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贪吃这7种蔬菜!容易得高尿酸,其中两种是老年人的“最爱”

2025年05月13日18:12:13 健康 1501

别贪吃这7种蔬菜!容易得高尿酸,其中两种是老年人的“最爱” - 天天要闻

一提起高尿酸,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海鲜、啤酒或动物内脏。然而,有些人戒掉了肉类却仍旧控制不好尿酸水平,原因可能出在意想不到的地方。

其实,某些常见蔬菜也会悄悄“助攻”高尿酸的形成,尤其是其中几种蔬菜,在老年人饮食中非常常见。

表面上看是清淡健康,实则对高尿酸体质的人群却可能构成负担。如果长期摄入不加节制,不仅会增加体内嘌呤代谢产物的积累,还可能诱发或加重痛风、关节不适等慢性问题。

中医提醒,高尿酸并不全是“吃肉多”惹的祸,某些蔬菜若吃得不当,同样会让身体“火上浇油”。

别贪吃这7种蔬菜!容易得高尿酸,其中两种是老年人的“最爱” - 天天要闻

尿酸升高的信号,身体早已发出提醒

很多人直到尿酸检测异常,甚至痛风发作,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其实在尿酸水平失衡之前,身体早已发出警告。

中医认为,高尿酸属于“痹证”“湿热”“瘀阻”之类范畴,多与脾失健运、肾气亏虚、湿热内蕴密切相关。

若出现关节轻微胀痛、晨起手脚僵硬、夜间易醒、尿黄便干、口苦口干、疲乏无力等表现,就可能是体内湿热未清、痰瘀未化的信号。

别贪吃这7种蔬菜!容易得高尿酸,其中两种是老年人的“最爱” - 天天要闻

特别是在节后或进食大量高嘌呤、高热量食物后,若身体出现脚踝疼、膝盖热、手指关节刺痛等现象,须引起警觉。这些都与体内代谢异常、尿酸积聚有关。

中医通过舌象、脉象、气血流通情况判断体质,发现高尿酸患者多表现为舌苔黄腻、舌体胖大、脉滑或数。湿热困脾,气机受阻,不能将体内多余浊毒排出,久而久之,便演化为“痹阻”之症,即痛风等表现。

为何蔬菜也会导致尿酸升高?中医如何解释?

人们常以为蔬菜属于“低嘌呤”一类食物,可以多吃而无害,但实际并非如此。部分蔬菜在体内代谢过程中,会释放大量嘌呤若肾脏排泄功能稍有不足,或体内湿热偏盛,便容易形成尿酸升高。

别贪吃这7种蔬菜!容易得高尿酸,其中两种是老年人的“最爱” - 天天要闻

中医认为,蔬菜虽属清淡之品,但若性寒滑利、味重而湿、属发物或生痰助湿之物,对脾肾功能较弱之人会造成运化障碍,继而影响水湿代谢。水湿不化,便会积滞成浊,进而引发高尿酸状态。

而现代研究也发现,某些绿叶蔬菜如菠菜、芦笋、蘑菇、菜花等嘌呤含量较高,在部分人群中摄入过多会诱发尿酸波动。

此外,一些腌制、发酵类蔬菜则含有过多盐分和辅料,会间接增加肾脏负担,影响尿酸排泄。

在高尿酸调理过程中,不但要减少动物性嘌呤摄入,更要注意“植物性高嘌呤”的摄取限制,中医调理则侧重健脾化湿、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以疏通代谢通道为根本。

别贪吃这7种蔬菜!容易得高尿酸,其中两种是老年人的“最爱” - 天天要闻

高尿酸体质不宜多食的7种蔬菜,中医如何看待?

