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报告:18~24岁人群的抑郁风险检出率高达24.1%

2023年03月11日19:54:06 健康 5870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武星如

“本次调查发现,在成年人群中,18岁至34岁年龄段抑郁风险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焦虑风险检出率的年龄差异呈现类似趋势。”《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副主编、中科院心理所陈祉妍在发布会上表示。

报告显示,18~24岁年龄组的抑郁风险检出率高达24.1%,在所有成年人群体年龄组中检出率最高。

2月23日,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领导调查研究和编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发布,该报告基于近20万人次的调查,综合分析呈现了当前我国多个群体的心理健康基本特征,为深度了解不同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最新报告:18~24岁人群的抑郁风险检出率高达24.1% - 天天要闻

2月23日,2022版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在北京首发。中新社记者孙自法 摄

“每个年龄阶段的人都面临着不同的压力。除了压力以外,环境、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应激事件等因素共同作用,造成了人的抑郁与焦虑倾向。”2月24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陈建国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年轻人的生活经历与经验相对较少,应对压力的能力和策略也就相对没那么成熟,这就导致抑郁焦虑的问题在年轻人中间比较突出。”

“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多是在校大学生或刚刚步入职场。在这个阶段,人生还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陈建国表示,这种不确定性,很容易让年轻人感到迷茫、无措。“刚刚走出象牙塔的年轻人,内心还有很多理想化的想法,进入社会后面对激烈的竞争以及现实造成的心理落差,如果在此基础上,还没有得到来自家庭、朋友、社会的有效支持,就很可能造成年轻人心理上的适应不良甚至是心理疾病。”

除此之外,陈建国教授还认为,年轻人的心理问题与个人要求也有关。“有些从小就比较优秀的孩子,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家庭也赋予了他们很高的期望,就会使得他们对自己有理想化的、完美主义的要求。长期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大脑很容易产生疲劳,继而产生生理、心理上的一系列问题。”

最新报告:18~24岁人群的抑郁风险检出率高达24.1% - 天天要闻

2月13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开设“心理危机干预门诊”,两周来共接待近100名来访者。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图

陈建国呼吁,每一个家庭都应当给予年轻人充分的尊重与支持,当年轻人感受到压力、无法适应的时候,家庭中的成员应当及时地予以纾解和引导。年轻人也应该树立成长型思维,将挫折看作成长的动力;时刻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必要的时候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切莫讳疾忌医。

最新报告:18~24岁人群的抑郁风险检出率高达24.1% - 天天要闻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这3种疫苗千万别乱打!医生警告:接种不当,后悔都来不及! - 天天要闻

这3种疫苗千万别乱打!医生警告:接种不当,后悔都来不及!

这几年,疫苗的事儿成了家家户户绕不开的话题。绝大多数疫苗是好东西,能救命,能防病,关键时刻就是一把保护伞。但不是每一针都能随便打,有些疫苗一旦接种不当,不仅防不了病,反而可能惹出一身麻烦。临床上,我们见过太多因为错误接种疫苗导致的后悔和痛苦
科普|多地高温出现重症病例,这些因素会加剧“热射病” - 天天要闻

科普|多地高温出现重症病例,这些因素会加剧“热射病”

近期,全国多地持续高温,引发多例患者住院。据温州晚报消息,日前一名卡车司机因车内高温导致体温飙升超过41℃,昏迷不醒,被紧急送医抢救,被诊断为“热射病”。武汉发布公众号也称,7月5日下午,武汉市江汉区73岁的王先生因连续高温天气仍坚持不开空调,仅靠电风扇降温,中暑昏迷,送医后确诊为“热射病”。“热射病,是...
胰腺癌高发,提醒:不想胰腺受伤,6种食物要少吃 - 天天要闻

胰腺癌高发,提醒:不想胰腺受伤,6种食物要少吃

声明:本文内容根据权威医学资料及作者个人观点撰写,仅用于健康科普,不构成任何医学建议,若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在厨房里翻炒的香味虽美,但有些食物表面“无害”,却暗藏“杀机”,尤其对胰腺来说,简直是“温柔一刀”。
女子吃冰激凌突发“脑结冰”!吃冷饮之前,劝你先冷静...... - 天天要闻

女子吃冰激凌突发“脑结冰”!吃冷饮之前,劝你先冷静......

【来源:重庆晚报】高温之下,很多人会选择冰镇饮料、冰激凌等消暑,但吃“冰”也得讲究“科学性”,一味贪凉可能会伤身。近日,上海一名女子吃完冰激凌后,前额突然一阵剧烈疼痛,持续好几分钟,胃也不舒服,连忙到医院就医。医生表示,这种情况有一个形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