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12种手法及五种针法疗偏瘫

2022年11月03日01:31:33 健康 1647

免费学中医,康源送好图”隆重开展,转发本篇文章到朋友圈或者今日头条,私信作者“头条领图”,可免费获得爆品中医金牌名师的30余张珍藏干货图谱,限500名,送完即止。

今天学习一下12种临床常用的针灸补泻手法。

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我们总结了行之有效、切合实际、简单易行的补泻手法12种,兹分述于下。


进针候气法

针刺必须在得气的基础上施行适当的补泻手法,才能获得较满意的疗效。针刺有无得气,是决定补泻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这就明确指出了一定要得气,才能生效。《针灸大成》说:“用针之法,候气为先”。《标幽赋》说:“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而不治”。由此可见,得气,是取得疗效的必要前提。


笔者在临床上也观察到,得气快的病人,疗效比较好;得气慢或不得气的,往往收效慢或效不著。因此,在临床上如遇有针刺不得气的病人,可采取如下的措施来促使得气。


一、留针候气法

《素问·离合真邪论篇》说:“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其气已至,适而自获。”


说明留针待气,要全神贯注观察针下感觉,慎守勿失。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大约留针10~20分钟左右,有时不必动针,经气可自来。


二、循摄法

《金针赋》说:“气不至者,以手循摄,以爪切掐,以针摇动,进捻搓弹,直待气至。”


杨继洲在阐发《金针赋》中以手“循摄”的方法时说:“凡下针,若气不至,用指于所属部分,经络之路,上下左右循之,使血气往来,上下均匀,针下自然气至”这种循摄催气的方法,笔者在临床应用较多。


三、捻转捣动法

陈会在《神应经》中指出:“用右手大指及食指持针,细细动摇,进退搓捻其针,如手颤之状,谓之催气”。这种方法是摇针、提插、捻转相结合的催气法。


笔者也经常采用,以达到针下气至的目的,然后即须抓紧时机施行补泻手法,《素问·宝命全角论》说: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标幽赋》指出:“目无外视,手如握虎;心无内慕,如待贵人”。这样才能达到针刺补泻的目的,而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2


控制针感方向法

在远处取穴进行针剌补泻手法时,如能使针感到达病所,疗效一般较好。


《针灸大成》中记载:“转针向上气自上,转针向下气自下”。《针灸节要》中说:“内捻转使气下行至病所,欲外捻针使气上行,直过所针一二寸”。这些方法不一定都能达到目的。


笔者在临床上多采用按压法,如《金针赋》所载:“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医学入门》中说:“欲气上行,按之在后,欲气下行,按之在前”


笔者曾治牙痛患者,取合谷穴,用左手拇指按压合谷的下方,同时右手持针,针尖斜向病所,施术后针感沿经上行到达病所,而牙痛即止。


针灸12种手法及五种针法疗偏瘫 - 天天要闻

或用接气通经法亦可,如治坐骨神经痛,针环跳穴若针感向下不能过膝时,可在该经阳陵泉再下一针,针感即可到达足趾部。这种方法在临床上较易取效。



3


捻转飞旋法

《医学入门》说:“以大指次(食)指捻针,连搓三下,如手颤之状,谓之飞。”


临床操作时以捻转补泻为主,泻法一般连续用较大的幅度捻转数下,然后放手,拇、食二指张开,如飞鸟展翅之状,捻时食、中指内收,针体内转,放时食、中指外伸,针体向外转,一捻一放,反复数次,可使针感增强。


反之,捻转角度小之飞旋手法为补法。曾治一胁痛患者,剧痛半月未愈,遂取阳陵泉行捻转飞旋泻法,针到病除,取得立竿见影之效。



4


提插捻捣法

这种方法是在进针得气后,针在天与地部之间,进行间歇性的捻捣,或持续性较长时间的捻捣。


间歇性一般每隔几分钟捻捣1次,每次根据不同病情捻捣数秒至数分钟,可反复数次。


多用于泻法,适用于一切痛证,能发挥镇痛、镇静和消炎等作用。



5


进退震颤法

以拇、食、中三指夹持针柄,作较快速的小幅度进退震颤动作,使针身发生轻微颤动,多用于补法,可使血管及肌肉收缩。


笔者多用于小儿麻痹症及颜面神经麻痹属虚者,均取得较满意疗效。



6


三才补泻法

三才补泻法是分天、人、地三部进针、出针的方法。


《金针赋》说:“初针刺至皮内乃曰天才;少停进针刺至肉内,是曰人才;又停进针刺至筋骨之间,名曰地才,此为极处,就当补之。凡泻者,初针至天,少停进针直至于地,得气泻之,再停良久,即须退针。”


这说明补法时,进针要由天而人,由人而地,分部而进,是徐进之意;泻法进针由天部直插至地部,是疾进的方法。


笔者在具体操作时,补法是将针刺入天部,得气后,将针向同一方向捻转(拇指向前,食指向后)数次,再将针紧按至人部和地部。


与天部同样捻针法,操作完毕即将针慢提到天部,稍停即可出针并闭其孔。

如病情需要,可反复几次,这叫“三进一退,紧按慢提”适用于寒证。


泻法是将针缓慢地刺入地部,得气后,将针向同一方向捻转(拇指向后,食指向前)数次,然后将针紧提至人部和天部,稍停即将针拔岀。


如病情需要,可反复进针数次,这叫做“三退一进,紧提慢按”适用于热证

笔者曾治一阳痿患者,针关元穴用三进一退补法,病人感觉有热感直达龟头,疗效特别显著,连针7次而愈。



7


一针三刺法

先将针对准穴位刺入得气后,捻转几秒钟,将针提至皮下,向左边斜刺一定深度,捻转得气后,再将针提到皮下,向右边斜刺,如法捻转,然后将针恢复到原来针刺方向及深度,留针10~20分钟即可出针。

