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贯认为,医生应该是吃东西非常健康的群体,至少不会吃垃圾食品或者暴饮暴食吧?
不过有个朋友刚刚在医院上班,她说出的医生饮食让我瞠目结舌。
她说在上班的这家大型三甲医院,有一次,50多岁的主任刚刚通过职称评审,非常开心,带她一起出去吃饭。
在肯德基,他每个人要了一份双层辣堡加薯条可乐,然后甩开腮帮子可劲吃,手套也没有戴。
在她进医院前,以为医生吃的都很清淡,像主任这样的医院领导肯定近乎不食人间烟火,但是看看主任这个吃相,真的是颠覆三观。
她边吃边思考这些问题,主任猛地扭头一看问我:怎么不吃?她只好假装也狼吞虎咽,以免让主任尴尬。
医院中午吃饭的时候,明明食堂有饭,但是一部分医生还是现在叫外卖。
按说对于泡面这个垃圾食品的扛把子,似乎不应该出现在医院,但是实际上,去值班房看一看,各种各样的泡面琳琅满目。这些大部分都是晚上值班时吃的。
朋友说的这种情况,我没有亲眼目睹,不知道是否属实。如果真的属实,那么也许是因为医生工作压力大,需要吃一些重口味食物来缓解一下吧。
像有的医生天天叮嘱患者不要抽烟,但是背地里比人家抽得更凶。
实际上,在健康领域口是心非的人真的挺多的。就比如那年参加营养师考试。因为吃的是宾馆自助餐,我特别留意了一下我的同行们都吃什么。
结果让我大失所望,大部分人大早上居然选择油条和炸鸡,而西兰花很少有人问津。
我当时感觉,人家要是知道我们都是营养师,指不定会在背后议论:瞧瞧,啥营养师,还不是无肉不欢、垃圾食品可劲儿造吗?
我又观察一下他们的仪表外观:有的人大腹便便,有的人头发花白,有的人脑门子光光一脸油腻,怎么也和营养师该有的形象扯不到一块儿。
由此,我深刻领会到了什么叫口是心非——说到做不到;什么是知易行难——都知道饮食清淡有利于健康,但是就是管不住嘴!
但是不管别人怎样,我始终是按照营养师的标准,安排自己的饮食和运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健康四大基石: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我基本上都做到了。
当别人晚餐吃得满嘴流油时,我正在家里品尝着并不好吃的红薯杂粮粥;
当别人躺在床上刷着某音哈哈大笑时,我正在呲牙咧嘴地进行力量训练;
结果:当别人不到四十已经出现老态时,我五十岁了,看上去依然像三十多岁的年轻人,而且身体指标全部正常;
当很多三四十岁青壮年男同胞,屡屡交不了作业时,我却能轻而易举超额完成作业。
当别的同龄人忙着染黑花白的头发时,我看着自己少许几根白发,心生欣慰;
当许多同龄人摸着秃脑门发愁时,我淡定地捋了捋还算正常的头发。
这一切,都是我认真实践营养保健学知识,高度自律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