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疾控提醒:4月以来新冠感染呈上升趋势,南方阳性率高于北方

2025年05月16日12:53:07 健康 1290

最近,歌手陈奕迅因确诊新冠肺炎,不得不延期高雄演唱会,这一消息引发大众对新冠疫情的关注。其实,近期全国多地新冠感染病例有所增加,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2025年4月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显示,4月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检测阳性率呈上升趋势,且南方省份检测阳性率高于北方省份。

在3月31日至5月4日的监测期内,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的新冠阳性率从7.5%大幅跃升至16.2%,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的新冠阳性率也从3.3%提高到了6.3%。从区域来看,到第18周,无论南北方,新冠病毒在门急诊流感样病例检出率中均排名第一。从年龄来看,到第18周,新冠病毒在15岁及以上的年龄段的阳性检出率为第一。

中疾控提醒:4月以来新冠感染呈上升趋势,南方阳性率高于北方 - 天天要闻

不仅内地出现这种情况,中国香港自3月中旬起新冠病毒在社区活跃度持续上升,污水监测数据显示XDV变异株流行率上升;中国台湾近期新冠疫情上升,就诊人次较前一周上升66%,疫情已连续5周上升。从全球范围来看,新冠感染呈现周期性上升并非我国独有的现象。世卫组织指出,欧洲地区阳性检出率超20%;东南亚多国因雨季来临,疫情风险增加。新加坡卫生部和传染病管理局通告,今年4月27日至5月3日这一周的冠病病例估计增加至1万4200例,高于前一周的1万1100例,同一时期的平均每日住院病例也从102例上升至133例。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 病毒变异:目前主要流行毒株为XDV系列(JN.1亚分支),其传播力有所增强,对中和抗体的逃逸能力提升,可能导致部分已接种疫苗或感染过新冠的人群再次感染。全球主流变异株LP.8.1和XEC等也展现出更强的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因国际交流频繁,面临更高的输入风险。

• 人群免疫:距离上一波疫情已逾一年,人群自然感染所产生的抗体逐渐衰减。加上疫苗提供的保护效力也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降低,人们完成基础免疫接种12个月后,抗体水平平均下降68%,尤其是60岁以上老人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抗体下降更为明显。叠加2025年2月我国经历三年来最弱流感季,人群整体免疫力处于相对低谷。

• 社会环境:随着社会全面恢复正常运转,人员流动和聚集日益增多,五一假期前后人员大规模流动,进一步加剧了病毒扩散风险。国际航班自3月开始逐渐恢复,境外毒株输入风险增加。天气转热后,人们在空调房停留时间变长,室内通风条件变差,也为病毒传播提供了更有利环境。

• 防护意识:公众对新冠的警惕性明显下降,戴口罩频率、日常消毒习惯保持率大幅降低,防护意识的松懈也给病毒传播大开方便之门。

不过大家也不用过于恐慌,中国疾控中心强调,目前我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虽有小幅上升,但仍处于低水平流行;综合多渠道监测数据,我国新冠疫情预计近期将维持上升趋势,预计4 - 5月份疫情波动不会超过2024年夏季,引发规模性疫情的可能性低。专家常荣山认为,此次新冠流行即将达到顶峰,并且不会持续太久。预计五月中旬将是波峰区域,到6月5日前后,全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的新冠阳性率会下降到8 - 10%左右,不会影响到高考 。

虽然大规模疫情爆发可能性低,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尤其是老年群体、多种患有严重基础疾病患者,新冠病毒对他们可能是致命的。日常还是要做好个人防护,比如在人员密集场所佩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等。如果出现发热、咽痛、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或进行居家新冠抗原核酸检测,确诊后尽快接受抗病毒治疗。

#4月以来新冠感染呈上升趋势##奕健行##陈奕迅#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医保局的创新药“百亿补贴”来了! - 天天要闻

医保局的创新药“百亿补贴”来了!

