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期的危险,每年涉及四千万女性

2024年01月24日20:31:16 健康 3662

从惊喜、兴奋到慌乱、无措,新生命的诞生会引发各种情绪,但也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最新两项研究发现,怀孕期间或产后一年(围产期)患抑郁症的女性死亡风险陡增,且这种风险将会持续多年。

三倍的自杀风险

研究团队基于瑞典国家医学出生登记库自2001年至2017年间逾百万产妇的数据进行大型前瞻性队列分析。他们将其中的86551名在怀孕期间或产后一年间被诊断出抑郁症的女性和同年分娩的865510 名健康女性进行比较,进而计算出相对死亡风险,这些研究成果近日先后在两本国际顶刊发表。

围产期的危险,每年涉及四千万女性 - 天天要闻

医生在给孕妇做b超。视觉中国|图

2024年1月9日,《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网络公开版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患有围产期抑郁症的女性出现自杀行为(定义为自杀未遂或自杀)的风险是未患有抑郁症女性的三倍。在诊断后的一年中,风险最高。随着时间推移,这种风险会降低,但多年后,自杀风险仍然是未患病女性的两倍。

1月10日,《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在线发表了同济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脑与脊髓临床研究中心沈青特聘研究员团队与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合作研究成果,发现围产期抑郁症会升高长期死亡风险。

研究发现,患有围产期抑郁症的女性,无论是在怀孕期间或生产后发生,都与长期死亡风险升高有显著关联,且死因不仅包括自杀、意外事故等非疾病因素,也包括心血管、癌症等疾病因素。死亡风险在围产期抑郁症诊断后一个月内最高,随时间推移,死亡风险升高的程度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但在长达18年的随访时间内,死亡风险的升高并未完全消失。进一步分析具体死因时,研究团队发现,自杀、意外事故等非疾病因素的死亡风险依旧是最高的。与未患病的女性相比,围产期抑郁症患者自杀死亡的风险高出六倍,死于意外事故的风险高出三倍。

“这是一项观察性队列研究,虽然无法证明直接因果关系,但它是迄今为止该领域规模最大、最全面的研究。我们的研究清楚地表明,罹患围产期抑郁症的女性具有显著升高的长期死亡风险,除了自杀,也与一系列其他死因有关。孕产期女性的家属必须意识到抑郁情绪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及时为情绪敏感期女性提供尽早的帮助。不仅仅是在照顾新生儿方面提供辅助,也要密切关注敏感期女性的情绪变化。”研究的第一作者沈青表示。

涉及四千万妇女

在上述文章中,研究人员发现,无论这些女性是否曾有心理健康问题,围产期抑郁症都会增加自杀行为和死亡风险。这表明,与怀孕相关的抑郁症可能与其他精神疾病不同,或更严重和影响持久。

研究人员并不吃惊这一结果。围产期抑郁症(perinatal depression)是孕期和产后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一项重大公共卫生挑战。约20%的女性产后可能出现抑郁心境、快感缺失、体重改变、睡眠障碍、精神运动性障碍、精力不足、过度内疚、缺乏自信或自尊、注意力不集中或自杀意念等症状。产后抑郁通常在分娩后最初几天或几周内出现,而最严重的症状——出现自杀念头、恐慌、经常大哭——常常在怀孕期间开始,而非人们通常认为的分娩之后。在既往的研究中,分娩后死亡的产妇中,大约20%是自杀造成的。

他们还研究了24473名患有围产期抑郁症的女性,以及 246113名未受这种疾病影响且有生育史的亲姐妹。结果发现,患有围产期抑郁症的女性出现自杀行为的风险接近其姐妹的 3 倍。这使得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围产期抑郁症升高女性长期死亡风险,无论是否具有精神疾病史,且不受家庭遗传及童年环境影响。这项研究工作为患有精神疾病史的女性对于生育选择的思考,以及在孕产期是否应该中断治疗,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

任何孕妇或新生儿父母都可能患上围产期抑郁,无论其年龄、收入、种族、族裔或受教育程度如何。中国围产期精神障碍筛查与诊治专家共识指出,其发病原因和机制与生物学差异、心理和社会因素都有关,特别是雌激素、黄体酮、甲状腺激素等对情绪的影响发挥重要作用,5-羟色胺的敏感性差异在发病中也起重要作用。在妊娠晚期、分娩后和新生儿喂养期间,频繁的睡眠剥夺和昼夜节律改变、负性生活事件也会导致围产期女性情绪不稳定,同时患有慢性病、吸烟、药物滥用、贫困、遭遇家庭暴力的女性在围产期患精神疾病的风险也会极大增加。

