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改良型新药首战告捷,政策新规,改良型新药CRO企业是否迎来春天?

2025年03月18日08:30:24 健康 4747

近期,国产改良型新药在政策利好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取得了显着进展。石药集团强势进军千亿市场,贝海生物成功实现新药授权出海美国,行业内公司如百诚医药阳光诺和等也在积极布局。在此下,cro企业应如何抓住机遇,实现腾飞?


国产改良型新药首战告捷,政策新规,改良型新药CRO企业是否迎来春天? - 天天要闻



改良型新药优势凸显,市场前景广阔

guide view


改良型新药在药物研发领域占据独特地位,具有新剂型、新配方等特点。其研发难度介于创新药与仿制药之间,呈现低投入、高回报的显著优势,成为各大老牌药企转型创新的风口。


与创新药相比,研发周期约缩短 67%,成本降低 99%,临床优效性也更为明显。


国产改良型新药首战告捷,政策新规,改良型新药CRO企业是否迎来春天? - 天天要闻


改良型新药的临床前费用在 1000 万元左右,临床试验费用虽差异较大,但新增适应症研究费用从 3 千万元到 5 亿元不等,远低于创新药 “10 亿美元、10 年时间” 的投入。

据cdmo/cro调研,透皮制剂临床前研发费用 1000 万元左右,临床 i 期 - iii 期约 4000 万 - 5000 万元;复杂注射剂临床前 1000 万元左右,肿瘤领域临床 i 期 - iii 期需要 2 亿元左右。

改良型新药总体研发成功率达 28.38%,约为创新药(17.74%)的 1.6 倍,不过其注册成功率(66.67%)低于创新药(83.72%),原因可能为创新药有证据直接证明其立题依据更充分。

市场表现上,改良型新药增长潜力巨大。2016 - 2020 年,中国改良型新药市场规模从 2613.9 亿元稳步增至 3239.9 亿元,预计 2025 年将达 5612.9 亿元,2020 - 2025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 11.6%。
国产改良型新药首战告捷,政策新规,改良型新药CRO企业是否迎来春天? - 天天要闻

图源:观研天下整理


其中,创新制剂作为关键增长因素,市场规模从 2016 年的 983.7 亿元增长到 2020 年的 1326.7 亿元,预计 2025 年将达 2458.8 亿元,2020 - 2025 年的 cagr 为 13.1%,增速高于行业平均。


国产改良型新药首战告捷,政策新规,改良型新药CRO企业是否迎来春天? - 天天要闻

图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全球看,自 2015 年以来,fda 批准新药中改良型新药占比已超创新药,成为重要研发方向。

外媒称,西方制药商正与中国大量签约,获取肥胖症、癌症等 “生物改良” 疗法的早期数据,因其临床试验速度快、监管较宽松。

随着仿制药企业研发能力提升和经验积累,创新显着增强,逐步向改进型新药布局,以拓宽业务、提升科研水平、分散风险,“仿创结合”成为行业新趋势。同时,新药研发投入巨大,为控制成本、周期降低和风险,生物技术公司和转型药企纷纷寻求cro服务,推动行业其持续发展。



案例聚焦:国产改良型新药突围之路

guide view


贝海生物beizray:首战告捷的国际化样本


近日,贝海生物与 zydus lifesciences 达成战略合作,授予后者新药 beizray®(bh009)在美国市场的独家商业化权益。


国产改良型新药首战告捷,政策新规,改良型新药CRO企业是否迎来春天? - 天天要闻

图源:贝海生物


beizray 作为国内首个授权出海美国的改良型新药,属于多西他赛改良品种。其创新的分子靶向递送技术,去除了制剂中的吐温 80 及其他合成增溶剂,极大降低不良反应,提升患者用药安全性。


在此次合作中,贝海生物收获 1500 万美元(协议签署后)与 1000 万美元(首次产品交付后)的首付款(近2亿元人民币),以及多项销售里程碑款项和高两位数利润分成。


多西他赛市场前景广阔,2023 年全球市场规模达 114.78 亿美元,预计 2032 年将达 252.46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 9.7%。beizray 凭借自身优势,有望在这一不断扩张的市场中崭露头角。


这一合作成功表明中国改良型新药已具备进入国际高端市场的实力,也为后续国产改良型新药出海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石药集团:猛攻千亿市场的改良型新药布局


近日,cde 官网显示,石药集团中奇制药技术(石家庄)的化药 2.2 类注射用西罗莫司(白蛋白结合型)拟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适应症为恶性血管周围上皮样细胞瘤。


国产改良型新药首战告捷,政策新规,改良型新药CRO企业是否迎来春天? - 天天要闻

图源:石药集团官网


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化 + 生)在 2023 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规模超 1800 亿元,2024 年上半年同比增长 5.78%。


