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寿命的3种主食,包子、米粉竟上榜!常吃肝变硬、癌...

2023年09月24日21:08:05 健康 1938

偷寿命的3种主食,包子、米粉竟上榜!常吃肝变硬、癌找上门,很多人还当早餐吃

主食是人类一日三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能满足大家的口腹之欲,还是人体获取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

话说,主食的种类五花八门,如馒头、包子、面条、米粉、发糕、油条、玉米、红薯等等,你最爱哪个?

其实,无论你喜欢哪种,只要能保证食品安全,正确且适量食用,一般于身体无害。

但是,如果你买到了伪劣,甚至是含有害物质的主食,那对身体百害无一利,譬如以下三类主食,就是伤身体、偷寿命的利器!

含“铝”的包子白白胖胖、暄软蓬松、味美多汁的包子,是很多国人早餐的首选。

特别是碰到那种既白又大、卖相还特好的包子要警惕,小心是有毒的“铝包子”!

所谓“铝包子”,是指非法使用了含铝食品添加剂而制作出来的包子。

铝是一种低毒金属元素,人体摄入后,仅有10%~15%的铝能排出体外,其余大部分会蓄积于体内,并与多种蛋白质、酶等结合,影响体内的一些生化反应。

现代研究发现,若人体长期过量摄入铝,会导致骨质疏松、胎儿发育障碍、儿童发育迟缓、记忆力衰退、老年性痴呆、卵巢萎缩、贫血等疾病。

因此,早在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正式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物,并要求严加控制。

然而,依然有个别不法商户为了牟利而顶风作案。近几年,就常有黑心商贩售卖铝包子而被查处的新闻曝出。

注意:除了又白又软又大的包子,类似的馒头、发糕及一些膨化食品,也可能含有含铝膨松剂,是隐藏的“含铝大户”。

因此,大家购买时一定要去正规的店铺,最好别在路边摊随手购买。

湿米粉、隔夜粉、久冻的米面发酵制品

柔韧筋道的米粉是很多人的心头好,特别是在一些米粉大省,有些人甚至三餐不离、日日相见。

但大家需注意:千万别吃露天售卖的湿米粉、没吃完的隔夜粉、冰箱里久冻的米面发酵制品等,可能含剧毒!

近年来,因吃湿米粉、久冻米面发酵制品而中毒身亡的案例屡见不鲜。

2020年8月,广东揭阳11人在一家肠粉店就餐后,先后出现呕吐、腹泻,其中一名5岁男孩经抢救无效去世。

同年10月,黑龙江发生“酸汤子”中毒事件,一家九口中毒身亡。

事后查明,问题出在他们吃的食物——粿条(一种米制品)和酸汤子(一种玉米发酵制品)上。

原来,粿条及酸汤子中有一种菌:椰酵假单胞菌

这种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如土壤和大米、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中,通常不会让人得病。

但是,如果在加工、储存过程中,遇到温暖、潮湿的环境,这种细菌会大量滋长,并产生米酵菌酸毒素,人吃了就容易中毒。

例如,有些店铺会把湿米粉(如河粉、肠粉、米线等)放在敞开的盘子上,一卖就是大半天。这要是遇上闷热潮湿的天气,湿米粉里的椰酵假单胞菌便容易疯狂繁殖,产生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的“生命力”特别强,即使是100摄氏度水煮或高压也无法破坏它,且目前还没有针对它的特效解药,致死率很高。

因此,建议大家不要买湿米粉。若实在需要,要注意:

少有人上门的店铺别去,其湿米粉摆放时间一般比较长;

摸起来粘手,看上去不自然的米粉,千万别买;

一次买一餐的量,别囤积;

吃起来发酸或有霉味,赶紧丢掉。


此外,还要警惕以下食品——

红薯粉、土豆粉等薯制品及米面发酵制品,容易存在椰毒假单胞菌,不宜久存;

久泡的木耳、银耳,摸起来黏黏的、或质地软烂、或有异味,说明已被米酵菌酸污染,要赶紧丢掉;

新鲜的木耳、银耳及开口的椰子,带毒风险较高,不要食用。

高油主食

香气十足的油条、油饼、炒粉、炒面等主食,谁吃了不迷糊?

经常吃含油量高的食物,当心身体越来越肥,特别是肝!

