性的教育组织,20多年来已对世界各地的超自然现象、超感官能力、意念致动,以及不明飞行物、占星术、尼斯湖怪、百慕大三角之谜等都作过认真考察,还未发现一例真实的、经得起科学检验的“超常现象”。

“异常现象科学调查委员会”来到中国以后,从北京到西安再到上海,考察团考察的所有“特异人”的功能全失败了,著名魔术师詹姆斯·兰迪很快看穿了这些低级小魔术,于是他拿出1万美元支票,说谁能在他面前表演超自然功能,支票就奖给谁。当时大师如云,却无一人应战。

1988年7月19日,《科技日报》发表“对于声称异常现象科学调查委员会”考察团成员库尔茨和肯特列·弗莱兹尔在中国考察时的演讲,指出:迄今为止,“超感官能力”还未在实验室得到证实,而在这一领域一直存在的问题是弄虚作假和欺骗。7月23日,《科技日报》发表“对于声称异常现象科学调查委员会”成员、心理学家阿尔考克关于《人们为什么会相信?》的报告,同时发表的还有介绍魔术师兰迪的文章和科技日报记者采写的报道《以科学的态度探索未知》。

上世纪80年代,社会生活中关于特异功能和特异现象的争论一直在继续。

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此后的评论言简意赅:科学不特异,特异非科学。

上世纪90年代初,特异现象又一次卷土重来,形成热潮。知名作家的大气功师》《生命特异现象考察》等书籍畅销一时,文中宣称气功大师陈云林可以透视检查卫星火箭的内部,对卫星火箭发射成败进行预测。一些大师还宣称可以对奥运会申办是否成功进行预测和施以能量,可以对海湾战争局势乃至香港“九七回归”局势进行预测。

王洪成的“水变油”以表演作诱饵,大规模生产为幌子,与多家企业合作,诈骗金额已不下4亿元人民币,使多家企业损失惨重。

面对各种伪科学甚嚣尘上,新闻界、科学界的有识之士联手站在维护科学尊严斗争的前列,在1995年夏季打出组合拳。1995年5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把破除迷信的宣传提到议事日程》,6月下旬《科技日报》连续发表《迷信图书为何充斥市场》等有关科普内容的系列调查,7月24日,《光明日报》发表《旗帜鲜明地反对迷信》,7月26日,《工人日报》在头版刊发《科学殿堂不容玷污》等一整版文章,随后,又在头版连续发表了《坚决反对伪科学》《赛先生,不能沉默》等五篇评论员文章。

1995年,第6期《中国青年》发表文章《向伪科学宣战》,随后《天津日报》发表《要拜,就拜赛先生》,《文汇报》发表《赛先生任重而道远》。新闻界担起了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于光远、龚育之周光召朱光亚王大珩、邹承鲁、潘家铮、庄逢甘等一批科学界的学者,旗帜鲜明地呼吁:捍卫科学尊严、科学精神、科学良心。科学家认为,捍卫科学尊严、破除愚昧迷信是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许多年过去了,期间又出现过舞蛇弄怪的大师王林,被众多明星、大佬、富贾乃至地方领导簇拥膜拜。

……

于光远先生当年将他的散文随笔自选集定名为《对伪科学至少还要斗100年》。

正如鲁迅先生所预言:“战斗正未有穷期,老谱将不断地袭用。”

让我们重读一下1915年《青年》杂志的发刊词:“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凡此无常识之思惟,无理由之信仰,欲根治之,厥为科学。夫以科学说明真理,事事求诸证实,较之想象武断之所为,其步度诚缓,然其步步皆踏实地,不若幻想突飞者之终无寸进也。宇宙间之事理无穷,科学领土内之膏腴待辟者,正自广阔”。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

来源:科普时报

作者:孙伟林

编辑:吴桐

审核:王飞

终审:陈磊

<公众号ID:kepuing>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前国际古生物学协会主席、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迈克尔·本顿:贵州三叠纪化石群改写地球生命演化认知|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 天天要闻

前国际古生物学协会主席、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迈克尔·本顿:贵州三叠纪化石群改写地球生命演化认知|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7月5日下午,在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传承地质魅力·续写文明华章——推动地质公园与生态文化多样性融合发展”主题论坛上,前国际古生物学协会主席、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Michael J. Benton(迈克尔·本顿)教授围绕“三叠纪化石
非洲地下的深层地球脉冲正在撕裂非洲大陆 - 天天要闻

非洲地下的深层地球脉冲正在撕裂非洲大陆

地幔的垂直运动是导致地球表面发生大规模地质变化的驱动力之一。这些地幔上升流,有时被称为地幔柱,被认为在一些重大的地质转变(例如大陆漂移)中发挥着作用。目前,在非洲大陆地下发现了一种类似、微妙却意义重大的现象。
科学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 天天要闻

科学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科学家首次直接观察到在主要水下断层带释放构造应力过程中发生的慢滑地震。此次渐进式地震事件在穿过日本海岸附近易引发海啸的断层段时被追踪,该断层段似乎起到了天然的缓冲作用,吸收了压力。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员将这一现象比作一条断层线沿着
“倪四道院士预测广东将有8级地震”系谣言 - 天天要闻

“倪四道院士预测广东将有8级地震”系谣言

近日,一张“院士预测广东将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的截图在网络上流传。截图显示,名称为“倪四道”的用户称,团队预测8个月内,将会在一经纬度位置(位于广东)出现八级以上地震。
“鸟中大熊猫”现身桂林! - 天天要闻

“鸟中大熊猫”现身桂林!

【来源:广西台新闻910】近期,阳朔县林业局工作人员通过桂林漓江站了解到,在海洋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安装的监测系统,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颈长尾雉的身影。白颈长尾雉不仅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还是中国特有珍稀鸟类,被称为鸟类中的“大熊
世界第一头人工繁育长江江豚迎20岁生日 - 天天要闻

世界第一头人工繁育长江江豚迎20岁生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5日讯“淘淘”20 岁啦!7月5日,世界第一头人工环境下出生的长江江豚“淘淘”迎来20岁生日。从“淘淘”出生到家族发展至5头,在一代代科研人员努力下,长江江豚人工繁育保种,为这一濒危物种的未来带来希望。
飞机不死,它只是坠落 - 天天要闻

飞机不死,它只是坠落

献给003号坠机的白玫瑰,2024年11月16日。南方周末记者 王华震 摄山里的纪念仪式简简单单,从山下带上来的一束白玫瑰,分给王健、杨立群和其他队员,在曾经因飞机坠落而形成的巨坑前,他们手持玫瑰,默哀。玫瑰洁白,山林翠绿,经过80年的自然修复,那个“巨坑”已经宛如平地,难以辨认。巨坑近旁,山势陡然下陷,形成一道...
历史上从无记载!2006年平利首次出现,被抓8小时后放生 - 天天要闻

历史上从无记载!2006年平利首次出现,被抓8小时后放生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文|万象硬核编辑|万象硬核«——【·前言·】——»2006年6月15日,安康市人民政府发布消息,有人在平利县的交通局家属院中发现了一只不明身份的野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