西罗莫司是常用的特异性 mtor 抑制剂,石药集团通过特殊技术将其包裹于人血白蛋白中,实现注射给药且无需激素预处理,拓展了药物应用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石药集团北京研究院制剂所负责人张晓君主持开发的注射用多西他赛(白蛋白结合型)、注射用西罗莫司(白蛋白结合型)和注射用 syha1908 三个改良型纳米药物均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cro企业的机遇与策略

guide view


随着改良型新药风口来临,仿制药立项艰难,众多 cro 企业转型投身改良型新药开发,并将成果推售给下游客户。若能精准选到优质品种,在研发进度上领先,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对外合作,便能分享市场红利。

2024 上半年 cxo 上市财报显示,已有 cxo 企业公开表示享受到改良型新药的 “产业红利”。百诚医药 2024 年上半年营收 5.25 亿元,同比增长 23.88%,归母净利润 1.34 亿元,同比增长 12.35%,新增订单金额(含税)7.11 亿元,同比增长 13.38% 。


国产改良型新药首战告捷,政策新规,改良型新药CRO企业是否迎来春天? - 天天要闻

图源:百诚医药官网


从业务结构看,受行业竞争影响,4 类药(仿制药)相关项目价格下降,临床前业务承压,上半年收入 1.13 亿元,同比降低 9.09%,毛利率为 57.78%(-0.43pct)。而二类(改良型新药)、三类药物研发项目数量增加,临床业务持续快速增长,上半年实现收入 0.93 亿元,同比增长 32.22%,毛利率为 37.78%(-1.84pct)。


百诚医药表示,凭借技术、经验优势有望承接更多二三类药研发项目,受托业务整体有望稳健增长。


百诺医药业务向以剂型改良为主的 2 类创新药拓展,已布局约 20 余款改良型创新药。


和泽医药成果斐然,其申报的 2.2 类改良型新药盐酸氨溴索口溶膜获得临床批准,成为国内首家获该品种临床批件的企业。


此前,和泽医药改良型新药醋酸阿比特龙软胶囊也获临床试验批件。该产品在 beagle 犬上相对原研片剂的生物利用度可提高 5 倍左右,个体间暴露量更一致,降低了给药剂量与毒副作用。


2011 年 4 月,fda 批准强生公司研发的醋酸阿比特龙(商品名:zytiga®)上市,用于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根据药智数据库,该产品国内销售额从 2016 年的 0.26 亿升至 2022 年的 12.03 亿,2023 年降为 6.7 亿,降幅 44%。


阳光诺和围绕仿制药、创新药研发全流程,在多肽类药物、贴剂、儿科药、中药和改良型新药等多个热点领域布局。在改良型新药方面,重点开展药物传递系统的技术研发及产业转化研究,以长效微球制剂、缓控释制剂等为研发重点。


国产改良型新药首战告捷,政策新规,改良型新药CRO企业是否迎来春天? - 天天要闻

阳光诺和公司简评报告 | 图源:公司公告/微信公众号,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cde,首创证券


近日,其子公司江苏诺和必拓新药研发有限公司的在研项目 bts0327 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受理,该项目为化药 2 类改良型新药,拟申报适应症为预防化疗引起的急性及延迟性恶心、呕吐。这一消息不仅标志着公司在新药研发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一步,更让我们看到了注射用缓释微球技术在长效止吐制剂领域的广阔前景。

此前,阳光诺和获得一项改良型新药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药物名称为nhkc - 1,属于化学药物 2.3 类,临床用于高血压治疗。2023 年 7 月,阳光诺和与昂利康约定共同投资开发 nhkc - 1 项目,项目整体估值 1.5 亿元人民币,双方各占 50% 权益。

江苏百奥信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505(b)(2)类改良型新药和特色仿制药的研发。公司拥有独特的纳米胶束喷雾系统技术平台,以及人工智能和校准组大数据技术平台,致力于新适应症的开发,推动改进型新药的研发进程。


政策红利:改良型新药成cro新蓝海

guide view


政策层面,国家对改良型新药研发给予全方位支持。


2025 年国家医保局将集采节省资金的 80%(约 3600 亿元)用于支持创新药,改良型新药作为 “低风险创新” 方向受益显著。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80% 新药上市两年内进医保)也加速了其市场准入。


国产改良型新药首战告捷,政策新规,改良型新药CRO企业是否迎来春天? - 天天要闻

图源:新华社


2021 年 12 月发布的《“十四五” 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提出发展有明确临床价值的改良型新药。2020 年 12 月发布的《化学药品改良型新药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对改良型新药做出明确的临床试验路径指导。

监管部门认可经过三期临床优效的2类改进新药,此类药物已往已有验证医保并快速放量的案例。例如,上海谊众的2.2类新药紫杉醇胶束在2022年上市当年便实现收入2.36亿元,约合1.43亿元。

近年来,2 类改良型新药发展迅猛。药智网数据显示,2021-2023年cde受理的2类改良型新药nda申请分别为40、52、72件;药融云统计,2023年该类别新药增长38%。

药智网数据显示,2025 年 2 月,cde 受理的新药品注册中,有 40 个 2 类改良型新药品种,其中化药 24 个、生物制品 16 个,暂无中药申报。2.2 类申报最多,有 31 个品种,2.4 类有 10 个。在完成审批的 38 个 2 类改良型新药品种中,ind 申请完成审批 34 个,批准率 100% ;nda 申请 5 个,批准率 80% 。

