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亿元县级智慧医疗大单花落联仁健康

近期联仁健康医疗大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投资企业,持股比例49.5%)以1.05亿元的价格中标常熟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常熟智慧医疗项目,成为罕见的县级智慧医疗大单。常熟智慧医疗项目建设紧密围绕“常熟医改”的整体部署和智慧城市建设的整体要求,借助常熟智慧城市建设的良好契机以及前期项目建设基础,健全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提升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增强医疗保障水平和健康服务能力,为市民提供整合型医疗卫生与健康服务,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促进常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民生改善。


智慧医疗

项目现状

国家政策情况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包括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全民医保制度、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等目标。

国务院办公厅《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中明确要求要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为切入点、加快构建有序的就医和诊疗新格局,以压实地方党委政府责任为重点、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以健全疾病预防控制网络为抓手、着力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以改革协同集成为驱动、统筹推进医药卫生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中指出,探索完善公共数据共享、开放、运营服务、安全保障的管理体制。优先推进卫生健康等高价值数据集向社会开放,探索开展政府数据授权运营。

2、常熟智慧医疗现状

2018年底,常熟市已开展了智慧医疗项目建设,在此基础上继续项目建设。在市政府牵头下,基于医改目标建设了一系列基础平台和业务系统,打造了良好的信息化基础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建设了全市统一的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HRP、基层云HIS,初步实现了全区域包括人、财、物在内的全量医疗健康数据的治理与汇聚;支撑市中医院取得互联网医院牌照;在疫情期间,多个公共卫生防疫系统发挥了良好的作用;配合全省和苏州市医保政策要求,提供了一系列医保领域的信息化系统和服务。2022年,随着原合作方的退出,智慧医疗项目仍需要继续建设并开展切实有效的持续运营,发挥项目最大社会价值,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与此同时,随着国家医改进入攻坚期,特别是医保方面各项政策不断深化,长三角一体化、苏沪同城等区域协同效应,以及常熟日趋显著的人口老龄化等一系列内、外部因素作用下,常熟在公立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与精细化管理、医共体内部高效协同、分级诊疗运作体系、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提升、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提升人民群众医疗健康管理水平等方面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三、项目建设目标

项目建设涵盖常熟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以居民“看病贵、看病难”等问题为核心目标,以医疗健康大数据治理、应用服务开发与运营为基础,推动公立医院改革、支付制度改革与医共体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全面落地,促进院内精细化管理、健康服务管理和大健康产业的全面发展,实现“共建、共享、共赢”的良性、可持续改革推动与发展升级,稳步推进医改工作的落地与持续改善,建立多方和谐、科学发展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达成常熟市智慧医疗“惠民”、“惠医”、“惠政”、“惠产业”的远景目标。

结合常熟卫生医疗事业发展的难点痛点,从提升医院经营收入、实现精细化管理、学科人才建设等多个层面解决当前问题,包括并不限于:增加服务收入,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服务能力,顺应支付改革,提高就医体验,开展“互联网+”健康服务,推广疾病筛查和商业保险等工作,支持一老一小。

四、项目要求

1、重点任务

1.1 结合常熟现状及医改要求,继续扩展常熟“智慧医疗”关键任务内涵和效果:

1.1.1 标准与数据综合治理

持续完善标准规范体系,开展对多元异构的数据进行深度治理,引入持续改善的机制,实现统一、标化、完整、高质的医疗健康大数据。

1.1.2 信息化支撑基础升级

结合常熟市医疗信息化现状,对区域信息化进行提档升级改造,实现基层信息化提档升级,打通医疗与公卫业务场景,配合医共体建设提供配套相应信息化支撑,并建成全市医疗机构绩效评价系统,实现依赖于数据洞见的科学管理。

1.1.3 公立医院改革

借鉴国际领先的医保、医疗管理经验并引入国内顶尖的医院管理团队,开展集人、财、物、经营等于一体的医院经营管理,有效提升医院经营绩效和临床绩效,推动医院学科建设、降低成本、提升质量,建立医务人员增量绩效下的合理补偿机制。

1.1.4 支付制度改革

推进以DRGs等为核心的综合支付制度改革,加强医疗体系管理,推动医保支付转型,促进医院临床诊疗效能提升与学科建设。

1.1.5 健康管理服务

关注医疗资源的高消费群体,利用先进科技手段并借鉴国际领先的健康管理经验,通过院内服务创新合作模式,探索健康管理多种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和调动医生资源,开展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和服务,促进医、养、管、护一体化服务,提升居民健康水平、降低住院率和返院率,达到提升医院医生收入、降低医疗费用增速的效果,同时撬动健康产业发展,促进多方共赢与科学发展。

1.1.6 医共体与分级诊疗

充分利用经济杠杆在区域医疗协同中的作用,通过建立、完善运行和运营机制,促进区域医疗中心与各家医疗机构间的业务协同应用。持续发展分级医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诊疗模式,促进分工协作,合理利用资源,方便群众就医。

1.1.7 多层次保障

发展与设计补充商业健康险,主要包括但不限于慢病保险、特药保险、护理保险等,满足群众的多元化保障需求。

1.1.8 互联网+医疗健康大数据

运用大数据技术,结合数据质量持续改进机制,开展医疗健康大数据建设,借助互联网+模式推进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数据服务,服务大健康产业和开拓运营服务,实现医疗健康大数据应用价值。

1.1.9 大健康产业

建设SPD统一中心、大力发展区域医技中心(区域超声、影像、心电中心),降低医院运行成本,提升医护价值;积极孵育和促进医养结合的银发产业、儿童托育、养老膳食服务、慢病健康管理、照护职业发展,推动健康产业化进程。

为了更好的帮助运营商洞察市场、了解行业、分析对手、对标头部,让一线快速锁定客户、发掘商机、对客户需求做出迅速反应,数说123推出“政企天机大数据”对四大运营商、各行业各区域头部企业(政企2000指数企业)、典型省份全量政企信息化项目、全国政府事业单位信息化项目、指定地市全量政企信息化项目按照16个维度进行收集、 清洗、分析、可视化展示和分析报告输出、解决方案提供。

为了更好更精准的的服务于广大读者数说政通将打造自己的自媒体矩阵,目前横向区域 方面的已经建设了数说衡水、数说粤政、数说浙政等,纵向行业方面的已经打造了“数说农业",下一步我们将建 设13个纵向行业,100个横向区域的自媒体矩阵,欢迎有识之士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