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叙事医学吗?普陀这场擂台赛,让你聆听故事、治愈身心

2025年04月09日07:03:19 健康 1393
你知道叙事医学吗?普陀这场擂台赛,让你聆听故事、治愈身心 - 天天要闻

当你因失眠走进诊室,医生没有急着开检查单,而是问:“您最近睡不好?能和我聊聊每天的生活吗?”当你叹了口气,开始滔滔不绝:“最近家里事情太多了……”这段话里藏着比“失眠”更重要的线索,这就是叙事医学的力量。

为进一步提升“双签约”模式下家庭医生的服务质量,加强医患沟通与信任,推动叙事医学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的应用,4月7日,普陀区首届叙事医学赋能家医“双签约”——“我和我的签约家庭”优秀案例擂台赛成功举办。来自全区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6名选手同台竞技,讲述了一个又一个融合医学专业与人文温度的暖心故事。

比赛现场,长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楼凯敏讲述了她与上级医院专家组成的“双签约”团队,用专业与温情守护老林一家的感人故事。得知老林父子俩的生活困境,楼医生协调医疗资源、志愿者帮扶。在老林突发高血压时紧急救治时,妥善安置小林入住养老院,承诺代父持续关怀。老林离世后,楼医生践行约定,成为小林的家庭医生,每周都到养老院看望他。“我与林老伯之间的约定,不仅是对他的承诺,更是家庭医生与双签约家庭之间的健康约定。家庭医生不仅是健康的守护者,还可以成为患者及其家庭的精神支柱;不仅是医疗服务的提供者,更是社区居民的健康伙伴和情感依靠。”台上,楼凯敏动情地说。

长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程梦悦分享了自己与一对签约老夫妻的故事。得知空巢而居的夫妻俩因老先生腿脚不便而就医困难,程梦悦主动为他们对接家庭病床服务。上门诊疗中发现患者存在作息紊乱、过量甜食等问题,程医生就联合心脏康复专家制定个性化方案,通过微信建立动态反馈机制。当老人面临迁居广州的抉择时,程医生团队结合当地气候特征定制“健康旅行套餐”,涵盖运动、营养、用药全维度。“通过双签约工作的开展,走进患者家庭并从中寻找出问题的根源,更有背靠专家老师指导为签约居民服务的底气。”程梦悦自信地说道。

你知道叙事医学吗?普陀这场擂台赛,让你聆听故事、治愈身心 - 天天要闻

案例展示

从《张阿姨的“降压之旅”》到《逆境中的坚持》,从《倾听的力量》到《爱与照护的坚守》,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展现了“双签约”服务模式下,家庭医生与专科医生的联动,实现了从疾病筛查、急症转诊到康复随访的全周期健康管理。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管理模式,让医疗关怀突破生理指标,深入患者的情感需求与生活场景。

“如果传统问诊像‘填空题’,更多地关注‘哪里疼,多久了’,那叙事医学就是‘阅读理解题’,医生通过倾听患者的日常琐碎,拼出疾病的全貌。”本次擂台赛主评委、WONCA五星级医生、海峡两岸医药协会全科专委会特聘会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全科医学系教授祝墡珠直言,叙事医学的力量就在于用故事治病。

当基层医疗的步伐从“以病为本”逐步转向“以人为本”,叙事医学也将为家庭医生“双签约”服务注入全新的活力。“这不仅仅是医疗服务模式的创新,更是守护市民健康防线的关键布局。”普陀区卫生健康事务管理中心主任吴玉苗说,家庭医生不仅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更是居民生命故事的倾听者。

以此擂台赛为契机,普陀区展现了家庭医生如何将居民的健康需求转化为“一家一故事”的精准服务,把冰冷的诊疗数据升华为有温度的生命对话。擂台赛不仅是对过往工作经验的总结提炼,更是对“医学技术”与“人文关怀”融合路径的深度探索。同时,也进一步推动“双签约”服务从单纯“专家下沉”的1.0阶段迈向更加注重“医患共情”的2.0时代,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医疗高质量发展“普陀经验”。

事实上,自2017年起,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全科医学祝墡珠工作室”的指导下,普陀区率先在长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探索以家庭为单位的“1+1+1”专家、家医双签约服务模式。借助二、三级医院专家的支持,家庭医生能够为签约居民家庭的所有成员提供全科医疗服务,实现了整个家庭的“一站式”综合健康管理。普陀区也先后获得第四批上海市“创新医疗服务品牌”、第四届“上海医改十大创新举措”提名奖、上海市社区卫生特色服务项目等荣誉。

原标题:《你知道叙事医学吗?普陀这场擂台赛,让你聆听故事、治愈身心》

栏目编辑:顾莹颖 文字编辑:赵菊玲

来源:作者:易雯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28岁小伙眼睛不适,视物变形,竟与这个问题有关…… - 天天要闻

28岁小伙眼睛不适,视物变形,竟与这个问题有关……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最近,90后李力(化名)总觉得眼睛不对劲,时常感到干涩,看东西也变得模糊起来。不仅如此,他发现自己看东西偶尔还会出现变形的情况。经过一系列详细的检查,医生告知他,他的眼睛问题与肥胖引发的高血脂密切相关。国家喊你来
什么是雷暴哮喘?哪些人是高危人群?一文了解 - 天天要闻

什么是雷暴哮喘?哪些人是高危人群?一文了解

本周末天气变化剧烈,雷电、暴雨、大风、沙尘纷纷登场。在重庆,一场雷电暴雨过后,一些人突然出现了咳嗽、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哮喘症状。当天夜间,重庆各大医院急诊患者开始骤增。为何同一时间会有这么多症状相....
糖友春日焕新计划 - 天天要闻

糖友春日焕新计划

柳芽抽新,荠菜破土,又到一年代谢重启黄金期!糖友们快收下这份《春日控糖四部曲》让血糖与春花共舞,健康共春光一色。【时令焕新·春鲜甄选】✅香椿豆腐:天然胰岛素搭档头茬香椿含铬量是菠菜3倍,搭配高蛋白嫩豆腐,激发细胞糖代谢活性。切记焯水去亚硝酸
知名主持人齐思钧自曝曾患精神疾病!出现这些症状快自查 - 天天要闻

知名主持人齐思钧自曝曾患精神疾病!出现这些症状快自查

4月13日,主持人齐思钧自曝曾患精神疾病的消息,冲上多条热搜,引发热议。12日晚,齐思钧在个人社交平台进行了直播。在直播中,他公开自己在2022年确诊双相情感障碍的经历。直播截图齐思钧称,自己服用了一年的双相情感障碍药物,同时进行了为期大概两年半的心理咨询。他表示:“一切都过去了,我经历过来了,一切都在向好...
糖尿病患者创面的恢复状况如何?应怎样修复创面? - 天天要闻

糖尿病患者创面的恢复状况如何?应怎样修复创面?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生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有关。高血糖是其主要特征,长期持续的高血糖状态会导致全身多个器官和系统的损伤,从而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据2019年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约有9.3%的人口患有糖尿病。而根据预
“拒绝上学门诊”,一号难求 - 天天要闻

“拒绝上学门诊”,一号难求

北京儿童医院是我国最早一批开设儿童心理门诊的三甲医院,去年6月,医院从原来儿童心身医学科的基础上,单独分出了一个“拒绝上学门诊”。门诊开设10个月,接诊近一万人次。心理方面的问题分抑郁、焦虑、双相情感障碍等,拒绝上学属于什么问题?为什么这么多孩子出现这种状况,以至于一号难求?开诊10个月、接诊近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