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快,快推进去洗胃!”
“别耽搁了,病人已经陷入濒死了!”
前不久的一夜凌晨,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中心王一凡医生,遇到了这样一例急诊病人,在路途中就已经陷入濒死,这就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不但上瘾,还会丧命!
成都老太“嗑药”险濒死
“我睡不着觉,更不想打扰他们休息!“60多岁的吴女士(化名)跟王医生这样说。
原来,这位60多岁的吴女士(化名)长期被失眠给困扰,而这样的困扰也带给了家里人。即使服用安眠药,吴女士的入睡依然很困难,每晚最多能睡4-5小时,少的话只能睡2-3小时。
为了防止失眠打扰到自己家人的休息,再加上失眠带来的情绪焦躁。吴女士在一天晚上连着吃了十几片安眠药,被家里人发现时已经意识不清醒,送往医院的路途上更是险些濒死。幸好,经过医生们的及时抢救,将吴女士从鬼门关里拉了出来。
王医生介绍,正是由于许多人对于安眠药存在误区,没有正确的看待它,才会出现这么多危险的情况。
而她今天的任务就是来为大家好好盘一盘这些误区,让大家能够正确的认识安眠药。
关于安眠药的3个谣言
一次性弄清!
谣言一:
失眠就“嗑药”
安眠药只有一种情况适用,那就是不得不吃的时候!
绝大多数人的睡不着并不是因为失眠,而是因为一些坏习惯,比如白天睡太多,下午喝咖啡和茶,晚上辗转反侧思考明天又要上班(就像小康妹儿),或者是由于身体或大脑处于兴奋状态难以入眠。
这不叫失眠,这叫“作”!
真正的失眠,应该符合这几个标准:
睡觉是不是成了你最害怕的事?
是不是整晚跟黑夜对峙?
是不是早晨醒来更累了?
暴躁易怒、面青色黄?
… …
只有真正体会过失眠的人才知道,那是生不如死。如果被医生诊断为失眠,治疗基础是养成好的睡眠习惯,然后再考虑药物治疗。
如果没有不良习惯还是失眠,最好到专业医生处就诊,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药物。
谣言二:
安眠药一吃就断不了了
不是!
很多人都以为,安眠药一旦服用就需要终生服药,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但要注意,由于安眠药有一定成瘾性,当长期使用后停药会出现【戒断反应】。
戒断反应
是指病人突然停用某些药物,或者减少剂量,所产生的特殊心理或者身体反应症状,表现在失眠患者身上,就可能出现重新失眠等症状。
所以,不仅要学会怎么吃,也要学会怎么停,而学会怎么停,就需要听取医生的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谣言三:
安眠药越吃越多就是上瘾了
不一定,越吃越多≠上瘾,而是耐药!
安眠药用久了会出现【耐药性】。而耐药是由于我们身体对于药品的代谢速度加快了,这个过程是可逆的,停药一段时间就能恢复。
耐药性
药物开始对治疗有效,但随着时间变化治疗效果慢慢不明显,甚至无效。
针对安眠药的耐药性问题,需要我们学会合理的用药:
1
安眠药应尽可能短期使用,一般不超过4周。
2
如果吃安眠药超过4周,一般需要重新看医生,评估是否需要换药。
那小康妹儿,对于我们这些“作精”,并非失眠患者,有没有什么快速入睡的方法呢?
当然有,只要是睡眠质量不好的人,都可以试试这3种方法。
睡不着?难入睡?
试试这3招!
不打针,不吃药,小康妹儿教你三招“硬货”,打破你的“失眠壁垒”!
1
选一张适合你的床垫
选购床垫时,请参考自身体重、年龄等特点进行选择。
婴幼儿应选择中等偏软一些的床垫,老年人韧带松弛,特别是骨质疏松患者,建议选择略微偏硬的床垫。不同年龄的脊椎对床垫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千万不要以为一个床垫可以睡一辈子。
2
盖一床有厚度的被子
厚被子产生的压力,能缓解焦虑,让人有安全感。
2020 年,美国睡眠医学会旗下期刊发表了这样一篇研究,120 名抑郁、焦虑症患者,随机盖着 6~8kg 和 1.5kg 两种被子睡觉,结果发现:更重的被子,显著改善了测试者的失眠症状,甚至还减轻了他们白天的疲惫、焦虑和抑郁状态。
厚被子带来的压力,可能是让人放松的关键。就像猫咪喜欢钻进小箱子,婴儿会在襁褓中熟睡,人们喜欢被紧紧拥抱一样。
3
来一场仪式感的入眠
睡不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负面情绪,负面情绪又会加重失眠。我们可以借助仪式感,拂去负面情绪。
首先,睡前半小时不要再做任何与睡眠无关的活动,比如看电视、打牌、刷手机等这些让我们兴奋的事情。其次,可以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减少室内噪音以及光源刺激,助力入眠。
再次,每天晚上坚持泡脚十五分钟左右。泡脚可以使我们全身都能得到很好地放松,有利于后面仪式的进行。但要注意的是,泡脚的水温不可过高,保持在40~50度就可以,过高的水温对我们的皮肤和血管都有一定的伤害。
本期科普医生
医生简介
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急诊急救工作十余年,擅长内科急症、急性中毒的抢救治疗。
编辑 | 俊臣、慢慢
监制 | 黄利琴
审核 | 蓝岚
图片来源 | 温江区人民医院、摄图网
*本文为“四川名医”原创,欢迎转载~
需转载请评论区留言或添加客服(scmy120)
*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图片内容不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