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分享更多的专业健康知识,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感谢您的支持。
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定义为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损伤或者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FiltrationRate,GFR)<60ml/(min·1.73m2),持续时间大于3个月。
CKD具有患病率高、知晓率低、预后差等特点,是一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且消耗巨额医疗资源的常见慢性疾病,已被公认为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全球一般人群CKD患病率高达14.3%,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我国的一项横断面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成年人CKD患病率为10.8%,CKD患者人数超过1.2亿。且该病起病隐匿,早期不易被发现,多数患者在发现时已进入疾病中后期,肾功能快速下降,并出现各种并发症,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
则需依靠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脏移植等肾脏替代治疗维持生命,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对患者的家庭及社会造成巨大影响和经济负担。因此,寻找有效的方法防治CKD,延缓CKD病程进展,推迟进入ESRD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对于CKD的治疗,现代医学主要以治疗原发病、延缓疾病进展、控制并发症为主。由于缺乏延缓肾功能进展的特异性治疗手段,一旦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肾脏替代治疗将是维持患者生命的唯一选择。
中医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探索发现,中医药在CKD患者的治疗中有明显优势,特别是在有效缓解CKD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肾小球滤过率、保护残余肾功能、减少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并且具有耐受性好、副作用少、治疗成本低等优势。慢性肾脏病,相当于祖国医学中的“水肿”“虚劳”“关格”“癃闭”等病。
其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以脾肾亏虚为本,水湿、瘀血、浊毒为标,参芪肾衰合剂针对上述病机具有益肾健脾、活血化瘀、降浊排毒的功效。中医认为CKD常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正体虚弱、感受外邪,或饮食不节、烦劳过度,或久病失治误治等多种原因所引起。慢性肾脏病病机错综复杂,但其根本病机为本虚标实。
《圣济总录》中提到:“水肿之病,以脾肾气虚,不能制水,水气妄行,溢于皮肤”,《素问·至真要大论》记载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景岳全书》曰“凡水肿等症,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故其本在肾,其标在肺,其制在脾”,认为水肿的发生多归因于肺脾肾三脏亏虚,与肾主水、脾主运化、肺通调水道的生理功能有密切关系。
肾藏精,肾精气化推动全身脏腑的正常功能活动。若肾虚气化不利,水湿内停,则出现水肿;肾失封藏,精微不固而下泻可见血尿、蛋白尿;肾虚日久累及其他脏腑,则出现乏力、纳差、胸闷喘气等症状。现代医家普遍认为CKD的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何立群教授认为,CKD为本虚标实之证,且多虚实夹杂,以脾肾亏虚为本,水湿、痰浊、血瘀等邪实为标。
总结多年诊治经验认为“肾虚湿瘀”为CKD的核心病因病机,肾气亏虚,蒸腾气化失司,水湿停滞久则郁而化热,热壅气滞,血行不畅而成瘀。曹式丽教授基于中医络病理论提出CKD的病位主在肾络。
疾病迁延过程中产生的风、湿、浊、瘀、毒等邪郁滞肾络,久病则肾络虚损,肾脏藏精贮液、利水排毒功能失司,进而出现精微外泄、水毒内蕴。杨霓芝教授认为该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正气虚衰,最后导致脾肾虚损,水湿、浊毒、瘀血内蕴而诱发,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病位主要在肾,可累及肺、脾二脏,以肺脾肾气虚为本,其中脾肾气虚最为常见;
标实有瘀血、湿浊、湿热,以瘀血最为关键,气虚血瘀病机贯穿疾病始终。何立群教授从虚、瘀、湿、风着手论治慢性肾脏病,制订了补肾健脾、活血化瘀、清热利湿、祛风胜湿等一系列治法治则,在辅助正气的同时,兼顾祛除邪气,多法联用,随证治之。
基于中医学对慢性疾病发生发展规律——虚、损、劳、衰的认识,将慢性肾脏疾病分为早期(虚损期)、中期(虚劳期)、晚期(虚衰期)三期辨证论治。早期以散风清热为主;中期以通经活络为主;晚期以调补气血、和降浊毒为主。
在多年临床实践中,根据肺肾生理的密切联系,提出了从肺论治慢性肾脏病,从疏风清热,宣肺利水;解毒利咽,清热利湿;宣肺理气,活血化瘀;补肺益气,肺肾双补等角度辨证论治肾脏疾病,在临床应用中取得较好疗效。
在辨证论治基础上重视从脾胃治肾,时刻注意调理脾胃,形成了“从脾治肾”五法即:升阳益胃以消尿蛋白;温阳健脾以制阴水;健脾固表以防复;和胃泻热以止呕;补后天以助先天。可有效改善CKD患者尿蛋白、水肿、呕吐等症状,同时可延缓病情进展,预防疾病复发。
冬虫夏草是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和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是我国的传统名贵药材。《本草从新》中对冬虫夏草的记录有“保肺益肾,止血化痰……保肺气,实腠理,补肾益精”。因冬虫夏草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纤维化、抑制组织缺氧等作用而广泛用于慢性肾脏病的治疗中。
利用5/6肾大部切除大鼠模型研究证实,冬虫夏草菌粉具有抑制肾脏纤维化、保护残余肾功能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冬虫夏草对氧化应激的抑制和对线粒体的保护作用有关。宗春辉等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冬虫夏草可通过提高NO含量,增强机体抗氧化应激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改善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微循环,达到改善肾功能目的。
