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壤中的种子生长异常,引发月球瘟疫恐慌,宇航员返回后被隔离

2021年02月28日06:24:03 科学 1882


笔者:扶苏


在很多人看来,宇航员们在经历了漫长的飞行过程以后,成功返回地球仍需要隔离,这并不是一件令人意外的事情。


月壤中的种子生长异常,引发月球瘟疫恐慌,宇航员返回后被隔离 - 天天要闻


因为宇航员的各项生命体征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正常,受到太空环境的影响,宇航员的身体也面临一定的风险。


月壤中的种子生长异常,引发月球瘟疫恐慌,宇航员返回后被隔离 - 天天要闻

而在科学家们看来,对宇航员进行隔离检查也是为了保护地面人员的安全。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出现了月球瘟疫恐慌,这一现象持续到今天,并且推动了相关研究的发展。


宇航员返回地球后需隔离


对人们来说,过去的2020年,全世界都处于停滞状态。由于新冠疫情的侵袭,我们不得不居家隔离,这是减少病毒传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月壤中的种子生长异常,引发月球瘟疫恐慌,宇航员返回后被隔离 - 天天要闻

面对“太空旅行”回来的宇航员,隔离其实是一种常态化情况,尤其是在人类对太空环境并没有进行充分了解的前提下,人们曾经一度怀疑宇航员可能会携带来自太空的变异细菌。


月壤中的种子生长异常,引发月球瘟疫恐慌,宇航员返回后被隔离 - 天天要闻


实际上,已经有研究能够证明,一部分生命力顽强的微生物能够在月球表面存活。虽然最初的科学家们都认为这颗天然卫星表面很有可能隐藏其他生命,但是如今半个多世纪已经过去,人类的“检疫行动”并没有结束。


月壤中的种子生长异常,引发月球瘟疫恐慌,宇航员返回后被隔离 - 天天要闻

曾经有科学家警告人类,贸然进行太空探索有可能对我们自身造成威胁,来自太空的微生物就是其中之一。由于人类目前还没有完备的方案去解决相关问题,面对回归的宇航员们,也只能用最原始的隔离法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微生物引发月球瘟疫恐慌


人类与病毒之间的纠缠由来已久,随着我们交通工具的不断改变,全世界连接成一个紧密的整体后,疾病全球化的趋势也更加明显。


月壤中的种子生长异常,引发月球瘟疫恐慌,宇航员返回后被隔离 - 天天要闻

相比之下,我们很难接受人类未来还将面临更大考验的事实。不过在科学家们看来,以后传染性疾病暴发的范围可能会扩大到整个星系


月壤中的种子生长异常,引发月球瘟疫恐慌,宇航员返回后被隔离 - 天天要闻

也就是说,月球瘟疫恐慌还将演变为太阳瘟疫恐慌。人类对微生物的了解远不止于此,加上我们即将实施移民火星的计划,一切都会变得更加复杂。


月壤中的种子生长异常,引发月球瘟疫恐慌,宇航员返回后被隔离 - 天天要闻

从最初人们担心宇航员携带月球病毒开始,到如今我们面临新的隐患,隔离不仅从生理角度发挥了作用,还给人们一定的心理安慰。


洒水的月壤中种子生长异常


最令人震惊的是,在对珍贵的月壤进行实验的过程中,科学家们发现洒水的月壤中放置的植物种子不但发芽更快,还生
长的异常茂密,在当时还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月壤中的种子生长异常,引发月球瘟疫恐慌,宇航员返回后被隔离 - 天天要闻

然而科学家解释道,这并不意味着月球更有利于病毒繁衍,反而是月壤中的营养元素从未接触过水,才更加容易引发化学反应。至于月球表面是否存在致命的微生物,这实在是一个大工程,或许人类还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找到答案。


月壤中的种子生长异常,引发月球瘟疫恐慌,宇航员返回后被隔离 - 天天要闻


总之,人类对微生物的了解和控制能力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少,这也是如今我们仍然坚持隔离防护的原因之一。


月壤中的种子生长异常,引发月球瘟疫恐慌,宇航员返回后被隔离 - 天天要闻

科学家们未来除了对月球进行全面的探索之外,或许还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在类地行星方面,否则一旦实施登陆计划,将会产生更多的隐患。


月壤中的种子生长异常,引发月球瘟疫恐慌,宇航员返回后被隔离 - 天天要闻

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人类目前还是只迈出了一小步,面对更加复杂的问题,我们要努力寻找新的解决方案,从而更好地保障自身安全。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成都又添一个全国总部! - 天天要闻

成都又添一个全国总部!

海创药业的总部基地项目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正式投入使用GE医疗中国精准医疗产业化基地一期项目通过竣工并联验收青羊区金融科技产业园项目将正式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近日一批项目又传来新进展海创药业近日,成都高新区企业海创药业的总部基地项目在成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首次揭开月背演化历史 - 天天要闻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首次揭开月背演化历史

7月9日,中国科学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研究的最新进展,并系统梳理了自接收嫦娥六号月球样品一年来取得的系列成果,分别揭示了月背岩浆活动、月球古磁场、月幔水含量及月幔演化特征,首次为人类揭开了月球背面的演化历史。
神十九乘组分享太空之旅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分享太空之旅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记者见面会上敬礼致意。当日下午,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在北京航天城举行神舟十九号乘组与记者见面会,3位航天员太空归来后首次公开亮相,并分享183天“太空出差”的经历与感悟。新华社记者 厉彦辰/摄 本报北京7月9日电(占康 中青报·中青网...
嫦娥六号月壤研究成果上新! - 天天要闻

嫦娥六号月壤研究成果上新!

7月9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与南京大学等科研团队利用嫦娥六号采回的月球背面样品取得的四项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四项研究分别揭示了月背岩浆活动、月球古磁场、月幔水含量、月幔演化特征首次为人类揭开了月球背面的演化历史来源:新华社广州日报新花城编...
昆明现80公斤巨无霸“菌王”,4个壮汉才搬得动 - 天天要闻

昆明现80公斤巨无霸“菌王”,4个壮汉才搬得动

7月7日清晨,一筐体型惊人的巨型野生菌亮相昆明木水花野生菌市场,瞬间吸引众人驻足围观。有市民表示,这个是“菌王”吧?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菌。市民崔先生说,这朵巨型野生菌是在嵩明附近发现的,由于菌子体型过于庞大,他找来四位壮汉朋友帮忙,才合力将
英媒:中国到达了一个里程碑,碳排放量可能已开始下降 - 天天要闻

英媒:中国到达了一个里程碑,碳排放量可能已开始下降

【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近期,英国专门研究气候变化的科学和政策网站“碳简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经济活动和能源需求持续上升的同时,中国的碳排放量在今年第一季度同比下降约1.6%,在截至今年5月的12个月里下降了约1%。这意味着,中国碳排放有望提前达峰。“中国可能已到达一个改变游戏规则的里程碑。”英国广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