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真的致癌脱发?医生讲出真相,别再被谣言误导

2025年06月16日19:53:04 健康 1117

味精真的致癌脱发?医生讲出真相,别再被谣言误导 - 天天要闻

味精真的致癌脱发?医生讲出真相,别再被谣言误导 - 天天要闻

本文1880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林女士最近在小区群里看到一条“健康提醒”:味精会致癌、脱发、伤肝肾,最好别吃了。她吓坏了,赶紧把家里的味精全扔了。可没几天,又看到一篇文章说“适量吃味精没问题”。她彻底迷糊了。

味精真的致癌脱发?医生讲出真相,别再被谣言误导 - 天天要闻

到底该信谁?味精究竟安不安全?吃了真的会致癌、脱发吗?作为医生,我们必须澄清这些流传已久的“健康谣言”。很多人谈“味精”色变,其实只是对它一知半解。

味精是什么?早就不是“化学调料”了

味精的学名叫谷氨酸钠,是从谷物中提取的一种氨基酸盐。它的作用很简单——提鲜

很多人以为味精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其实这个说法早已被淘汰。现在市面上的味精,多数是用淀粉发酵制成的,原理和酿酒、做酸奶差不多。

味精真的致癌脱发?医生讲出真相,别再被谣言误导 - 天天要闻

也就是说,味精本质上是天然物质。只是它被工业化生产了,看起来像“白色粉末”,就被误会成了“有毒化学品”。

“味精致癌”没证据,别被吓唬了

目前为止,没有任何权威研究表明味精会致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美国FDA,都将味精列为安全食品添加剂

有些人提到“味精含钠,会增加患癌风险”,但这完全是误解。钠和癌症没有直接因果关系,摄入过多钠可能影响血压,但不是致癌元凶。

味精真的致癌脱发?医生讲出真相,别再被谣言误导 - 天天要闻

真正有致癌风险的是反复高温油炸、霉变食物、加工肉类,这些才是需要警惕的。味精根本不在致癌名单上。

“吃味精会脱发”?更是无稽之谈

脱发的原因很多,跟遗传、激素、生活压力、饮食结构、疾病等都有关系,但味精从来不在其中

没有证据显示味精会影响毛囊结构,更不会导致掉发。头发脱不脱,关键看你每天是不是熬夜、饮食是否均衡。

味精真的致癌脱发?医生讲出真相,别再被谣言误导 - 天天要闻

真正影响毛发生长的,是缺铁、缺锌、甲状腺功能紊乱、雄激素水平过高等因素,而不是“炒菜放了味精”。

“味精综合征”是怎么回事?真的存在吗?

很多人说吃了味精后会头晕、心悸、口干、出汗,这就是所谓的“味精综合征”。这个词确实存在,但早就被医学界否定了病理基础

早期一些人在中餐馆吃饭后出现不适,被误认为是味精引起的。后来研究发现,那些症状更可能和过量油脂、饮酒、环境闷热有关。

味精真的致癌脱发?医生讲出真相,别再被谣言误导 - 天天要闻

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曾做过双盲试验:即使是高剂量味精,也不会引发上述症状。所以,“味精综合征”更像是心理暗示,而非真实的生理反应。

吃味精对身体有没有伤害?关键是量

虽然味精是安全的,但也不能无节制乱吃。任何东西只要吃多了都不健康,盐、糖、油都一样。味精的钠含量大约是食盐的一半。过量摄入钠,可能升高血压、增加心血管负担。

但正常人每天从食物中摄入的味精量很低,远远达不到危险剂量。根据国家标准,推荐的味精摄入量是每天不超过30毫克/公斤体重。一个6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吃到1.8克味精都属安全范围

味精真的致癌脱发?医生讲出真相,别再被谣言误导 - 天天要闻

而现实中,我们做一桌菜可能才用1克味精。根本够不上“中毒”或“致病”的程度。

婴幼儿能吃味精吗?要不要忌口?

针对婴幼儿,建议还是尽量减少味精使用。不是因为味精有毒,而是他们的味觉系统尚未发育完全,过早接触强烈的鲜味可能影响口味习惯。

另外,婴儿肾脏发育尚未成熟,对钠的调节能力较弱。味精虽安全,但不适合频繁使用。所以,不是不能吃,而是不建议吃太早、太多。

哪些人群要特别注意味精摄入?

味精真的致癌脱发?医生讲出真相,别再被谣言误导 - 天天要闻

大多数健康人群可以放心吃味精。但对于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心衰患者,还是要控制总钠摄入,包括味精。

这类人群不是因为味精本身有毒,而是因为它含钠,和盐一样,需要控制总量。如果你已经在饮食中减少食盐,就不用特别担心炒菜时加一点味精。

鸡精、味精、酱油,哪个更健康?

