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为先 实现检查“零距离”

2023年03月31日18:44:06 健康 1933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力争通过5年努力,公立医院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为更好提供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建设健康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公立医院的医务管理及各相关科室承担着管理医院资源、确保医院正常运营、保证诊疗质量、提高服务水平的职能。在新环境下,如何疏通路径、攻克难点,在发展方式、运行模式、资源配置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是这些科室面临的新挑战。

改善医疗服务、提高就医效率是深化医改、便民惠民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积极探索高效的临床检查模式,通过加强领导、部门合作、压实任务等方式,进一步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检查流程、缩短检查等候时间,实现了住院患者临床检查“零距离”,切实提高了患者就医效率和满意度。该院心电心功能科主任郑林林围绕“如何利用床边心电图项目提高医务管理水平”分享了经验。

守护患者“心”健康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急救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该院拥有84个远程医学中心,两个院区的年门诊量达556万人次,开展手术14.43万台次,住院患者的心电图检查量超10万人次。以往,患者等待心电图检查的时间较长,降低了患者就医效率和体验。

2016年,医院创新服务模式,利用信息化优势,开展了病区床边心电图检查服务。“我院心电心功能科联合医务处、信息中心,对医护人员进行床边心电图操作培训,并组织技术人员到相关专科进行一对一培训,对标准连接法及移动心电图机操作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专科医护人员百分之百掌握。”郑林林介绍。

开展医疗资源整合

郑林林表示,医院自开展床边心电图检查服务以来,积极推进相关医疗服务模式创新。“随着床边心电图检查服务在全院推广,患者等待检查的时间大大缩短,但同时,我们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为此,我们优化管理模式,建立了微信交流合作群,定期在微信群中公布各科室的床边心电图实施率,分享经验,交流建议。”她说。

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医院高度重视医疗资源整合工作。各部门通力合作,形成了床边心电图统计报表。通过统计报表,可实时获取检查数据,及时反馈检查问题,为患者提供综合、全面的诊疗方案,使患者在获得较好疗效的同时,有效减少了医疗资源浪费。

第一时间获取心电图报告

目前,大部分医院床边心电图机未联网,患者检查之后再让专业人员复核数据并录入系统,医生和患者不能在第一时间获取心电图报告。

郑林林认为,利用信息化手段高效整合医疗资源、优化检查流程、提升医院运行效率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往,患者到心电图室检查,从排队到完成检查、出具报告可能需要40分钟左右。“我院结合临床实际需求,整理出多种情形下的心电图操作流程,只需几分钟就能完成诊断并将结果传回病房。目前,心电图室门口人满为患的场景已不复存在,患者在病区即可完成检查,由相关工作人员完成诊断、传输工作。”她说。

经多部门协作,该院床边心电图检查操作流程更加规范,报告出具更加高效。2020年,全院累计完成床边心电图检查73476次,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运行效率不断提高,满足了患者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

“效率提升了,服务便捷了,心电心功能科的患者满意度得分也随之不断提升。”郑林林说。

效率为先 实现检查“零距离” - 天天要闻

文:张沫

编辑:刘立夏

审核:刘平安

本栏目公益支持:辉瑞中国

效率为先 实现检查“零距离” - 天天要闻效率为先 实现检查“零距离” - 天天要闻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医生多次警告:高温天气,吃完钙片后,请务必注意这4个隐患 - 天天要闻

医生多次警告:高温天气,吃完钙片后,请务必注意这4个隐患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吃降压药不能吃西瓜?医生提醒:吃降压药时,最好远离“4物” - 天天要闻

吃降压药不能吃西瓜?医生提醒:吃降压药时,最好远离“4物”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我听说吃
《自然·医学》:世卫组织最新预警!全球08-17年出生的人,或有1560万会患胃癌,76%归因于幽门螺杆菌感染,2/3发生在亚洲 - 天天要闻

《自然·医学》:世卫组织最新预警!全球08-17年出生的人,或有1560万会患胃癌,76%归因于幽门螺杆菌感染,2/3发生在亚洲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胃癌仍然是全球第五大癌种,亚洲则是胃癌的高发地区。从目前的研究证据来看,在可预见的未来中,胃癌将是一个持续的重要公卫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胃癌正表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在不同风险人群中,50岁以下的患者比例正在增加。今日,《自然·医学》杂志发表了来自世卫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