高嘌呤的蔬菜虽非绝对禁忌,但需控制频次与分量。以下几类蔬菜,常被中医视为“发湿”“动风”“助痰”的食物,过量食用会让尿酸“静不下来”。

菠菜虽富含铁、叶酸,但其草酸和嘌呤含量都偏高,易生湿热,令气血运行不畅。

芦笋属偏寒之品,性滑,常食伤脾,对脾阳虚弱者更是负担,其高嘌呤特性也不容忽视。

蘑菇虽味道鲜美,但属“发物”,且含嘌呤量高,在湿热体质者体内易生痰浊,动风化热。

别贪吃这7种蔬菜!容易得高尿酸,其中两种是老年人的“最爱” - 天天要闻

菜花属于“助湿之品”,中医认为其性温而发,过食会引起湿热上行,堵塞气机,阻碍水湿代谢。

豌豆苗嫩绿可口,老年人喜食,但其寒性重,易滑肠动气,过量食用会耗气伤阳。

空心菜虽清热利尿,但多性寒滑利,脾虚湿盛者不宜食用,过食反致湿困中焦。

紫菜、海带属寒性藻类,在中医归入“软坚化痰”之品,但对于肾阳虚弱、代谢能力不足的人,若摄入不当反而助湿生寒,不利尿酸代谢。

别贪吃这7种蔬菜!容易得高尿酸,其中两种是老年人的“最爱” - 天天要闻

这几类蔬菜并非完全不能吃,而是对体质偏湿、偏热、脾虚肾弱者来说需谨慎处理,如不注意食材搭配、食用方式和分量控制,极易影响尿酸平衡。

中医如何调理高尿酸?重在健脾、利湿、养肾三法并施

从中医角度看,调理高尿酸并非仅靠“忌口”,而是要整体调节脾肾功能,疏通湿热、化解痰浊

脾为运化之本,肾为水液之主。脾弱则湿生,肾虚则排泄无力,湿浊、热毒、瘀滞三者交织,形成高尿酸的内在病机。

治疗原则应以健脾除湿为先,佐以养肾助阳,再辅以清热利尿,以畅通气血,促进排浊。

别贪吃这7种蔬菜!容易得高尿酸,其中两种是老年人的“最爱” - 天天要闻

药食同源之道常用于此类慢性调理。

例如冬瓜皮煮水、茯苓薏米粥车前草煮水、莲子山药煲汤炒扁豆加陈皮,这些食材均具健脾利湿之效,既温和安全,又利于日常摄入。

同时,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情绪稳定,也对尿酸水平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讲“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情志内伤亦可化火生热,加重内浊。

西医如何控制尿酸?两者调理路径不同但可互补

西医将高尿酸症归于代谢紊乱类疾病,主张通过药物控制尿酸合成与促进排泄。常用药物包括别嘌醇、非布司他等,但部分患者长期用药后可能出现肝肾损害,故需配合肝肾功能监测。

别贪吃这7种蔬菜!容易得高尿酸,其中两种是老年人的“最爱” - 天天要闻

而中医重视“体质先天”、“五脏平衡”,强调“辨证调理”、“因人施治”。在控制尿酸的同时,更关注整体代谢环境与脏腑功能恢复,因而可作为长期慢性疾病调养的重要辅助路径。

在实际调理中,若将两者结合,即用西医控制急性发作,中医调养体质基础,往往可取得更稳定的效果。

蔬菜虽好,但吃错了时间、体质、方式,反而适得其反。高尿酸人群应以自身体质为基础,结合脾胃状态选择性进食,才是真正的饮食智慧。

蔬菜并非越多越好,关键在于食物搭配与节制。中医讲“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这是长期稳定健康的基础。

养脾健肾、疏通湿热、调畅气血,才是从根本上防治高尿酸的稳妥路径。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参考资料:

高尿酸血症痛风饮食指导--常见食物嘌呤含量及常见食物选择原则——2024-08-22 17:03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山东28岁小伙突患肝衰竭,每天需3000毫升血救治不限血型,当地正组织献血应急 - 天天要闻

山东28岁小伙突患肝衰竭,每天需3000毫升血救治不限血型,当地正组织献血应急

极目新闻记者 柳琛琛5月13日,齐鲁晚报等媒体报道,山东济宁市泗水县一名28岁的小伙子突发疾病,急需大量血液进行救治。当日下午,患者家属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患者尚未脱离生命危险,仍需血液救治,对血型没有要求。泗水县红十字泉乡应急救援队队长刘传涛介绍,该患者每天需要约3000毫升的血液,当日下午已组织第一批献血。...
少吃主食血糖更好?医生:这个误区别再犯,当心惹来一身病! - 天天要闻

少吃主食血糖更好?医生:这个误区别再犯,当心惹来一身病!

