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儿科医生我女儿也用了生长激素,严格来说她并不符合用药标准

2023年10月20日16:23:04 健康 1223


网上流传一个段子,新时代孝子的标准是,不用生长激素,不戴OK镜,不矫正牙齿。


很可惜,小丫姐姐三条全中

后两条我曾写过,链接放文末,今天只聊生长激素。


是的,小丫姐姐也使用了生长激素,总共用药一年半,刚停药。我认为有必要将我们这一年多的经历与大家分享。


小丫五年级时,有一天突然来了月经,此时她的身高为150cm。


通常来说,女孩子来月经后,身高发育会减慢并逐渐停止,据统计,月经初潮后的第一年,身高平均增长约4cm,第二年平均增长约2cm,然后基本停止增长。当然,这只是平均数,具体到每一个人是存在差异的。


如果按照平均值,小丫的最终身高将在156cm左右。


对此,我感到有些难以接受。


虽然,小丫此前就有了一些开始发育的迹象,如乳房稍有隆起,偶尔长个痤疮,但并不明显,我也没有太在意。而且,我曾问过丫妈的月经初潮时间,她是上初中时来的,而月经初潮时间与遗传的关系比较大,所以,我甚至有些沾沾自喜,就算小丫刚上初一就来月经,也还有一年半,在此时期再长个10公分,身高达到160cm,最终大概率能长到165cm左右,够了。


但是,现实却狠狠抽了我一巴掌。小丫才上五年级,身高仅150cm,可月经来了。


怎么办?


作为儿科医生,我当然知道,即使女孩的最终身高在156cm左右,也算不上身材矮小;而且,小学五年级来月经并不太早,很多孩子都是如此,完全达不到性早熟的诊断标准,那么,究竟要不要干预?如何干预?


我决定,第一步,先检查骨龄看看。


所谓骨龄,顾名思义,就是骨骼的年龄,它与孩子的实际年龄可能存在差异,如果骨龄大于年龄,则说明孩子的骨骼发育(或者说,身高发育)提前了,以后继续长高的空间被缩小;反之,如果骨龄小于年龄,则说明孩子的骨骼发育落后,这或许不是坏事,至少孩子还有继续长高的空间。


检测方法很简单,用X光照个片就行。小丫测出的骨龄比实际年龄偏大几个月。


作为儿科医生我女儿也用了生长激素,严格来说她并不符合用药标准 - 天天要闻

现在,摆在我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顺其自然,二是想方设法让小丫再长高一些。


该顺其自然吗?


从理性的角度、科学的角度看,该这样做。


我和丫妈都不算高,用我的身高减去13cm后,加上丫妈的身高,再除以2,即为小丫的遗传预估身高,计算结果为157cm(注:男孩的遗传身高为母亲身高加13cm后,加上父亲身高,再除以2)。小丫的身高并没有明显偏离这个值;而且,显而易见,小丫的身高偏矮,并非疾病所致。作为医生,我知道,自己应该保持佛系,随缘。


但是,我不仅是医生,也是父亲!


医生讲的是科学、是理性,但为了自己的孩子,我发现,平日里的理性全被抛诸脑后。


但是,有没有办法能让小丫再多长高一些呢?


或许有。


大家一定听说过,要想孩子长得高,需要均衡的营养、足够的运动、充足的睡眠。当然,这些都没错,不过,目前已经水淹脖子了,仅仅依靠它们,肯定没什么用。


另一个办法就是用药!有两类药物:


一方面,抑制孩子的性发育。


虽然雌激素能通过刺激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分泌而促进身高生长,但也会加速软骨细胞衰老,导致生长板融合、身高生长停止。


所以,可以通过抑制性发育而减缓骨骺融合,给她的身高发育争取一点儿时间,这称为GnRHa治疗,通常用于性早熟儿童。


常用的药物分为每月注射一次及三月注射一次两种,它们的价格类似,大约每月花费一千多元。用药后短期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全身过敏反应、注射部位无菌性脓肿形成、颅内压增高等,不过发生率都很低,若能及时处理也都算不上严重;长远看,目前尚未发现GnRHa治疗可出现长期不良反应。


另一方面,使用生长激素。


其实,我根本没有给小丫做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因为我知道,她大概率不缺。当然,这是不对的,并不符合医学规范,但我此时并不完全处于医生的角色,而是一名焦虑的父亲,医学规范算个屁!


在GnRHa治疗的同时联用生长激素,孩子的身高生长速度或许会有所提高,但也可能没什么变化,碰运气而已


生长激素是一种比较安全的药物,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风险,或者说,药物的副作用。其中,头痛是最常见的,不过通常为良性,此外,颅内压增高、眼内压升高、股骨头骨骺滑脱等可能性也存在,虽然很低。


事实上,使用生长激素最大的问题是价格昂贵,并且,对于小丫这种并非生长激素缺乏的孩子来说,效果不一定好。常用的剂型有两种,一种是水剂,另一种是粉剂。水剂可以用类似于胰岛素注射笔的注射器械直接注射,只需每次更换针头,痛苦小;粉剂麻烦一些,需要先用专门的注射用水稀释后,自己拿小注射针注射,疼痛感稍强些,至于效果,两者类似,不过水剂的价格远高于粉剂,约为后者的一倍多。


考虑到需要每天打针,我还是选择了水剂,几乎没有痛苦,孩子容易接受。当然,还有只需每周注射一次的剂型,但过于昂贵了。


小丫当时的体重大约50Kg,所以,各项费用加起来,每月花费大约一万多元,不便宜。


往左,是接受孩子自然的身高;往右,是每月一万多的花费,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并不确切的疗效。该如何选择?


