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R重要部件杜瓦超大矩形波纹管研制成功进入量产

2021年04月22日20:33:11 科学 1497

科技日报记者 吴长锋

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所了解到,由该所承担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的杜瓦超大矩形波纹管的研制合同任务取得重要进展,研制成功了目前世界上尺寸最大难度系数最高的多层矩形波纹管,通过了ITER国际组织专家组的最终设计评审,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ITER重要部件杜瓦超大矩形波纹管研制成功进入量产 - 天天要闻

ITER杜瓦矩形波纹管是连接真空室窗口、杜瓦和生物屏蔽层的重要部件,其主要功能是要保证托卡马克装置窗口位置的真空气密性,同时还要补偿各种工况下窗口位置的相对位移,是ITER装置的重要安全部件之一。由于矩形波纹管尺寸大、层数多,公差要求高,且必须一次成型,这些苛刻的要求给技术带来极大挑战,世界上没有可参照的研发先例。

在科技部ITER中心的组织领导下,等离子体所与南京晨光东螺波纹管有限公司联合组成的研发团队,在与德国瑞士等欧洲国家的国际竞标中胜出,获得了杜瓦矩形波纹管的研制及批量生产合同,共计91件矩形波纹管。这是我国在ITER项目中通过国际竞争获得的又一现金合同。

ITER重要部件杜瓦超大矩形波纹管研制成功进入量产 - 天天要闻

项目团队两年来依靠自主创新,陆续攻克了大型矩形波纹管一体化成型机设计与工艺、多缸同步精密控制技术、大型多层矩形波纹管成型动态仿真与监测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成功研制出ITER杜瓦矩形波纹管,研制的样件在耐压实验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0.2兆帕压力下波节距的变化率小于6%,远小于ITER要求的15%,泄压后波纹管的整体变形量小于2毫米。

ITER杜瓦超大矩形波纹管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大型非标波纹管设计研发技术已进入世界前列,彰显中国创新创造力量,为未来聚变堆设计建造以及核电大型设备等领域,需求大型复杂截面多层波纹管的设计研发及工艺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图片由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提供)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鸟中大熊猫”现身桂林! - 天天要闻

“鸟中大熊猫”现身桂林!

【来源:广西台新闻910】近期,阳朔县林业局工作人员通过桂林漓江站了解到,在海洋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安装的监测系统,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颈长尾雉的身影。白颈长尾雉不仅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还是中国特有珍稀鸟类,被称为鸟类中的“大熊
世界第一头人工繁育长江江豚迎20岁生日 - 天天要闻

世界第一头人工繁育长江江豚迎20岁生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5日讯“淘淘”20 岁啦!7月5日,世界第一头人工环境下出生的长江江豚“淘淘”迎来20岁生日。从“淘淘”出生到家族发展至5头,在一代代科研人员努力下,长江江豚人工繁育保种,为这一濒危物种的未来带来希望。
飞机不死,它只是坠落 - 天天要闻

飞机不死,它只是坠落

献给003号坠机的白玫瑰,2024年11月16日。南方周末记者 王华震 摄山里的纪念仪式简简单单,从山下带上来的一束白玫瑰,分给王健、杨立群和其他队员,在曾经因飞机坠落而形成的巨坑前,他们手持玫瑰,默哀。玫瑰洁白,山林翠绿,经过80年的自然修复,那个“巨坑”已经宛如平地,难以辨认。巨坑近旁,山势陡然下陷,形成一道...
历史上从无记载!2006年平利首次出现,被抓8小时后放生 - 天天要闻

历史上从无记载!2006年平利首次出现,被抓8小时后放生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文|万象硬核编辑|万象硬核«——【·前言·】——»2006年6月15日,安康市人民政府发布消息,有人在平利县的交通局家属院中发现了一只不明身份的野生动物。
流言|注射端粒酶基因可逆转衰老,永葆青春? - 天天要闻

流言|注射端粒酶基因可逆转衰老,永葆青春?

流言:注射端粒酶基因可逆转衰老,永葆青春。真相: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保护帽”,每次细胞分裂时它都会缩短,当端粒变得过短时,细胞会进入衰老或凋亡状态。端粒酶是一种可以延长端粒的酶,它在某些细胞(如干细胞、癌细胞)中活性较
倪四道院士已报警 - 天天要闻

倪四道院士已报警

南方+客户端7月5日消息,近日,一张“院士预测广东将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的截图在网络上流传。截图显示,名称为“倪四道”的用户称,团队预测8个月内,将会在一经纬度位置(位于广东)出现八级以上地震。倪四道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物理学家,主要从事地震学研究,目前担任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