关于主食,经常存在一些误区,“多吃点肉没关系,只要不吃主食就不会长胖”,还有人将碳水化合物视为“洪水猛兽”,认为不吃或少吃主食能减轻代谢负担、防范糖尿病等健康问题,但事实可能恰恰相反。资料图由AI生成 图片来源:城事特搜01不吃主食易患糖尿病一项对近4万名成年人为期14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坚持低碳水化合物、高...
做肩粘连手术,实际做的是滑膜切除术?医疗鉴定“存在过错”,患者:医生自称北京专家 - 天天要闻

做肩粘连手术,实际做的是滑膜切除术?医疗鉴定“存在过错”,患者:医生自称北京专家

赵女士反映,此前因为胳膊疼痛到杭州江城骨科医院就诊,做完手术还是觉得不对劲,她不由得产生了怀疑。赵女士:2023年9月23号。记者:当时因为什么问题来这里?赵女士:当时因为我胳膊痛,是这里痛。当时我进了江城骨科二楼,他说是“北京专家”。他说你拍个片,那我就拍个片子。拍个片之后他说你再拍个核磁,他们带了我们...
上海团队在医学顶刊连发两文,率先提出“证据污染”循证概念 - 天天要闻

上海团队在医学顶刊连发两文,率先提出“证据污染”循证概念

刘辉、徐畅团队4月23日在《英国医学杂志》(BMJ)刊发关于循证医学“证据污染”治理新策略的研究成果。院方供图近日,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刘辉、徐畅团队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BMJ)刊发关于循证医学“证据污染”治理新策略的研究成果,并受邀发表同期述评文章,实现国际权威...
上海一患者在医院停房车维权,称车祸后屁股整形遭遇“假专家” - 天天要闻

上海一患者在医院停房车维权,称车祸后屁股整形遭遇“假专家”

近日,上海长宁区和睦家医院对面的停车位上,停着一辆贴着“医院欺诈”“医生来路造假”等标语的名牌重卡房车,引来路过市民的关注。5月12日,该车车主潘先生告诉上游新闻记者,自己去年因交通事故受伤在该医院接受了一系列治疗,前后花费近百万元,在接受屁股撕裂伤疤痕相关整形手术后,他发现手术切口过大,还导致肛门相...
别贪吃这7种蔬菜!容易得高尿酸,其中两种是老年人的“最爱” - 天天要闻

别贪吃这7种蔬菜!容易得高尿酸,其中两种是老年人的“最爱”

一提起高尿酸,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海鲜、啤酒或动物内脏。然而,有些人戒掉了肉类却仍旧控制不好尿酸水平,原因可能出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其实,某些常见蔬菜也会悄悄“助攻”高尿酸的形成,尤其是其中几种蔬菜,在老年人饮食中非常常见。表面上看是清淡健康
从脾胃到膀胱!揭秘泽泻汤重构水液平衡的智慧 - 天天要闻

从脾胃到膀胱!揭秘泽泻汤重构水液平衡的智慧

在中医祛湿领域,泽泻汤作为《金匮要略》经典方剂,以泽泻、白术两味药材构建起精准的祛湿体系。泽泻甘淡性寒,专入肾与膀胱经,其利水渗湿之力直达下焦,可显著增强膀胱气化功能,使湿浊从小便而解。
29岁小伙因鱼刺卡喉不幸去世!医生痛心提醒:这些土方法会要命! - 天天要闻

29岁小伙因鱼刺卡喉不幸去世!医生痛心提醒:这些土方法会要命!

吃鱼的时候不小心被鱼刺卡了喉咙你会怎么做?是不是还在用老一辈的“土方法”喝醋,吞饭团?小侬今天要提醒你了——虽然有用,但有风险!5月11日,一名29岁男子在被鱼刺卡住喉咙后,采用了喝醋、咽米饭的方式试图解决问题他以为这样就能让鱼刺顺利下肚可没想到这一系列错误操作最终酿成悲剧不幸离世原来男子在喝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