来源:市场资讯(转自:拇指药略)更灵活的支付限额管理作者:西北哽从昨天开始,国家医保局要推出支持创新药新政策的消息就在圈子里传遍了。可直到7月1日上午开会的时候,医药板块都没什么动静。说实话,这些年创新药支持鼓励的政策出了不少,也解决过一些
你习以为常的6个行为,正在加速结节生长!很多人忽视了 - 天天要闻

你习以为常的6个行为,正在加速结节生长!很多人忽视了

肺结节、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现代人一体检就查出各种结节。有人焦虑不已,害怕结节长大或癌变;有人则执着寻找原因,“为什么我会长结节”。到底什么样的结节会癌变?为什么有些人特别容易“集齐”各种结节?结节真的会被“气”出来吗?资料图 孙良摄你
1毫克就可能致癌 很多人家里有,快自查 - 天天要闻

1毫克就可能致癌 很多人家里有,快自查

来源:掌上春城一种全球公认的强致癌物,很多人天天都在吃,而且它最喜欢现在的天气——又湿又热,正是出来作恶的好时候!它就是目前地表已知最强致癌物之一,黄曲霉素,全名黄曲霉毒素,毒性是砒霜、氰化钾、三聚氰胺的数倍。1毫克黄曲霉毒素就可能导致癌症
空调吹成白肺?这个致病菌到底从何而来 - 天天要闻

空调吹成白肺?这个致病菌到底从何而来

来源:北京青年报进入6月,温度持续升高,开空调成为不少人解暑纳凉的首选。然而近日,一则“男子吹空调3天致肺‘白’化”的新闻冲上热搜。患者因持续发热、咳嗽未重视,最终确诊为军团菌肺炎,险些丧命。这种由空调、热水器滋生的“隐形杀手”究竟从何而来
再登国际舞台!沈洁教授团队6项研究成果亮相第17届国际甲状腺大会 - 天天要闻

再登国际舞台!沈洁教授团队6项研究成果亮相第17届国际甲状腺大会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当地时间6月18日至22日,第17届国际甲状腺大会(ITC)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上,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沈洁教授团队共6项与甲状腺眼病(Thyroid Eye Disease, TED)相关的研究成果成功入选大会摘要,其中2项被大会遴选为口头报告,4项以壁报形式展示,展现了团队在...
中国“痛风地图”发布!湖南、柳州“领跑”全国,男性风险超女性4倍 - 天天要闻

中国“痛风地图”发布!湖南、柳州“领跑”全国,男性风险超女性4倍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显示,痛风与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存在显著关联,且往往面临更高的死亡风险和住院负担。痛风在国人中发病率不低,且湖南、广西柳州最高。痛风“地图”:湖南、柳州“领跑”全国,男性风险超女性4倍该研究基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的50万30~79岁成年人数据,测量...
一文总结自身免疫性脑炎常见类型 - 天天要闻

一文总结自身免疫性脑炎常见类型

脑炎是指脑实质炎性反应所致的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脑炎的经典病理改变以灰质的神经元受累为主,嗜神经病毒和致病性抗神经抗体对神经元的损伤具有一定选择性,但白质髓鞘、脑膜与血管也可受累。根据病因可将脑炎分为感染性脑炎与自身免疫性脑炎两大类。感染性脑炎相关的病原体种类繁多,其中各种嗜神经病毒是感染性脑炎最主...
EHA速递:初诊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维持治疗的全球首项BTK抑制剂vs来那度胺对比研究 - 天天要闻

EHA速递:初诊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维持治疗的全球首项BTK抑制剂vs来那度胺对比研究

宣武医院孙婉玲团队联手北京协和医院张炎团队在EHA2025大会发布初诊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维持治疗的全球首项BTK抑制剂vs 来那度胺对比研究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液科孙婉玲教授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张炎教授合作完成的研究《REDEFINING MAINTENANCE STRATEGIES IN NEWLY DIAGNOSED PRIM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