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的常州女孩小颖(化名)做梦想不到,从出生那天起,她的身体内埋下了引发瘫痪的“地雷”。农历新年到来的前几天,她突然感到脚下“发飘”,下肢发麻。 经过当地医院检查后转至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外科。 牛年大年初三,鼓楼医院医护团队为她进行了长达11个小时的紧急手术,这颗“地雷 ”被安全摘除了。

影像片显示,手术前小颖的畸形血管团成麻
“看这张片子,手术前靠近脊髓的这段血管乱成了一团麻,这个孩子患有先天的 脊髓血管严重畸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外科主任 杭春华和团队每年碰到20多例稀奇古怪的血管畸形,有些长在患者的颅内,有些靠近 脊髓,不及时处理后果都非常严重。
小颖2月7日转入鼓楼医院。经过详细检查,医生发现,本该细细长长粗不过一根铁丝的脊髓血管,在小颖体内乱成一团麻。这一团血管压迫到了脊髓神经,不及时处理,小颖很可能要瘫痪。“我们曾经接诊过一位患者,从出现症状到瘫痪不过24小时。发病越急,后期恢复就越困难。”杭春华主任清楚,小颖的手术越快动越好。小颖的手术听起来容易,医生尽快把她体内的这团畸形血管摘除掉。实则,风险巨大。一来,这团血管位置“刁准”,稍有不慎会伤到娇嫩的脊髓。再有,整段畸形血管长约10厘米,直径3、4毫米的血管有4根,有一根处理不当后果就是“喷涌如注”。“多年前,我们碰到这样的病例往往束手无策,现在有了复合手术室,让医生有能力解决这类复杂手术。”
大年初三早上8点,杭春华主任带领医护团队共10名成员进入手术室。团队分为介入和手术两个组,两组成员协同“作战”,左右开弓。介入组医护人员首先登场,通过微创手术,医生向畸形血管里注射了特制的胶水,将最粗的几根血管拴掉,堵住出血口。

较粗的几段血管被胶水栓住
紧接着,神经科医生登场了,沿着脊髓,小心翼翼地切除畸形血管。11个小时后,经杂交手术室核磁共振检查,畸形血管被成功一锅端。整台手术出血量不足1000毫升。目前小颖恢复良好,已经开始接受康复训练。
杭春华主任介绍,“地雷”被安全摘除,小颖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就能恢复正常。

大年初七,小颖恢复良好,杭春华主任为她检查
记者了解到,脊髓血管畸形是一种少见病,主要与先天发育有关,致残率较高,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如能得到早期诊断、手术和综合治疗,许多病人都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专家提醒说,如果孩子出现走路不协调、腰背刺痛、肢体无力、发麻、大小便困难等疑似症状,应尽快到医院通过磁共振检查予以排除。
链接:
春节忙碌的白衣天使
在阖家团圆的春节,鼓楼医院医护团队坚守岗位,为了诊治患者接力努力着。
鼓楼医院心血管内科春节期间共完成手术14台,择期手术6台,急诊手术8台。大年三十,鼓楼医院急诊收治一名50岁男性下壁心梗患者,急诊手术中发生心跳呼吸骤停,徐标主任立刻带领康莉娜、魏璇赶到导管室,十余名医务人员先后从家中赶往医院参加抢救,心胸外科也帮助ECMO的安放。
心胸外科年三十到初六共收治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19人,急诊手术患者10人。科室每天平均25名医护人员在岗,同时学科每天均有10人组成的急诊手术班,时刻备战急诊手术。
血管外科春节期间一共完成11台急诊手术,主要集中在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动脉栓塞、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等疾病。
神经内科春节期间医护人员近200人次在岗,急诊绿道启动15人次,溶栓5人次,年二十九、年三十连续两天为脑梗患者急诊介入取栓。
通讯员 王娟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蔡蕴琦
校对 王菲
来源:紫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