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兹海默病手术被卫健委叫停!全国已做上千例,最高收费21万元

2025年07月11日02:22:06 健康 1415

每经记者:陈星 每经编辑:金冥羽,魏文艺

7月8日,国家卫健委网站发布了一则通知,禁止将“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LVA)”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

在医疗界人士看来,这一喊停并不突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国内某知名三甲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处了解到,早在国家卫健委通知正式出台前,该主任医师所在医疗机构所在地的监管部门就已叫停开展该手术,理由是缺乏长期、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安全性、有效性数据。

接到通知后,这位医师所在的医疗机构就立即叫停了原本正在筹备中的LVA手术。但在卫健委喊停之前,该手术仍然在大量医疗机构中正常开展。

公开资料显示,LVA手术并非一种全新术式。作为一种经典的显微外科手术,该手术的研发可追溯到20世纪后半叶,最初主要用于治疗淋巴水肿等淋巴系统疾病。直到杭州求是医院院长谢庆平将其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才逐步在大范围医疗机构中推广实施。

而LVA手术的迅速推广和普及,一方面与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缺乏有效治疗手段有关,另一方面,则是医疗机构的盈利需求。但前述主任医师强调,在未经严格临床验证的前提下,该类手术不能作为常规收费治疗项目存在。换言之,对患者收费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的LVA手术,此前曾长期在政策监管的空白地带运行。

阿尔兹海默病手术被卫健委叫停!全国已做上千例,最高收费21万元 - 天天要闻

来源:国家卫健委网站

手术量破千,培训火爆 LVA手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繁荣”景象

国家卫健委叫停LVA手术的通知,让肖蔓(化名)的心头一紧。

2024年10月,肖蔓带着自己已确诊患有阿尔茨海默病6年的父亲在西安接受了LVA手术治疗。“手术刚做完之后,我们能感受到他的症状确实有改善。比如会主动进食、有吞咽咀嚼动作,跟我们对话的时候也能表现出一定逻辑,能更频繁地喊出我们的名字。”

对于肖蔓和她的父亲而言,这样的转变是之前未曾设想过的。此前在服用过美金刚等药物之后,父亲的病情还是从早期的轻度认知障碍不可挽回地滑向了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肖蔓说,“最开始我们可以接受他渐渐记不住事、认不清人,但随着病情恶化,他逐渐展现出了丧失认知能力、脾气不可控、自理能力缺失的情况,我们的照护成本也越来越大”。

因此,在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长期缺乏治疗手段的背景下,肖蔓在听说LVA手术后,略加了解就带父亲做了该手术。

相较于长期照护阿尔茨海默病病人的成本而言,这项手术的收费相对可控——加上住院等费用,肖蔓前后花了4万余元。看到父亲的症状在手术后出现了改善,肖蔓认为“这钱花得值”。

但随着LVA手术被国家卫健委叫停,肖蔓心中涌上了些许担心。是安全系数不够?还是有别的隐患?据她观察,目前父亲的症状没有进一步改善,也没有进一步恶化,“只要能保持目前的状况,我们就很满意了”。

实际上,LVA手术并不是一项新术式。公开资料显示,该手术最初用于治疗淋巴水肿。2018年起,浙江省人民医院手外科原主任、杭州求是医院院长谢庆平将其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

但直到近两年,这一手术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才被大范围推广和应用,也走入了众多患者及家属的视野。

据媒体报道,在被喊停之前,已经有超百家医院以常规收费手术的形式开展LVA手术。有的医院已开展数百台,全国总开展例数已达四位数(超千例)。开展该手术的多为地市级医院,一些县级医院和私人医院也在开展,有医院甚至将其拓展到治疗帕金森病。在大量医疗机构的官网或公开信息中,都可以看到关于该手术的宣传。

从培训市场也能一窥该手术的火热。2024年12月,郑州市中心医院举办“第一届LVA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培训班”,招募对象为显微外科、手外科、烧伤整形外科、血管外科等相关科室的医师,收费为5000元/人,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300余人参会。同月,杭州华宫医院主办淋巴显微外科技能工作坊暨LVA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与淋巴水肿手术演示精讲专题培训班,招募具有显微外科基础的学员,培训费用为2000元/人。

LVA手术迅速推广背后 最高收费超21万元,患者和医院各有需求

事实上,LVA手术的火热,与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的沉重疾病负担及空白治疗手段密切相关。

国内某知名三甲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谢敬(化名)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随着新药的出现,早期阿尔茨海默病已经实现了药物干预。谢敬提到的新药,主要是指目前已经获得中美两国监管部门批准的仑卡奈单抗、多奈单抗。

