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慨,癌症越来越近了,可是还没有做好准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近日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中国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癌症大国”。2020年中国新发癌症病例457万例,其中男性248万例,女性209万例,2020年中国癌症死亡病例300万例,其中男性182万例,女性118万例。
我们不妨再来看一下其他国家的数据,2020年癌症新发人数前十的国家分别是:中国457万,美国228万,印度132万,日本103万,德国63万,巴西59万,俄罗斯59万,法国47万,英国46万,意大利42万。2020年癌症死亡人数前十的国家分别是:中国300万,印度85万,美国61万,日本42万,俄罗斯31万,巴西26万,德国25万,印度尼西亚23万,法国19万,英国18万。
不做对比,单看数据,可能还没有觉得那么可怕,毕竟我国的人口基数大,目前仍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但对比之后,是不是有种脊背发凉,毛骨悚然的感觉。
印度和我国一样,同样是人口大国,《世界人口展望2022》预测,在2023年,印度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印度人口将继续增长,并在2050年达到16.68亿,而届时中国的人口数将为13.17亿,比现在的14亿减少约8千万。
同样是人口大国,中国的癌症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竟然都是印度的3倍多。
不妨再来看看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2022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负责全国肿瘤登记数据收集、质量控制、汇总、分析及发布工作。(由于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一般滞后,本次报告发布数据为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汇总全国肿瘤登记处2016年登记资料。)
根据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癌症新发病例为406.4万,排在前七位的是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乳腺癌、食管癌,就新发病例而言,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城市高于农村,胃癌、肝癌、宫颈癌、食管癌的发病率则是农村高于城市。
排在前七位的癌症除了肺癌和乳腺癌之外,其余的都是来自消化系统的癌症。
虽然导致癌症的因素非常多,但是对于消化系统的癌症而言,饮食无疑是最重要的致病因素,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公布的《癌症报告》中指出,1/3的肿瘤是可以预防的,1/3的肿瘤是可以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而治愈的,另外1/3的肿瘤可以通过治疗减轻痛苦、延长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鉴于以上三点,WHO又提出了癌症三级预防的观点,由于消化系统癌症的种类很多,在癌症新发病例前七位里竟然占了5个,而饮食又是消化道癌症是最重要的致病因素,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究竟哪些不好的饮食习惯会诱发癌症。
第一,腌制食物。腌制食物除了需要特殊的工艺之外,还需要大量的盐,腌制食物是很多人的最爱,如果你去菜市场,会发现有专门售卖腌制食物的摊位,像咸菜、咸鱼、咸蛋、咸肉等腌制食物,在现实生活里其实都非常畅销。
喜爱腌制食物的人,认为腌制食物特别好吃,在北方很多地区,一到严寒的冬天,很难买到新鲜的蔬菜,于是人们养成了习惯,提前就把蔬菜腌制了,以备过冬之需,喝粥的时候、吃面的时候、嗦粉的时候,要是没有点咸菜,那真没什么味道,但是长期大量进食腌制食物,则会对健康造成危害,原来,腌制食物中硝酸盐的含量很高,被摄入胃内的硝酸盐,在细菌的作用下转化成了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与胺结合,形成了亚硝胺,很多人认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是致癌物,这是不正确的,真正的致癌物,其实是亚硝胺。亚硝胺会诱发多种癌症,其中就包括大家所熟知的食管癌和胃癌。
腌制食物里还含有一种危险因素,那就是高盐,如果摄入过多的盐,很容易导致胃黏膜细胞与外界存在较高的渗透压,渗透压一旦升高,就会破坏胃黏膜的防御屏障,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可能导致胃黏膜受损,发生炎症和溃疡的风险也大大升高。而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等都是胃癌的癌前病变,在高盐的刺激下,这些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胃癌的发生风险自然大大提高了。
第二, 烫的食物。现实生活里,我们接触的烫食形形色色,除了火锅和麻辣烫外,还包括平时吃得很烫的一日三餐,以及我们喝的烫茶和咖啡,漫长的时间里,我们习惯了这些烫的食物,从未觉得它们对我们造成了什么不良影响,反而,如果不吃那么烫了,反而会不习惯,问题是,长期吃烫的食物,对健康真得有好处吗?
答案是否定的,所谓趁热吃对肠胃好,完全是一种谣言,长期吃烫的食物,最容易伤害的部位就是食管,烫的食物反复刺激食管黏膜,很容易让食管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上皮增生,这是食管癌的癌前病变,转为食管癌的风险很高。
鉴于烫的食物与癌症之间的密切关系,早在2016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就把温度超过65°C的过热饮品被列入2A类致癌物名单。
第三,霉变食物。很多人特别节省,家里的水果发霉了,舍不得扔掉,把坏的地方切掉,留下好的地方继续吃,家里的粮食和肉发霉了,同样舍不得扔掉,洗一洗煮一煮继续吃。
首先来解答第一个问题,削掉发霉的部位,剩下的就安全了吗?同样不安全,因为肉眼看起来好的地方,很有可能已经被霉菌污染了,只是这个时候肉眼看不到而已,霉菌还会在食物里注入一种叫黄曲霉素的物质,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黄曲霉素的大名,早在1993年的时候,世界卫生组织就已经将黄曲霉素定为1类致癌物,它的致癌能力很强,是二甲基亚硝胺的70倍。
其次来解答第二个问题,发霉的食物洗洗煮煮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很多人认为,黄曲霉素再毒,也抵不过高温吧,就不信煮不死它,要说的是,太小看黄曲霉素了,黄曲霉素具有耐高温的特性,只有温度超过280摄氏度以上,才有可能杀灭它,用开水去煮,就算是100摄氏度的开水,也是拿黄曲霉素无可奈何的。
第四,油炸食物。油炸是一种古老的烹饪方式,油炸出来的食物,不仅颜色看起来更诱人,而且酥脆可口,油条、薯条、炸鸡、丸子……很多地方都有炸串店,甚至打出了万物皆可炸的旗号,但是爱吃油炸食物,真的不是一种健康的饮食习惯。在高温油炸的过程中,维生素、蛋白质的含量和吸收率大大下降,油炸食物的热量很高,爱吃油炸食物会让人变得更胖,油炸过程中产生的过氧化物、杂环胺、丙烯酰胺等物质具有致癌作用,很多商贩在油炸时使用的油往往会反复利用,危害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