将88例慢性肾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连续治疗4周,结果显示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尿素氮、血肌酐、24小时尿蛋白定量均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
收集7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开展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治疗2个月后,两组治疗后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观察组肢体沉重、恶心呕吐和腰膝酸软等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尿毒清颗粒具有健脾利湿、活血化瘀、通腑降浊的功效。
在慢性肾脏病脾虚湿浊证和脾虚血瘀证中应用较多。有研究显示,尿毒清颗粒可以清除患者体内毒素,降低炎症反应,改善患者微炎症状态,同时促进蛋白质的合成。陈晓波等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尿毒清颗粒治疗2月,以尿蛋白排泄率为疗效指标,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1%,且生化指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黄葵胶囊是治疗慢性肾脏病的常用中成药,其主要原料黄蜀葵花含有多种黄酮类成分,可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沈烨渠等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葵胶囊,结果显示黄葵胶囊能减少蛋白尿,升高肾小球滤过率,改善CKD患者肾功能。
将76例CKD3期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黄葵治疗组,黄葵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黄葵胶囊,结果显示使用黄葵胶囊不仅可以降低尿蛋白和血肌酐水平,而且可以改善患者的微炎症状态,有效延缓CKD进展。
此外,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黄葵胶囊还具有抗氧化、调节免疫、保护肾小球肾小管的作用。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黄葵胶囊可改善早期CKD肾小管功能。慢性肾脏病是一个世界性公共卫生难题,具有患病率高、知晓率低、预后差和医疗费用高等特点,影响着全世界7%~12%的人口,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且消耗巨额医疗资源的常见慢性疾病。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增加,CKD的发病率也逐年攀升。CKD在早期如未及时干预,将持续进展至终末期肾病,最终需行肾脏替代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对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增加了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导致病死率大幅上升。
因此,如何延缓CKD的进展,减少ESRD的发生率已成为医学界关注的重点。西医对于CKD的预防和治疗主要是早中期的营养治疗、药物治疗及终末期的肾脏替代治疗,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医药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的改善CKD患者各阶段的临床症状,保护肾脏功能,并且具有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价格实惠等优点。
为探索参芪肾衰合剂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的改善情况,故开展了本项临床研究。参芪肾衰合剂是武汉市第一医院肾内科应用多年的自制中药复方制剂,以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为指导,针对CKD患者脾肾亏虚为本,水湿、瘀血、浊毒为标的病机特点,发挥健脾益肾、活血化瘀、降浊排毒、保护肾功能、延缓病情进展的作用。
参芪肾衰合剂由黄芪、白术、茯苓、当归、丹参、红花、赤芍、太子参、广木香、川厚朴、生地黄、大黄、枸杞等组成。方中重用健脾益肾、补益气血药,旨在健脾益气,恢复中焦,达到以后天补先天之效,同时又能升清降浊、化瘀排毒。方中黄芪、太子参可健脾益气,提高机体抵抗力,使祛邪而不伤正。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黄芪有提高血浆白蛋白水平、调节脂质代谢、改善高凝状态,促进水钠排泄等作用,可减轻肾脏损害。白术、茯苓、广木香、川厚朴健脾利湿化浊、调畅气机;红花、丹参、赤芍可活血祛瘀通络,有研究表明,丹参可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改善全身特别是肾小球微循环,延缓肾小球硬化。
大黄可降浊解毒,大黄味厚沉降,通腑泻浊、荡涤肠胃,促进体内有毒物质的排出,其抗炎、抗肾脏纤维化作用可减轻肾脏损害及功能障碍,是治疗慢性肾脏病最常用的中药之一。当归补血活血,合生地、枸杞滋补肾精以固肾元。
诸药合用,扶正祛邪,标本兼治,能明显改善肾功能,延缓CKD患者肾功能进展。目前已有大量的临床试验研究表明,参芪肾衰合剂可以改善CKD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体内毒素水平,延缓肾功能恶化进程。
参芪肾衰合剂联合虫草菌粉能减轻肾小管损伤,保护残余肾功能。参芪肾衰合剂联合高位结肠透析能有效的改善肾功能,延长进入终末期肾病的时间。动物实验亦证实,参芪肾衰合剂可通过抑制PKA/CERB信号通路来改善慢性肾衰竭大鼠肾功能,降低BUN、Scr,减少尿蛋白排泄。
此外,还可通过升高甲状旁腺激素、降低降钙素而纠正高钙低磷状态,达到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目的。真实世界研究是在真实世界环境下收集与患者有关的数据,通过分析,获得药物的使用价值及潜在获益或风险的临床证据的一种研究方法。
因其有较为宽泛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实验周期较一般实验长,观察的指标也更为全面,并且拥有大量患者的临床数据,使得其在为中药在真实世界临床环境中的使用提供有效性和安全性证据。
真实世界研究可提供更广泛和符合实际医疗环境的研究结果,并在临床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定中,给予高级别证据支持,可将实验结果更好的转化到临床实践中,从而实现“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的良性循环。
参芪肾衰合剂治疗有助于延缓CKD患者肾功能下降,保护残余肾功能,不论是老年CKD患者,还是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的CKD患者,均有疗效,同时其安全性较好,临床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