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小时“刀尖起舞” 胆管癌患者重获新生

2023年09月22日10:28:14 健康 1617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胰腺外科主任医师王铮教授带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榆林医院普通外科二病区团队完成了一例联合动脉鞘剥除、门静脉切除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填补榆林市在复杂肝胆胰肿瘤诊治的技术空白,现患者已顺利出院。

5个小时“刀尖起舞” 胆管癌患者重获新生 - 天天要闻

今年58岁的康阿姨(化名)因“腹胀伴皮肤巩膜黄染2周”到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就诊,经检查诊断为梗阻性黄疸、远端胆管癌,随即收治入院。

经过周密的检查,考虑康阿姨肿瘤位置较低,且可能侵犯胰腺,需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此外肿瘤局部与肝总动脉、门静脉关系密切,手术难度较大。由普通外科二病区主任高平、护士长任瑞组织,王铮教授全程参与,普外二科全体医生开展了周密的术前讨论,设计了联合动脉鞘剥除、门静脉切除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准备必要时进行人工血管置换。

5个小时“刀尖起舞” 胆管癌患者重获新生 - 天天要闻

胆胰结合部肿瘤是恶性程度极高的疾病,该病发生隐匿,到发现时大多已中晚期,手术切除率很低。经典的手术方式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范围广,涉及部分胰腺、邻近的十二指肠、胆管下端、胆囊切除、胃窦切除、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清扫,同时需要进行胰肠吻合、胆肠吻合、胃肠吻合,术后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因此是目前腹部外科手术中难度极高的一项手术,曾被誉为普通外科手术“王冠上的明珠”。康阿姨的肿物侵及肝总动脉、部分门静脉,特别是在门静脉受侵犯情况下行门静脉部分切除重建及游离胰腺钩突等操作,更加增加了手术难度。

5个小时“刀尖起舞” 胆管癌患者重获新生 - 天天要闻

经过完善的术前准备,在王铮教授与高平主任的共同努力下,普通外科二病区团队顺利成该例联合动脉鞘剥除、门静脉切除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中探查见肿瘤周围组织粘连严重,门静脉壁部分受肿瘤组织侵犯,病灶位置较低侵犯胰头组织,遂决定同步行动脉鞘剥除、门静脉重建。该术式对操作要求极高,在王铮教授的细心指导下,通过冷兵器锐性分离解剖动脉鞘给予肝总动脉鞘剥除,并通过精细分离,上下阻断门静脉,将受侵的门静脉切除,并给予重新吻合,最终完成胰十二指肠切除+动脉鞘剥除+门静脉部分切除重建。整个手术历时近5个小时,手术顺利,全程未输血,术后患者安返病房。

回到病房后,任瑞护士长秉承快速康复理念,带领普通外科二病区护理团队精心照护,术后第一天康阿姨即可在床上半卧位,术后第二天可下床活动并启动肠内营养。术后恢复顺利,未出现血栓、出血、吻合口漏等相关并发症,顺利康复出院。

作为陕西省首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以马振华、耿智敏、刘学民、石磊、白继刚、王博、张晓刚、王铮、孙昊教授为代表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团队指导下,普通外科二病区肝胆脾胰外科技术发展迅速,医护团队潜心钻研业务,学科建设不断向前迈进,临床新技术应用不时涌现。已先后开展了不同难度的胰十二指肠切除、胆囊癌根治术、腹腔镜胰岛素瘤切除、腹腔镜肝部分切除、内镜诊治等一系列高难手术,技术水平稳步提高,为区域内群众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刘予涵 记者张腾)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研究发现:多吃含类黄酮的食物,或能保护大脑,远离老年痴呆 - 天天要闻

研究发现:多吃含类黄酮的食物,或能保护大脑,远离老年痴呆

在岁月的长河中,大脑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而老年痴呆,无疑是其中最令人揪心的一种。它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患者的记忆与认知,给无数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但幸运的是,科学家们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为我
女子在家搞卫生后高烧40°C,肺都“发霉”了!这细节千万警惕 - 天天要闻

女子在家搞卫生后高烧40°C,肺都“发霉”了!这细节千万警惕

天气渐渐转热,不少人趁着天空放晴,开始整理衣柜,将衣物进行“大换季”。近日,来自杭州的沈大姐趁着前两天天气晴好,她休息在家,便开始了“换季工程”。岂料,整理完衣柜后,她病倒了,体温最高到了40℃。正当大家以为是累得病倒的时候,却查出是肺“发
突破!这项技术为血透患者生命线“保驾护航” - 天天要闻

突破!这项技术为血透患者生命线“保驾护航”

你知道吗?在我国,每10个人中就约有1人患有慢性肾脏病,其中不少患者最终会发展为终末期肾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尿毒症。对于这些患者而言,血液透析成为了维持生命的关键手段。而在血透过程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生命通道”,它就是血管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