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离谱!妇科男患者、前列腺女患者为何屡见不鲜?

2025年05月08日20:13:07 健康 1029

水论文,真敢写,也真敢发!

最近,一大波学术论文因为性别常识错误上了热搜。什么“妇科男患者”“前列腺女患者”……一次比一次离谱,网友们调侃“医学奇迹”,但我看到的却是整个学术链条的失守和学术尊严的坍塌。

太离谱!妇科男患者、前列腺女患者为何屡见不鲜? - 天天要闻

细扒起来,问题真的触目惊心——在知网上还能搜到二十多篇关于妇科病的男病例,还有女生患前列腺疾病的论文。这不是糊涂,是赤裸裸地胡编乱造。恶劣的“论文工厂”模式下,有的人三个月就能“产”出一篇论文,这种流水线生产方式,哪里还有学术的影子?

学术界出了这种离谱事,后果远不是一笑了之。想想看,医生要是真照着这些错得离谱的论文搞治疗,那可真要出人命。对患者来说,这不是闹剧,是风险。对整个社会来说,学术的公信力正被不断消耗,长远看,有多少人还敢相信“科学”二字?


“唯论文”怪圈,逼出学术闹剧

为什么会这样?归根结底,是整个科研评价机制出了岔子。现在多少高校、医院、机构都在玩一个套路:发论文,涨职称,拉绩效。论文数量成了“万金油”,人不得不卷,卷到后面,品质都顾不上。

编辑们也不见得就认真负责。本该层层把关,竟然常识性错误不断通过,三审三校成了摆设。更有甚者,期刊编辑为了流量和利益,还会引导作者去写一些“抓眼球”的标题和论文。学术从“创新精神”变成了“造标题、拼数量”。大家为升职、为业绩写论文,真正做研究、求真理却成了副业。

我身边不少医护和老师都感慨,每年几乎都被论文绑架,更别提什么“静下心搞科研”了。现在“论文”两字,很多人只要一听,基本都联想到造假和注水。善良的科研人被推入泥潭,真正的创新被忽视,留下来的是一片浮躁。


学术生态不能再装睡

其实,教育部、科技部这些年已经意识到问题,出了不少政策,号召“破唯论文、破唯职称”,也提倡看教学、科研转化、临床贡献等多元评价。但说实话,我们老百姓最怕的就是“雷声大雨点小”。必须要动真格,真刀真枪地让学术回归本位,否则一场场“男患者的妇科论文”还会批量出现。

从更深层次看,这种论文闹剧,是整个学术环境浮躁的缩影。大家把科研当成了跳板,知识成了敲门砖,学问成了说说而已。在功利驱动下,就没人愿意下笨功夫,没人愿意为真理坚持底线。久而久之,这些闹剧就成了日常。

写到这,我特别想说:学术圈不能再装睡了!不是所有人都在造假,但绝不能让“水论文”毁了真正有理想、有追求的人。知识,本应该带着敬畏;医学,更该守住敬畏生命的底线。唯有让学术归位,学人守道,我们才能继续信任科学,相信未来。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男子抱冬瓜睡觉能降温?《黄帝内经》里的消暑密码大公开! - 天天要闻

男子抱冬瓜睡觉能降温?《黄帝内经》里的消暑密码大公开!

最近,全国多地高温“爆表”,空调、风扇全力运转都难以驱散周身暑气。这时,一条“男子抱冬瓜睡觉降温”的新闻迅速走红网络,不少人纷纷效仿,把冬瓜从厨房“请”上了床。那么,抱冬瓜睡觉真能有效降温吗?从古老的《黄帝内经》智慧中,又能找到哪些夏日养生
重磅通知 | 第三届“医学科普创新之星”推荐活动启动 - 天天要闻

重磅通知 | 第三届“医学科普创新之星”推荐活动启动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5578 篇文章创新之星由上海市工程管理学会、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万方医学网、上海市科普事业中心、“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共同发起,光明网、中国医学传播学教学联盟、医学传播学创新实践基地共同支持的第三届“医学科普创新之星”推荐遴选活动正式启动。附:推荐表格第...
最高收费21万元,阿尔茨海默病手术叫停背后:借“创新治疗”之名收费 - 天天要闻

最高收费21万元,阿尔茨海默病手术叫停背后:借“创新治疗”之名收费

每经记者:陈星 每经编辑:魏文艺7月8日,国家卫健委网站发布了一则通知,禁止将“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LVA)”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在医疗界人士看来,这一喊停并不突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国内某知名三甲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处了解到,早在国家卫健委通知正式出台前,该主任医师所在医疗机构所在地的...
如何识别山洪前兆?请掌握 - 天天要闻

如何识别山洪前兆?请掌握

微美芒市—芒市具有影响力的公众号如何识别山洪前兆请掌握来源: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中国应急管理报社责编:雷斑努 虞有琪审核:张崇喜 们文杰往期回顾收藏!2025年芒市公交漫游指南面对暴雨,这些知识要牢记“马路市场”退市 芒市山货交易有了“新家”“700开头” 15位电话号码要来了!@芒市创业者,市妇联2025年...
互联网掀起“抱冬瓜”消暑热潮?中医专家:有一定作用,但不适合这些人群 - 天天要闻

互联网掀起“抱冬瓜”消暑热潮?中医专家:有一定作用,但不适合这些人群

要问最近菜市场什么最火,无疑是冬瓜了。不仅是夏天家家户户必吃的一道菜,冬瓜“本瓜”还有消暑功效。近日,不少网友购入整个冬瓜,清洗后交给孩子或自己抱着用来消暑。抱着冬瓜真的能降温吗?湖南省中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熊暑霖介绍,冬瓜含水量高达95%以上,当人体接触冬瓜时,它能快速吸...
调查发现:每天都喝酒,多数到了75岁以后,身体或变成这样 - 天天要闻

调查发现:每天都喝酒,多数到了75岁以后,身体或变成这样

王大爷年轻的时候是一名资深销售,年轻时候为了跑业务,不得不参加各种酒局,经常把自己灌得烂醉。一来二去这种“不得不”就变成了习惯,退休之后每天不喝两口酒就感觉浑身不舒服,身边人常常劝他戒酒,他反倒说“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
长期吃硝苯地平,5大问题要清楚,对降压和预防副作用都很重要 - 天天要闻

长期吃硝苯地平,5大问题要清楚,对降压和预防副作用都很重要

长期服用硝苯地平,确实能帮助维持血压稳定,但这不是一劳永逸的事。高血压是个慢性过程,药物控制只是其中一环,很多人忽略了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用药知识的重要性。吃药不能光靠医生开,自己也得明白点门道,尤其以下5个问题,搞不清楚,药吃再久也可能白
中医认为,天气越热,越要“以热养生” - 天天要闻

中医认为,天气越热,越要“以热养生”

【来源:广东省中医药局_养生保健】夏季人体阳气浮越于外,此时,脏腑相对处在虚寒的环境中,脾胃运化功能也比其他季节要弱一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吃冰棍、喝冷饮,就会导致脾胃不适,出现大便清稀、腹胀腹痛、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者会寒湿困体,引发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