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贵阳观测站圆满完成火箭跟踪观测任务

2021年05月07日20:42:06 科学 1234

北京时间2021年5月7日凌晨2时1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号08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贵阳观测站圆满完成火箭跟踪观测任务 - 天天要闻

五一节期间,正当全国上下的年轻人都在考虑去哪旅行?去干什么的时候?有这样一群人,依然默默的坚守在自己的一线战斗岗位上,加班加点进行设备改造后的拷机测试,机房里异常安静,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盯着仪表盘,不放过任何一组参数,确保设备各项技战术指标可靠,为5月7日的航天发射任务做着万全准备,他们就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贵阳观测站航天人,用某型设备组组长安家驰的话来说就是:“劳动节坚守在航天一线岗位上,这本身就是对劳动节最好的纪念”。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贵阳观测站圆满完成火箭跟踪观测任务 - 天天要闻

“贵阳跟踪正常”,熟悉的口令再次回荡在指挥大厅,火箭起飞后约100多秒,该站某型设备岗位操作手成功捕捉到“目标”,娴熟的操控着摇杆,稳定跟踪着火箭,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该站自2021年2月4日圆满完成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六号的发射以来,又一次成功为火箭保驾护航,用满分的成绩拉开了下半年超高密度航天发射任务的序幕。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贵阳观测站圆满完成火箭跟踪观测任务 - 天天要闻

自2月4日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六号发射任务结束后,该站进入了三个月的休整阶段,他们利用这难得的间隙,厉兵秣马、充电升华、积蓄力量,为迎接新一轮高密度任务的到来做足了准备。他们积极通过开展岗位资格认证考核,外出学习交流培训,用好“三室两讲”,搞好“五小”创新,开展“青蓝”“雄鹰”人才培养计划等方式,汲取养分,弥补能力短板。此外,该站通过党课交流、党日活动,参观见学等方式,积极开展建党百年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对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史进行深入学习,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激励斗志。该站某型设备自2009年列装以来,已经工作12个年头有余,为了让“老设备”焕发“新活力”,该站充分利用这次休整期,为该设备做了一次全面检查和升级改造,确保该型设备能够在接下来的超高密度航天发射任务中披荆斩棘、迎难而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贵阳观测站圆满完成火箭跟踪观测任务 - 天天要闻

“对我们航天人来讲,传承好“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初心如磐,勇当使命,圆满完成航天发射任务,建设航天强国,就是对历史和先辈最好的告慰”该站党委书记胡晓枫激动的说。


来源:我们的太空

作者:杨武超、王轶群

编辑:麻雨洁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微科普】莫要一谈辐射就“色变”,正确看待这把“双刃剑”! - 天天要闻

【微科普】莫要一谈辐射就“色变”,正确看待这把“双刃剑”!

Q辐射具有两面性!“快把WiFi关了,有辐射!”“电脑前面放盆仙人掌,防辐射!”“孕妇必须穿防辐射服!”这些十分耳熟的忠告,折射出公众对辐射普遍存在的心理恐惧。然而,科学真相往往颠覆认知。恐惧:混淆与误解公众对辐射的深度误解和过度恐慌,常因混淆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辐射类型: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γ射线等高能辐...
宁德时代诉海辰储能不正当竞争 - 天天要闻

宁德时代诉海辰储能不正当竞争

近日,宁德时代起诉海辰储能等主体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已由福建省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定于8月12日开庭审理。这场纠纷因两家企业在587Ah储能电池标准领域的竞争引发行业关注,而案件走向恰逢海辰储能港股IPO关键期,其上市进程可能因此受到影响
发力太空计算!千亿巨头大动作 - 天天要闻

发力太空计算!千亿巨头大动作

【导读】中科曙光拟与中科星图共同构建中国太空计算产业新生态中国基金报记者 卢鸰太空计算正成为新的战略新兴技术高地。中科曙光、中科星图7月8日晚公告称,双方当日签署了《太空计算领域的合作开发框架协议》,将共同推动“太空计算”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落地、构建中国太空计算产业新生态,打造面向世界的中国太空算力服务...
专家分析台风“丹娜丝”三个特点 登陆后影响时间或拉长 - 天天要闻

专家分析台风“丹娜丝”三个特点 登陆后影响时间或拉长

中国蓝新闻 浙江之声记者 徐欣悦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热带风暴级),今天13时中心位于温州偏东方向约118公里的海面上,预计将于今天傍晚到夜间在台州到宁德一带沿海登陆。省应急管理厅总工程师胡尧文介绍,目前看,尽管台风强度不强,但有三个特点要特别关注:一是路径罕见,作为第一个从南海穿过台湾海峡再可能登陆浙...
“泰山奖”得主卢煜明,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 天天要闻

“泰山奖”得主卢煜明,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卢煜明被认为是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下一个中国科学家”。撰文丨凌 骏责编丨汪 航近日,欧洲科学院官网在线更新院士名单,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卢煜明教授在列。卢煜明院士是全球无创产检技术的奠基人,他耗时22年开发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技术自2011年推向全球,在超90个国家落地应用,每年为全球孕妇...
施一公、薛其坤、潘建伟院士相聚上海,预测未来50年科学发展 - 天天要闻

施一公、薛其坤、潘建伟院士相聚上海,预测未来50年科学发展

今天,施一公、薛其坤、潘建伟等众多科学家和青年科研人员相聚上海黄浦江畔,参加“未来科学大奖十周年庆典·科学峰会”。这场峰会聚焦科学未来发展趋势,在对话环节请科学家预测未来、寄语青年。西湖大学校长、2017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得者施一公院士认为,AlphaFold(阿尔法折叠)人工智能系统的问世,改变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