针灸12种手法及五种针法疗偏瘫 - 天天要闻

例如,笔者治疗肩关节炎及三角肌痛,常取肩髃穴得气后,将针提到皮下向右斜刺,如行龙虎交战术,有调和营卫、疏通经气、止痛作用。


又如治不语症,常取上廉泉穴,将针向舌根方向斜刺1~1.5寸,可使舌根部及喉部发胀,有疏通经气的作用。



8


捻转透针法

玉龙歌》说:“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又说:“口眼㖞斜最可嗟,地仓妙穴透颊车


元时针灸名医窦默常用透穴刺法,对后世临床应用有很大的影响。

近代透穴针法有横刺透,如地仓透颊车,太阳透率谷斜刺透,如耳门透听会,合谷透劳宫直刺透,如内关外关,阳陵泉透阴陵泉等。


笔者常用捻转进针透穴法,如由悬颅透率谷治偏头痛,条口透承山治肩凝症,阴陵泉透阳陵泉治胆道疾患,都取得显著疗效。



9


留针刮柄法

当针刺入一定深度得气留针后,每隔数分钟刮动针柄1次。

具体操作法是:以右手拇指抵压针柄顶端,用食指或中指指甲由下而上地刮动针柄。


这种方法针感不强不弱,病人感觉舒适,适用于体质衰弱、精神过度疲劳或敏感性强和初诊的患者。



10


弹努针柄法

《针灸大成》说:“弹而努力,此则先弹针头,待气至,退一豆许,先浅而后深,自外推内,补针之法也”


其操作是:以拇、中指轻弹针柄,激发针感,当气至之后,再行由浅入深的插针,是属于补的方法。在留针时亦可每隔3~5分钟轻弹针柄一次。


《针灸问对》说:“如气不行,将针轻轻弹之,使之速行”这也适用于得气迟缓的病人。


11


平补平泻法

杨继洲说:“有平补平泻,谓其阴阳不平而后平也。阳下之是曰补,阴上之是曰泻。但是内外之气调则已”


所谓平补平泻是较轻柔的补泻手法,其目的是使阴阳重新趋于调和。

笔者在临床遇有不虚不实或虚实难辨之证,常应用此法。


其操作方法简单,即将针刺入穴内,然后来回均匀地捻针,或采用其他各种基本手法,借以激发经气,留针至病人有一定的感觉后,即可将针拔出。



12


拔针按摩法

拔针用轻捻出针法,在将针拔出体外后,在扎针处周围加用按摩手法,此法有帮助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及滑利关节等作用。


实践证明,针后再加按摩,确实可以增强疗效、缩短病程、清除针刺后遗感。

针灸12种手法及五种针法疗偏瘫 - 天天要闻


针灸12种手法及五种针法疗偏瘫 - 天天要闻

全身瘫痪针法

第一针是扎人中穴。也叫鬼门关穴,不严重的可以用手指尖。严重的扎针,从右往左扎。

第二针是扎内关穴。内关是心脏的开关,只要是心脏的问题可扎两个手的内关。

第三针是扎足三里。两个腿的都扎,足三里是胃经的大穴。

第四针是扎两个脚的三阴交。阴虚阳虚的都可以扎。

第五针是扎两个手的养老穴。管大脑小脑的,扎针对健脑效果非常好。

针灸12种手法及五种针法疗偏瘫 - 天天要闻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所涉及到的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免费学中医,康源送好图”隆重开展,转发本篇文章到朋友圈或者今日头条,私信作者“头条领图”,可免费获得爆品中医金牌名师的30余张珍藏干货图谱,限500名,送完即止。

针灸12种手法及五种针法疗偏瘫 - 天天要闻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医生坦言:这5种水果,是血管的帮手,坚持吃,血管会更年轻 - 天天要闻

医生坦言:这5种水果,是血管的帮手,坚持吃,血管会更年轻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警惕不良网络信息,增加青少年的性焦虑 - 天天要闻

警惕不良网络信息,增加青少年的性焦虑

现代快报讯(记者 梅书华)性教育不应是“蜻蜓点水”,为了让青少年更好地建立健康的性认知、情感与人际关系,实现身心全面成长,7月8日上午,南京鼓楼医院举行了“青少年性教育”暑期夏令营活动。
不折腾人财物,共育医学新高地 医院高校探索新型“联姻” - 天天要闻

不折腾人财物,共育医学新高地 医院高校探索新型“联姻”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辉 张华 朱嘉乐近期,医疗界接连上演重磅“联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横琴医院正式挂牌澳门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牵手广东药科大学、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联姻南方科技大学、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挂牌暨南大学附属医院……医院与高校“联姻”热潮背后的深层需求是什么?新型...
乳腺癌多是“拖”出来的,女人身体若有3处异常,应及早就医 - 天天要闻

乳腺癌多是“拖”出来的,女人身体若有3处异常,应及早就医

乳腺癌是女性健康中的“高危”疾病,虽然现如今早期诊断的技术越来越成熟,但依然有很多女性因为对病症的不重视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很多时候,乳腺癌的出现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慢慢发展、逐步显现的过程,往往是因为忽视了身体的某些异常信号,才导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