很多人觉得“鸡精比味精天然”,其实鸡精的主要成分还是谷氨酸钠它只是加入了糖、香料、鸡肉粉、淀粉,口感更复合。

味精真的致癌脱发?医生讲出真相,别再被谣言误导 - 天天要闻

如果你不喜欢味精的单一鲜味,可以选鸡精。但从营养角度看,两者差别不大。只要控制量,都可以安全使用。

酱油呢?虽然它不属于添加剂,但钠含量比味精还高,对高血压患者更不友好。所以,不管是哪种调味料,适量才是关键

如何科学使用味精?这几点很实用

掌握用量:每道菜半勺足矣,味道刚刚好。

控制时间:出锅前放,避免高温破坏鲜味。

搭配盐用:味精不咸,别因为“尝不到”就猛加。

低钠饮食者慎用:如有高血压,建议限量或替代

味精真的致癌脱发?医生讲出真相,别再被谣言误导 - 天天要闻

味精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防脱神器”。它就是个调味品,用得好,能提鲜;用得多,可能影响健康。

别再被“致癌”“脱发”“中毒”的谣言吓住了。科学饮食,别让焦虑主导你的厨房。

参考资料:①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 2022年修订版.
②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感谢关注!有你在,我们会变得更好!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二甲双胍天天吃,身体会出现这四种变化 - 天天要闻

二甲双胍天天吃,身体会出现这四种变化

提起来二甲双胍,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作为传统降糖药物,二甲双胍可谓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线首选药物,尤其适用于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上不仅可以单用,还可以与其他口服降糖药物或者胰岛素联合治疗。二甲双胍天天服用,身体会出现这四种变化。
便秘治疗的核心突破 - 天天要闻

便秘治疗的核心突破

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发现身边的老年人有这样的困扰: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这其实就是便秘在作祟。据统计,老年人便秘的发生率较高,约为15%-20%,而在长期卧床的老年人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50%。
国产创新减重药物在上海落地使用,患者超重伴有轻度脂肪肝 - 天天要闻

国产创新减重药物在上海落地使用,患者超重伴有轻度脂肪肝

7月7日下午,全球首个GCG/GLP-1双靶减重药物——玛仕度肽(商品名:信尔美)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开出上海首张处方。该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李小英为一位超重并伴有轻度脂肪肝的患者开具这一处方,这也标志着该中国创新减肥药物在上海正式落地使用。这名患者今年27岁,身高1米83,体重93公斤,BMI达到27.77,此前在体检中发...
泪目!工厂打工男子拒绝手术,医生自掏腰包30000元也要救 - 天天要闻

泪目!工厂打工男子拒绝手术,医生自掏腰包30000元也要救

在东莞一家电子元件厂的流水线上,38岁的章明正重复着日复一日的装配工作。2023年初春的一个下午,这个沉默寡言的陕西汉子突然捂住胸口栽倒在传送带旁,工友们看见他面色煞白,冷汗浸透了深蓝色的工装。"像有把刀在胸口搅动",这是他被送到东莞市人民
第十六届海峡两岸中医药传统文化研习营在福州开营 - 天天要闻

第十六届海峡两岸中医药传统文化研习营在福州开营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福州7月7日电 (郑江洛)7日晚,由福建中医药大学主办,福州市青年创业促进会(简称“福州青创”)、海峡青年综合服务中心承办的第十六届海峡两岸中医药传统文化研习营在福州开营,两岸青年共同探讨中医药研习与创业。
有人午睡后灵感迸发,有人午睡后昏昏沉沉!问题出在这个细节! - 天天要闻

有人午睡后灵感迸发,有人午睡后昏昏沉沉!问题出在这个细节!

“中午不睡,下午崩溃”,忙碌的生活中,午睡已经成为许多人缓解压力、恢复精力的重要习惯。而最近一项研究发现,恰到好处的午睡能带来“灵光一闪”,尤其是睡好了。健康时报资料图研究发现:午睡一会真能灵感迸发!你是否曾苦苦思索一个问题无果,午睡醒来后
肚子里有个东西在跳!四年没当回事……体检后医生都震惊了 - 天天要闻

肚子里有个东西在跳!四年没当回事……体检后医生都震惊了

浙江94岁的张爷爷身体一向硬朗四年前,他偶然发现自己肚子里有个会跳动的东西因为没有疼痛或其他不适加之年事已高一直认为这是身体的正常反应直到就医检查,连医生都震惊了…腹中竟有一个直径超8厘米、长度达15厘米的巨大腹主动脉瘤直到近期,张爷爷前往
同一款药,为何用医保个人账户支付价格更高? - 天天要闻

同一款药,为何用医保个人账户支付价格更高?

资料图“一款药物为何两种价格?”近日,来自重庆的邓女士向记者表示,自己在位于重庆铜梁区的一家药店购买三黄片(葵花),店员告知售价为18元一盒,结账时,邓女士掏出医保卡准备付款,收银员见状提醒她,刷医保个人账户比付现金贵,需要支付26元。对此,邓女士当即提出了质疑,得到的回复是“价格一直就不一样”。面对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