首先,只要食物经过油炸、油煎、油炒,都免不了吸入大量油脂。

坦白讲,人体的正常运行离不开脂肪,但如果摄入过多,获取的热量就越多,越容易导致肥胖,尤其是杀伤力更大的腹型肥胖。

腹型肥胖者的脂肪,主要沉积在腹部皮下及腹腔内的肝脏、胰腺、胃肠道等器官周围和内部。

拿肝脏来说,过多的内脏脂肪,极易引发脂肪肝

研究证实,轻度脂肪肝患者若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必要时减肥,那么逆转的可能性挺大的。

但如果听之任之,且高油食物吃上瘾,那么轻度脂肪肝将逐渐发展为中度、重度,部分患者会发展成脂肪性肝炎,甚至逐步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


其次,除了过量油脂,高温反复煎炸这种烹饪方式也存在巨大的健康隐患。

通常,食物在油炸、油煎过程中,接触的温度往往高达几百摄氏度以上,其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等很容易发生高温变性,进而可能产生苯并芘杂环胺等致癌物质。

人体若是经常摄入反复高温煎炸的食物,患癌的风险自然蹭蹭涨。

建议:对于高油食物,偶尔吃一点无大碍,但应尽量少吃;如果吃了高油食物,当天餐食中的烹调用油要相应减少。

偷寿命的3种主食,包子、米粉竟上榜!常吃肝变硬、癌... - 天天要闻

偷寿命的3种主食,包子、米粉竟上榜!常吃肝变硬、癌... - 天天要闻

偷寿命的3种主食,包子、米粉竟上榜!常吃肝变硬、癌... - 天天要闻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走路快和走路慢,哪个更有利于长寿?新研究显示衰老或差12年 - 天天要闻

走路快和走路慢,哪个更有利于长寿?新研究显示衰老或差12年

常听到身边的人说:“我走得很慢,反正不急。”或者“我走得快,别嫌我冲!”走得快,似乎是一种动力满满的状态,而走得慢,则给人一种悠闲、从容的印象。但如果告诉你,走路的快慢竟然可能影响寿命,你会不会觉得有些意外?有研究显示,走得快的人,衰老速度
密密麻麻,60岁大叔腹中藏着199颗“黄金豆” - 天天要闻

密密麻麻,60岁大叔腹中藏着199颗“黄金豆”

因为胃部手术后长期饮食受限,导致胆汁代谢紊乱,60岁刘大叔胆囊里竟塞满了199颗结石!刘大叔30多年前曾因胃部疾病做过手术。然而,近期他频繁出现右上腹隐痛、消化不良等症状,起初并未在意,直到疼痛加剧难以忍受,这才匆匆来到东阳市人民医院就诊。
医保局的创新药“百亿补贴”来了! - 天天要闻

医保局的创新药“百亿补贴”来了!

来源:市场资讯(转自:拇指药略)更灵活的支付限额管理作者:西北哽从昨天开始,国家医保局要推出支持创新药新政策的消息就在圈子里传遍了。可直到7月1日上午开会的时候,医药板块都没什么动静。说实话,这些年创新药支持鼓励的政策出了不少,也解决过一些
你习以为常的6个行为,正在加速结节生长!很多人忽视了 - 天天要闻

你习以为常的6个行为,正在加速结节生长!很多人忽视了

肺结节、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现代人一体检就查出各种结节。有人焦虑不已,害怕结节长大或癌变;有人则执着寻找原因,“为什么我会长结节”。到底什么样的结节会癌变?为什么有些人特别容易“集齐”各种结节?结节真的会被“气”出来吗?资料图 孙良摄你
1毫克就可能致癌 很多人家里有,快自查 - 天天要闻

1毫克就可能致癌 很多人家里有,快自查

来源:掌上春城一种全球公认的强致癌物,很多人天天都在吃,而且它最喜欢现在的天气——又湿又热,正是出来作恶的好时候!它就是目前地表已知最强致癌物之一,黄曲霉素,全名黄曲霉毒素,毒性是砒霜、氰化钾、三聚氰胺的数倍。1毫克黄曲霉毒素就可能导致癌症
空调吹成白肺?这个致病菌到底从何而来 - 天天要闻

空调吹成白肺?这个致病菌到底从何而来

来源:北京青年报进入6月,温度持续升高,开空调成为不少人解暑纳凉的首选。然而近日,一则“男子吹空调3天致肺‘白’化”的新闻冲上热搜。患者因持续发热、咳嗽未重视,最终确诊为军团菌肺炎,险些丧命。这种由空调、热水器滋生的“隐形杀手”究竟从何而来
再登国际舞台!沈洁教授团队6项研究成果亮相第17届国际甲状腺大会 - 天天要闻

再登国际舞台!沈洁教授团队6项研究成果亮相第17届国际甲状腺大会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当地时间6月18日至22日,第17届国际甲状腺大会(ITC)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上,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沈洁教授团队共6项与甲状腺眼病(Thyroid Eye Disease, TED)相关的研究成果成功入选大会摘要,其中2项被大会遴选为口头报告,4项以壁报形式展示,展现了团队在...
中国“痛风地图”发布!湖南、柳州“领跑”全国,男性风险超女性4倍 - 天天要闻

中国“痛风地图”发布!湖南、柳州“领跑”全国,男性风险超女性4倍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显示,痛风与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存在显著关联,且往往面临更高的死亡风险和住院负担。痛风在国人中发病率不低,且湖南、广西柳州最高。痛风“地图”:湖南、柳州“领跑”全国,男性风险超女性4倍该研究基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的50万30~79岁成年人数据,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