其中,仑卡奈单抗的作用机制在于更早期地阻止Aβ(β-淀粉样蛋白)聚集形成斑块;而多奈单抗的主要机制则在于清除已形成的淀粉样斑块,且在清除后可停止治疗。

谢敬认为,前述两款单抗的出现,意味着早期阿尔茨海默病进入了疾病修饰治疗的新阶段,极大改善了此前只有对症治疗药物的局面。

此外,近年来医疗界亦在探索经颅磁刺激、经颅交流电刺激等手段在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治疗中的应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疾病进程呈现隐匿性和渐进式特点,作为确诊手段的脊椎穿刺、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的接受及普及程度仍较有限,当病人确诊患有阿尔茨海默病时,往往已经错过早期药物干预的关键“窗口期”。

而一旦阿尔茨海默病进入中晚期,“可以说没有明确有效的治疗手段。”谢敬说:“目前来说,一旦进入中晚期,临床中一般只能使用一些对症药物、精神类药物,结合行为干预及家庭、社会照护进行支持治疗。但有效性有限,疾病负担沉重。”

一项研究显示,中度、重度阿尔茨海默病的医疗成本是轻度阿尔茨海默病的1.3倍、2.1倍。因此,在医疗机构开展LVA手术的消息传开后,包括肖蔓在内的一些患者家属便迫不及待地了解和尝试了这一治疗手段。

“我们当时问了一圈,做手术的费用从几万到近十万元不等。我们算了一笔账,如果在家里请保姆、护工,或者把家人送到养老院,是一笔长期投入不说,还面临找不到人、养老院不收、担心老人得不到好的照顾等等问题。这样一算下来,做手术几乎是必然的选择。”肖蔓告诉记者。

对患者及家属而言,LVA手术提供了一个希望。而对于医疗机构而言,一项收费可观、受众广阔的新术式也带来了创收的可能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检索发现,LVA手术的费用从数万元到20余万元不等。其中,大部分医院收取的费用从一两万元到五万元不等,但最贵的收费却可以高达21万元——这一收费标准即首创者谢庆平所在的杭州求是医院一台LVA手术和住院的整体费用,且只有术后康复等产生的少许费用可以通过医保报销。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杭州求是医院工作人员解释收费昂贵时说:“手术是谢庆平院长亲自主刀,如果大家都来找他主刀,他就忙不过来,所以医院只能设个门槛”。

近年来,医院的盈利难问题被摆上台面。回顾2022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的《2020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情况的通报》明确指出,2020年,全国753家三级公立医院医疗盈余为负,占比43.5%,较2019年增加25.89个百分点;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医疗盈余率为-0.6%,医院资产负债率为44.09%。

2018—2020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医疗盈余为负的占比分别为22.65%、17.61%和43.5%。可以看到,亏损的三级公立医院比例在2020年大幅上升。三甲医院尚且如此,更低级别医疗机构的状况可想而知。

加之,手术收费中相当一部分属于医疗服务收费,符合近年来对医疗机构优化收支结构、提升医疗服务收入占比(不含药品、耗材、检查检验收入)的考核导向。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医疗机构如此大力推广LVA手术。

监管真空下的收费乱象 多地早已叫停,借“创新治疗”之名行收费之实

但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在此次国家卫健委对LVA手术喊停之前,多地已经收到了“不得开展这一手术”的要求。

谢敬说,自己所在医疗机构原本在今年3月筹备开展该手术治疗,但不久后就接到了禁止开展的通知,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之所以被叫停,主要还是因为LVA手术目前还缺乏足够的临床数据、证据来证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于任何新药和新治疗手段而言,都需要经过动物实验和大规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积累足够多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数据,印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后再成为常规的收费治疗项目。在此之前,该治疗方式只能作为临床试验在医疗机构开展,理论上也不得对患者收取任何费用。”谢敬解释道。

记者检索发现,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只有12项已完成注册的LVA手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试验。注册医院包括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东莞市茶山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等。

显然,有大量医疗机构在临床实践中将LVA手术作为常规诊疗项目进行收费治疗,这是明显的违规。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济南市章丘区中医医院一名手足四科主任医师提到,最初医院开展过临床试验性质的免费LVA手术,完成五六台手术后,就采用了常规收费形式。

而谢庆平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其所在医院开展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LVA手术属于“新技术的临床应用”。这一应用属于“创新性治疗(英文缩写为IT)”的范围,而创新性治疗可以视具体情况适度收费。但当前,国内对于“创新性治疗”的规范管理尚未完善,缺乏专门针对性的伦理指南,也没有清晰的注册程序。

