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钠盐是一种含钠较少的盐,它通常使用一定量的氯化钾和硫酸镁替代食盐中的氯化钠。近两年来,低钠盐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但一段时间以来,有一种说法在网络上流传,声称临床上高血钾患者越来越多,主要是因为吃了低钠盐。因此,低钠盐曾经被称为“送命盐”。那么,低钠盐到底是健康食品还是存在危险?
减少钠的摄入量是有科学道理的建议。钠离子与血压之间的关系在医学上非常明确。人体摄入过多的钠会导致水分和钠潴留,血容量增加,同时血管变窄,血管阻力增加,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大量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也表明,过多的摄盐与高血压密切相关。将普通食盐替换为低钠盐,即使摄入量不变,钠离子的量仍然减少,对降低血压肯定有好处。
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将普通盐替换为低钠盐。控制钠的摄入量是降低血压的关键,而不是盐的种类。市面上的低钠盐中,氯化钠的成分比例基本上仍占75%至80%左右,仅仅替换种类而不减少摄入量的话,钠离子的减少幅度非常有限。根据中国人目前的日均摄盐量,钠离子仍然远超标。而且,钠含量越低,口味就会越淡,如果不改变口味,还有可能增加摄入量。
不要“一刀切”使用低钠盐,过多或过少的钠均不利于人体健康,因为钠也是人体必需的元素,对维持血压有重要作用。在临床上经常遇到一些饮食中限制钠摄入极严的患者,结果导致低钠血症。如果是高血压患者,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低钠盐是可以的,但强烈不建议在家里“一刀切”地全面使用低钠盐。这是因为低钠盐中的钾元素也可能成为危险因素。
钾离子是通过肾脏排出体外的,当肾功能受损时,人体无法顺利排出体内的钾离子,造成钾离子在体内积聚,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血钾升高。因此,家中有肾功能不全的老人应避免使用低钠盐。另外,儿童也是一类特别不适合使用低钠盐的人群。儿童的肾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对高钾含量的处理能力较差,过高的钾含量可能造成排出困难,导致肾脏损伤。因此,魏琼主任医师强调,家中存在肾功能不全的老人或有儿童的家庭,务必不要使用低钠盐。对于没有高血压的普通人群来说,也没有必要使用低钠盐。与其考虑更换盐的种类,不如实际降低摄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