从国际经验看,美国新药申请的 505 (b)(2) 路径与我国改良型新药政策理念相符。近 10 年,美国通过 505 (b)(2) 申请获批的产品快速增长,2017 年环比增长 40%,2018 年获批产品达 75 个,以此途径申报的新药渐成研发主力,可见改良新药已成为全球药物研发趋势。


改良型新药研发的困境

guide view


医保目录调整通过率降低


2024 年医保目录调整中,改良型新药纳入比率大幅下降。


新增的 91 种药品中,89 种以谈判竞价方式纳入,2 种以国家集采中选药品方式直接纳入,同时 43 种药品被调出。2024 年形式审查通过率(78%)创新高,但专家评审通过率却从 2023 年的 64% 降至 48.6%。


未通过评审的原因除价格过高外,主要集中在临床价值未提升,判断标准包括适应症变化、成分配比或剂型改造等。2023 年改良型新药纳入医保目录成功率为 60.7%,2024 年低至 37.5%。


目录外药品谈判成功率自 2019 年以来首次下降,2019 年为 53%,2023 年升至 85%,2024 年降至 76.1%,降幅 9 个百分点,而创新药谈判成功率为 90%,较总体成功率高出 16 个百分点。


部分类型研发热度低

从国内改良型新药申报数据看,2.1 类和 2.3 类申报较少。

2.1 类改结构难度大,筛选合适药物活性成分困难,需药物活性成分本身与异构体在药效或毒副反应方面存在差异,并通过临床试验证实优势,对研发技术和资金投入要求高。

2.3 类新复方制剂面临制剂工艺技术壁垒高、杂质成分分析难度大等问题。目前国内药企普遍规模较小,研发实力不强,只有极少数药企具备开发这类新药的能力,且这两类新药研发时间长、风险相对较大,导致研发热度低。

而 2023 年注册分类统计结果显示,2.2 类和 2.4 类占比最大,可达 92%。2.2 类主要针对新剂型、新工艺等改进,研发目标明确,很多改进无需做大临床验证,成本相对较小,申报数量逐年增多。

2.4 类新适应症申报国外较多,国内主要集中在肿瘤领域,进口注册基本被跨国大公司占据,国内情况类似,因新抗肿瘤药物最初可能只获批某一种肿瘤适应症,随着研究深入会再次申报。



结语

guide view


国产改良型新药优势尽显,贝海生物、石药集团等表现亮眼,政策扶持让 cro 企业迎来机遇,众多 cro 企业已获红利。但改良型新药研发面临医保通过率降低、部分类型热度低等挑战。cro 企业需把握政策,提升实力,在机遇与挑战中探寻发展新路径,促进行业升级。



参考来源:

[1]公司官网/网络新闻

[2]药智网,药智数据

[3]药通社

[4]盖德视界往期报道

[5]瞪羚社

[6]米内网

[7]观研天下

[8]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



制作策划

策划:whale /  审核校对:jeff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走路像踩棉花,头发大把掉……湖南一3岁女童确诊铊中毒 - 天天要闻

走路像踩棉花,头发大把掉……湖南一3岁女童确诊铊中毒

近日,刘女士3岁的女儿因不明原因眼神呆滞,无法正常行走。“孩子这一个月突然跳不起来,走路像踩棉花,头发大把大把掉……”刘女士描述。女孩大把脱发当地医院怀疑孩子中毒,于是转诊至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南华大学附属职业病防治院)。经检测,血铊、尿铊值均远超标,确诊为急性铊中毒。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中毒医学科主...
国内与国外的癌症治疗,到底差在哪?这6个差距,每个都很现实 - 天天要闻

国内与国外的癌症治疗,到底差在哪?这6个差距,每个都很现实

提到“癌症”,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治不好、花大钱、拖累家庭。而当有人不幸患癌,往往能听到身边人劝他“去国外看看吧,那里治疗水平高”——那么问题来了:国内与国外的癌症治疗,到底差在哪?真的差很多吗?本篇文章,我们就来认真、详细地聊一聊这个话题
皋兰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赵贵勇 精研“心”术 守护生命 - 天天要闻

皋兰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赵贵勇 精研“心”术 守护生命

从医20余年来,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病情就是命令,他随叫随到,被同事、患者及家属亲切地称为“护心人”。他就是皋兰县人民医院心血管糖尿病内科主任赵贵勇。从医以来,赵贵勇专注于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研究与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
“吃瓜群众”赢了!“吃瓜”不仅营养好还抗衰老,医生推荐这几种 - 天天要闻

“吃瓜群众”赢了!“吃瓜”不仅营养好还抗衰老,医生推荐这几种

人们常常调侃“吃瓜”是一种轻松的消遣方式,但实际上,“吃瓜”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更是一种健康的生活选择。某些瓜类食物不仅美味可口,还富含丰富的营养成分,能够有助于抵抗衰老,它们无疑是餐桌上的“健康宝藏”!健康时报资料图 张弛摄研究发现:瓜类中这种成分有助于抗衰老2025年3月,中国科学院朱正江团队在《科学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