作为儿科医生我女儿也用了生长激素,严格来说她并不符合用药标准 - 天天要闻

小丫不小了,我不能独自作出决定,必须向她讲明利弊,由我们共同抉择。当然,对于价格,这孩子心里完全没数,搞不清楚这是多还是少

,她最关心的,是自己天天都要打针这事儿。


最终,情感与焦虑战胜了理性与科学。


开始用药的前三个月,小丫的身高增长达到了两厘米多,后来逐渐减慢,用药一年时每三个月的身高增长约为1.5cm。用药的最后三个月,小丫的身高仅仅长了约一厘米。


由于效果已不明显,我们停止了用药。


幸运的是,用药期间,小丫每三月一次的身体检查,各项指标基本正常,骨龄也没有因为生长激素的使用而加快,直到停药时骨骺仍未完全闭合。


可以预计的是,不久后小丫会再次来月经,身高应该还会有所增长,但估计余地不多。我猜测,她的最终身高大概率将落在162cm~165cm之间。


回顾这一年多,幸运的是,小丫没有因为用药而出现不良反应;用效果上看,说不上很好,但也差强人意;至于高额的花费是否值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让我回到当初,重新选择一次,我还是会坚持自己当时的选择,估计小丫同样如此。


循证医学有一条原则是要尊重患者的意见。当然,这需要一个前提,充分的沟通以获取足够的信息。


大多数情况下,我的身份是医生;这一次,我的身份转换成了患儿家长。换位思考,作为家长,可能面临当局者迷的情形,但也更能直面自己的内心与需求。人是一种情感动物,科学与理性我们必须相信,但它们并非生活的全部。


作为儿科医生我女儿也用了生长激素,严格来说她并不符合用药标准 - 天天要闻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密密麻麻,60岁大叔腹中藏着199颗“黄金豆” - 天天要闻

密密麻麻,60岁大叔腹中藏着199颗“黄金豆”

因为胃部手术后长期饮食受限,导致胆汁代谢紊乱,60岁刘大叔胆囊里竟塞满了199颗结石!刘大叔30多年前曾因胃部疾病做过手术。然而,近期他频繁出现右上腹隐痛、消化不良等症状,起初并未在意,直到疼痛加剧难以忍受,这才匆匆来到东阳市人民医院就诊。
医保局的创新药“百亿补贴”来了! - 天天要闻

医保局的创新药“百亿补贴”来了!

来源:市场资讯(转自:拇指药略)更灵活的支付限额管理作者:西北哽从昨天开始,国家医保局要推出支持创新药新政策的消息就在圈子里传遍了。可直到7月1日上午开会的时候,医药板块都没什么动静。说实话,这些年创新药支持鼓励的政策出了不少,也解决过一些
你习以为常的6个行为,正在加速结节生长!很多人忽视了 - 天天要闻

你习以为常的6个行为,正在加速结节生长!很多人忽视了

肺结节、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现代人一体检就查出各种结节。有人焦虑不已,害怕结节长大或癌变;有人则执着寻找原因,“为什么我会长结节”。到底什么样的结节会癌变?为什么有些人特别容易“集齐”各种结节?结节真的会被“气”出来吗?资料图 孙良摄你
1毫克就可能致癌 很多人家里有,快自查 - 天天要闻

1毫克就可能致癌 很多人家里有,快自查

来源:掌上春城一种全球公认的强致癌物,很多人天天都在吃,而且它最喜欢现在的天气——又湿又热,正是出来作恶的好时候!它就是目前地表已知最强致癌物之一,黄曲霉素,全名黄曲霉毒素,毒性是砒霜、氰化钾、三聚氰胺的数倍。1毫克黄曲霉毒素就可能导致癌症
空调吹成白肺?这个致病菌到底从何而来 - 天天要闻

空调吹成白肺?这个致病菌到底从何而来

来源:北京青年报进入6月,温度持续升高,开空调成为不少人解暑纳凉的首选。然而近日,一则“男子吹空调3天致肺‘白’化”的新闻冲上热搜。患者因持续发热、咳嗽未重视,最终确诊为军团菌肺炎,险些丧命。这种由空调、热水器滋生的“隐形杀手”究竟从何而来
再登国际舞台!沈洁教授团队6项研究成果亮相第17届国际甲状腺大会 - 天天要闻

再登国际舞台!沈洁教授团队6项研究成果亮相第17届国际甲状腺大会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当地时间6月18日至22日,第17届国际甲状腺大会(ITC)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上,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沈洁教授团队共6项与甲状腺眼病(Thyroid Eye Disease, TED)相关的研究成果成功入选大会摘要,其中2项被大会遴选为口头报告,4项以壁报形式展示,展现了团队在...
中国“痛风地图”发布!湖南、柳州“领跑”全国,男性风险超女性4倍 - 天天要闻

中国“痛风地图”发布!湖南、柳州“领跑”全国,男性风险超女性4倍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显示,痛风与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存在显著关联,且往往面临更高的死亡风险和住院负担。痛风在国人中发病率不低,且湖南、广西柳州最高。痛风“地图”:湖南、柳州“领跑”全国,男性风险超女性4倍该研究基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的50万30~79岁成年人数据,测量...
一文总结自身免疫性脑炎常见类型 - 天天要闻

一文总结自身免疫性脑炎常见类型

脑炎是指脑实质炎性反应所致的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脑炎的经典病理改变以灰质的神经元受累为主,嗜神经病毒和致病性抗神经抗体对神经元的损伤具有一定选择性,但白质髓鞘、脑膜与血管也可受累。根据病因可将脑炎分为感染性脑炎与自身免疫性脑炎两大类。感染性脑炎相关的病原体种类繁多,其中各种嗜神经病毒是感染性脑炎最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