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关注 | 预防骨质疏松,你要做到这些

2022年12月03日23:42:07 健康 1877

很多人对骨质疏松有很大的误区,认为骨质疏松老年人才会得、骨质疏松不是什么大病。

而事实上,骨质疏松正在逐渐年轻化,且非常容易导致跌倒、骨折、甚至死亡。今天带您一起了解关于骨质疏松的那些事儿。

骨质在无声无息中流失!

在人的一生中,骨量变化是怎样的?

30岁-35岁:骨量开始流失

36岁-49岁:缓慢减少

50岁-69岁:迅速减少

70岁以上:持续减少

重点关注 | 预防骨质疏松,你要做到这些 - 天天要闻

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后的患者病残率和死亡率会显著增加,半数人出现一次骨折后还会再遭遇二次。

很多人会认为,得了骨质疏松并不是立即要人命的大病,其实它的后果非常严重。而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后果是发生骨折,这也是导致老年患者致死、致残最常见的主要原因。

特别是中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妇女,更需要关注骨质疏松这一问题。

骨质疏松髋关节骨折后一年内,男性患者死于并发症的比例高达20%,而存活者中约50%致残,生活不能自理,生命质量明显下降。

重点关注 | 预防骨质疏松,你要做到这些 - 天天要闻

3大症状,警惕骨质疏松!

腰背痛

● 驼背

● 身材变矮

以上三种情况,都是脊柱压缩的表现,这可能就预示着脊柱骨质疏松的存在。

重点关注 | 预防骨质疏松,你要做到这些 - 天天要闻

4个阶段,警惕骨质疏松!

绝经史:绝经特别早,要小心。

家族史:如果家里有别的人是骨质疏松的话,要小心。

骨折史:如果已经发生骨折,再发生骨质疏松,就叫做重度骨质疏松。

抽烟、喝酒、长期喝碳酸饮料的历史:如果有,要小心。

重点关注 | 预防骨质疏松,你要做到这些 - 天天要闻

3个关键,预防骨质疏松!

01合理饮食、正确补钙

晒太阳、喝牛奶,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人每天需要摄入300克的液态奶,建议咱们每天可以选择一杯牛奶(220 毫升)加一杯酸奶(100 克),一天液态奶的摄入量就可以轻松达到 300 克以上了。

重点关注 | 预防骨质疏松,你要做到这些 - 天天要闻

02适量运动

运动对于骨质疏松的防治是有非常积极的作用的,这里所说的真正有效的运动是负重运动,它主要分为负重有氧训练和抗阻训练。

针对不同人群的运动建议:

40岁以上且未出现骨质疏松:预防骨质疏松可以选择相对高强度的有氧运动,比如慢跑、跳舞。

60岁以上且已出现骨质疏松:选择相对安全的低强度有氧训练,比如快走。建议每天中午在阳光下步行20分钟~30分钟,一周进行5次到7次,同时还要兼顾抗阻训练。


70岁以上且已出现骨质疏松:运动要适量,最好让患者到医院来进行评估,选择最适合的运动方式以及最安全的运动量。

重点关注 | 预防骨质疏松,你要做到这些 - 天天要闻

03家居注意老人安全


防止摔倒,家里的重灾区是楼梯和厕所,这2个地方一定要注意。老年人不要登高,如果登高,一定要有年轻人帮助。

文章来源: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内容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编辑删除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中疾控提醒4月以来新冠感染呈上升趋势,香港呼吁接种疫苗 - 天天要闻

中疾控提醒4月以来新冠感染呈上升趋势,香港呼吁接种疫苗

近期,亚洲多个国家(地区)卫生部门通报,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升高,提醒居民注意防护。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以来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呈上升趋势,南方省份检测阳性率高于北方省份。中国香港等地已开始安排针对JN.1毒株的疫苗接种。
“盒马无抗鸡蛋抗生素超标”陷抽检争议 生鲜品控信任危机拉响警报 - 天天要闻

“盒马无抗鸡蛋抗生素超标”陷抽检争议 生鲜品控信任危机拉响警报

每经记者:陈婷 每经编辑:杨夏2个多月前(2月20日)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一次抽检,让一贯标榜“品质”的盒马陷入了一次食品安全风波。近日,青岛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潍坊分公司销售的来自“小町蛋业(山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町蛋业)的保洁无抗鲜鸡蛋,在抽检中发现农兽药残留超标,受到了广泛关注。图片来源:...
男子后脑勺长出12cm长“魔鬼角” 吓呆医生:行医25年第一次见 - 天天要闻

男子后脑勺长出12cm长“魔鬼角” 吓呆医生:行医25年第一次见

【点新闻报道】俄罗斯一名男子的后脑杓突然长出一个5英寸(约12cm)“恶魔角”的角质瘤,起初他不以为意,一直忍受头痛,后来因为严重影响到生活,便前往医院就诊,将角质瘤移除。而负责手术的医生坦言,这是他行医25年来,第一次遇到如此罕见的病例。
《中华医藏》温病卷发布,疫病经典名方仍具指导意义 - 天天要闻

《中华医藏》温病卷发布,疫病经典名方仍具指导意义

近日,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主办的《中华医藏》(简称《医藏》)温病卷发布暨工作推进会在成都召开。中医药古籍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与实践经验,是中医药学术传承的根基,也是推动现代中医药发展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