“我国的医疗机构拥有对新手术的管理权限,如果医院以‘新技术的临床应用’为名义推动一项新手术的开展实施,可以不经由伦理委员会而由内部技术管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审查标准和门槛相应低得多。”谢敬表示,“但‘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开展一段时间、积累个别病例后,就应按照规范尽快开展临床试验”。

显然,卫健委的此次叫停LVA手术,已经看到该手术的开展乱象。也因此对于LVA手术开展临床研究设置了严格的前提条件——要在“具备充分相关临床前研究证据后”,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指导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并且要“加强临床研究设计”,经过“伦理委员会充分论证”,“科学、规范”开展。

公开信息显示,今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联合杭州求是医院发起了“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多中心、前瞻性、开放标签、终点盲法随机对照试验(CLEAN-AD)”。

显然,LVA手术的长期疗效和适用范围仍需进一步验证,未来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和病例积累,以明确手术的最佳适应症、优化手术流程,并进一步降低手术风险。

7月10日下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患者家属身份拨打了杭州求是医院电话。该医院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因为国家监管收紧,目前LVA手术暂时无法开展。但该工作人员强调,“谢院长做的手术无论是安全性还是效果都有目共睹,但可能很多别的医疗机构来跟他学习之后回去开展了一些手术,出现了一些效果不好的问题。总之现在监管部门要求暂时停一停,我们也不能‘顶风’开展”。

该工作人员建议记者添加其微信,先发送患者资料,“看看后面是放开了再做手术,还是我们通过其他方式去解决”。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记者|陈星

编辑|金冥羽 魏文艺 盖源源

校对|陈柯名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每日经济新闻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专家谈阿尔茨海默病手术被叫停:不符合临床技术推广的规范 - 天天要闻

专家谈阿尔茨海默病手术被叫停:不符合临床技术推广的规范

“任何一项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都需要经过严格的伦理审批和临床研究验证,在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再开展。”7月11日,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徐群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7月8日,国家卫健委网站发布通知,禁止将“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LVA)”应用于阿尔茨...
人到中年,为什么建议你每天去拥抱一棵树? - 天天要闻

人到中年,为什么建议你每天去拥抱一棵树?

人到中年,生活的压力扑面而来:上有老、下有小,事业瓶颈、健康隐忧,有时,不是你不想放松,而是根本不知道怎么放松。今天,想分享一个简单但非常有效的方法:每天去拥抱一下大树。别笑,这不是迷信,也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很多心理学家、健康专家都推荐的“
健康旅行、预防中暑、防蚊灭蚊……权威版“桑拿天”生存手册来了 - 天天要闻

健康旅行、预防中暑、防蚊灭蚊……权威版“桑拿天”生存手册来了

7月11日,国家疾控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围绕“健康度夏 科学应对夏季高发传染病与高温等健康风险”主题,邀请相关专家回应群众关心的热点话题。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和健康提示这样看中国疾控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研究员潘力军表示,近期国家疾控局、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和健康提示,旨在为公众提供精细化...
怕“良药苦口”,可以用果汁送服? - 天天要闻

怕“良药苦口”,可以用果汁送服?

先说结论,不要这么做,果汁送服药物可能带来用药风险,尤其是西柚汁。版权图库图片,不授权转载新鲜的果汁富含维生素,果汁中的很多成分(如酸类、糖分、果胶等)可能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增加副作用风险。特别是西柚汁,是很多药物送服的“绝对禁
南极磷虾油,“智商税”还是“海洋之宝”?真相是…… - 天天要闻

南极磷虾油,“智商税”还是“海洋之宝”?真相是……

流言“南极磷虾油能能改善大脑功能、保护心脏、治疗心血管疾病、增强免疫力……”最近南极磷虾油非常火,特别是在一些面向中老年的保健宣传讲座上,南极磷虾油更是被称为“万能神油”“比鱼油更牛的保健品”,能改善大脑功能、保护心脏、增强免疫力、治疗心血
进入高发期!青岛一医院已接诊60多例 - 天天要闻

进入高发期!青岛一医院已接诊60多例

又到了三天两头提醒“蛇出没,请注意”的时节7月8日青岛市急救中心接到市民求救电话崂山区沙子口附近一名女子干农活时不慎被蛇咬伤120急救车赶紧将她转运到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东院区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常年配备抗蛇毒血清今年已收治患者60余人高于去年同期据介绍,根据毒蛇咬伤的临床症状,可分为无中毒、轻度中毒、中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