《柳叶刀全球卫生》上发表的一项新的研究报告,每年至少有4000万名妇女可能会出现由分娩引起的长期健康问题,包括围产期精神障碍。及时识别和有效治疗至关重要。如果孕期和产后抑郁得不到有效治疗,不仅会给产妇带来严重伤害,而且可能会导致婴儿的行为、情绪和认知能力受损。

围产期抑郁症是可以治疗的,早期诊断尤为关键。根据我国《围产期精神障碍筛查与诊治专家共识》,针对围产期孕产妇精神障碍的治疗,既要考虑疾病的严重程度,又要考虑对母体和胎儿健康的影响,目前主张以“综合、全程、分级、多学科协作诊疗,保障孕产妇安全及胎儿安全”为治疗原则。

2023年8月4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首个用于治疗产后抑郁症的口服药祖拉诺酮(zuranolone),被视为这一领域药物的一大创新。祖拉诺酮是第一种专门针对中度至重度产后抑郁症的速效口服短程治疗药物,最早在临床试验中第3天就起效。

但对于临床医生和患有精神健康问题的女性而言,妊娠期间及产后的精神药物使用是一个持续挑战。国内外医学界并不推荐药物作为大多数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法。针对孕产妇这一特殊群体,首选认知行为疗法,严重发作者推荐使用抗抑郁药物和心理治疗。依据前述共识,在药物选择方面应尽量遵循“单一用药”原则,选择循证研究证实对母婴风险最小和有效性更高、蛋白质结合力更高效的药物。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袁端端

责编 朱力远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三四级手术增长40.89%!南医五院专家常驻破解山区就医难 - 天天要闻

三四级手术增长40.89%!南医五院专家常驻破解山区就医难

无影灯下,腹腔镜显示屏清晰呈现患者右肾上腺区3.8厘米的肿物。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医五院”)泌尿外科主任李清手持操作钳,在毫米级空间内精准分离血管组织。随着一枚完整切除的肿瘤被取出,困扰患者邓先生(化名)十年的高血压病根被
两部门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支持医保数据用于创新药研发 - 天天要闻

两部门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支持医保数据用于创新药研发

智通财经APP获悉,今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支持医保数据用于创新药研发。加强医疗、医保、医药三方信息互通与协同,做好医保数据资源管理,推动医保领域公共数据资源利用。在确保数据安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探索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必要的医保数据服务。依托全...
热议!患者反映医院停车费太贵:一天要收40元,比景区贵,这还是公益组织吗?市监局回应!医生:我们作为职工,被禁止停车,你就知足吧 - 天天要闻

热议!患者反映医院停车费太贵:一天要收40元,比景区贵,这还是公益组织吗?市监局回应!医生:我们作为职工,被禁止停车,你就知足吧

患者反映医院停车费太贵,一天要收40元,比景区还贵,这还是公益组织吗?医院停车场收费问题再次引发讨论。近期,有网友向市场监督管理局反映了公立医院停车场收费太贵的问题,患者反映称,湖南长沙某附属医院停车场一天要收40元,根本没有考虑住院的病人和家属要承担多么高的停车成本,这是否涉嫌违规收费?医院是公益性组...
一个动作预测你的长寿潜力!做不到的人要当心了! - 天天要闻

一个动作预测你的长寿潜力!做不到的人要当心了!

不靠手撑地,你能轻松从坐姿站起来吗?这个看似简单“坐下-起立”的动作,已被研究证实与死亡风险相关。AI生成图一个动作预测未来能否长寿!2025年6月,《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证实,通过简单的“坐立试验”评估身体机能,可预测中老年人的死亡及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坐立试验”(SRT)是一项简单的体能...
诱因不可忽视,高血压或提高中风风险,做好日常管理很关键 - 天天要闻

诱因不可忽视,高血压或提高中风风险,做好日常管理很关键

在每日如陀螺般高速运转的忙碌生活里,我们被琐事缠身,无暇他顾,以至于身体悄然发出的那些细微小信号,都被我们轻易地忽略掉了。你是否经常感到头晕、疲劳,或者有时站起来感觉一阵不稳?很多时候,这些症状我们都觉得没什么大不了,毕竟生活压力大、工作繁
男人总觉得 “那里” 不给力,也许是你的肾才是真正的 “元凶” - 天天要闻

男人总觉得 “那里” 不给力,也许是你的肾才是真正的 “元凶”

一提到“那里不给力”,不少男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是不是压力大了?年纪大了?”但你有没有想过,真正的“幕后推手”,也许一直被你忽视了?别急着自责、焦虑,今天咱们就把这个话题掰开了讲,看看“肾”到底在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男人的“烦恼”,藏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