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科普告诉你:磨玻璃结节型肺癌是什么?有何特点?会复发吗?

2023年04月16日18:59:06 健康 1075

一篇科普告诉你:磨玻璃结节型肺癌是什么?有何特点?会复发吗? - 天天要闻

问题二、磨玻璃结节型肺癌有何特点?

1. 呈鳞屑生长方式,惰性,倍增时间长。

2. 肿瘤细胞大多分化较好,其形态特点依起源细胞不同而异。

3. 恶性程度低,肿瘤生物学行为不活跃,发展相对较缓慢。

4. 好发于女性。有资料显示,近70%的磨玻璃结节肺癌患者为女性,且发病有年轻化的特点。

5. 早期时大部分患者没有症状,多因体检或检查其他疾病时偶然发现。有些患者的肿瘤在发现后经过多年随访仍无明显变化。

问题三、所有的磨玻璃结节都会发展为肺癌吗?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磨玻璃结节都是恶性的,但也不能完全否定它恶变的可能。很多良性病变如局灶性纤维化、炎症或出血等也会导致磨玻璃结节影的出现。

按照GGN的密度均匀与否和是否伴有实质成分,磨玻璃结节又可分为纯磨玻璃结节( pGGN,)和伴有实性成分的混合磨玻璃结节(mGGN)。mGGN内实性成分的多少,可作为判断良恶性的一个依据,也可作为评价其侵袭性的一个依据。

若为恶性,则实性成分越多,且其侵袭性也越大;一般实性成分越多,恶性的可能性越大。同时,GGN的恶性程度还和结节大小相关,就大小而言,直径<5毫米,磨玻璃结节的恶性程度小于1%,其中微小纯磨玻璃结节良性的可能性接近100%;直径在5~10毫米,GGN恶变率为18%~40%。

GGN直径1-2厘米,恶性率为50%~70%。其中直径>1cm的混合型磨玻璃结节结节而言,有文献报道,恶变率可超过90%。

问题四、磨玻璃结节型肺癌的预后怎么样?会复发吗?

肺磨玻璃结节具有惰性、多样性和演变性的特点,可由良性病变逐步发展成恶性病变,由无侵袭性的惰性病变逐步变成侵袭性的浸润性病变。这个过程可长达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

在这个程中,病灶逐渐增大,颜色逐渐加深,并由纯磨玻璃成分演变成,磨玻璃成分中出现实性成份。影像学上,可发生从纯GGN→混合型GGN→实性结节的演变;病理学上,发生着从非典型腺瘤增生→原位腺癌→微侵润腺癌→侵润性腺癌(LPA)的演变。

磨玻璃结节的预后是非常好的,小于1cm的纯GGN,术后多证实为腺瘤样不典型增生(AAH,癌前病变),或者是原位腺癌(AIS,对周围血管间质没有侵犯,不会转移,治愈率100%),甚至极端情况下也可能是微浸润腺癌(MIA,对周围血管间质侵犯<5毫米,也不会转移,切除后,治愈率100%)。

一般来说,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微浸润腺癌,部分混合性磨玻璃结节(表现为含有贴壁亚型的浸润性腺癌)都是外科手术能完全切除的早期肺癌,发生转移的概率不超过0.5%。因此手术后极少需要化疗。同时,纯磨玻璃结节的患者进行手术后的生存率可达到100%,基本不会存在复发,而实性成分小于80%的混合型磨玻璃结节患者的生存率也能达到100%。

磨玻璃成分相对其他类型的表现来说,它本身即是良好预后的标志。因此,如果患者的术后病理结果是恶性肿瘤也可以不用太紧张了,绝大多数磨玻璃结节患者都可以取得相当好的预后!

但要提醒的是,磨玻璃结节手术后,再发或新发GGN是完全可能的,平均概率2-5%,其实比普通正常人群也高不了多少。而且很多还不是真正的新发,而是手术前漏诊的。因此术后随访是必要的。

注:重庆戴纪刚医学科普,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不要模仿!往体内注射毒液近18年,美国男子血液产生蛇毒抗体,此前已截掉部分手指 - 天天要闻

不要模仿!往体内注射毒液近18年,美国男子血液产生蛇毒抗体,此前已截掉部分手指

出于对毒蛇等有毒动物的着迷,美国男子蒂姆·弗里德在近18年时间里数百次向自己体内注射毒蛇毒液,并故意让毒蛇咬自己,希望以此对蛇毒免疫。△蒂姆·弗里德(中间)在加州旧金山南部的一个实验室里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3日报道,经专家检验,弗里德的方法似乎有用,其血液已对蛇毒液中的多种神经毒素产生免疫力。相关研究...
研究发现:多吃含类黄酮的食物,或能保护大脑,远离老年痴呆 - 天天要闻

研究发现:多吃含类黄酮的食物,或能保护大脑,远离老年痴呆

在岁月的长河中,大脑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而老年痴呆,无疑是其中最令人揪心的一种。它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患者的记忆与认知,给无数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但幸运的是,科学家们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