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这几种“肉”,可能有癌变风险,体检时要警惕

2022年11月01日14:18:22 健康 1288

每年,我们都会接受体检,看到报告上多出来的“息肉”都会变得十分焦虑,这些身体内长出来的小东西,哪些是癌症前期征兆,哪些是良性变化,哪些需要手术?

今天,我们用一篇文章,把跟身体里“息肉”有关的那些事儿一次说清。

身上这几种“肉”,可能有癌变风险,体检时要警惕 - 天天要闻

息肉,简言之,就是人体空腔脏器里长出来的多余赘生物。也就是说,本来应该是平滑、光整的组织上,有一块肉不好好长,凸出来了[1]。

根据长的位置不同、命名不同,比如长在鼻腔、胃肠、胆囊子宫膀胱尿道、声带等地方,就分别叫做鼻腔息肉、胃息肉肠息肉胆囊息肉、子宫息肉等。

身上这几种“肉”,可能有癌变风险,体检时要警惕 - 天天要闻

(鼻腔息肉)

身上这几种“肉”,可能有癌变风险,体检时要警惕 - 天天要闻

长息肉的时候,特别是息肉比较小时非常隐蔽,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感觉的,大部分人是在治疗相关部位的其他疾病,或者做体检时才发现的。

胃息肉:一般是没有感觉的,大部分人是在检查胃里其他毛病的时候,比如胃炎呀,做胃镜才发现的。偶尔有人会出现疼痛,大便黑丝,有恶心,呕吐的情况[2,3,4]。

肠息肉:一般没有不舒服,有些人在肠炎发病时做肠镜,顺便看到长了息肉,少部分可能会有拉肚子、大便形状变化的情况[5,6]。

身上这几种“肉”,可能有癌变风险,体检时要警惕 - 天天要闻

(肠息肉)

鼻息肉:息肉小的时候,不会有感觉,长大了一些后,堵塞了呼吸道,会有鼻塞、呼吸不通畅、嗅觉丧失或者反复发鼻炎的情况[7,8]。

子宫息肉:有些没有表现,但是有一些会出现月经不调、月经间隔期出血、月经量太多、绝经后阴道流血、不能怀孕的情况[9-11]。

声带息肉:大部分会引起声音嘶哑,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呼吸困难。所以也是比较容易发现的一种息肉[12]。

胆囊息肉:早期往往没有任何不舒服,大多数胆囊息肉都是体检B超的时候发现,有些做胆囊手术的时候,发现还长了一个息肉。极少数的人会有疼痛,恶心,呕吐等没有什么特异性的情况[13,14]。

所以,息肉悄无声息地来,很多人都不知道,感觉到不舒服了,已经晚了!

身上这几种“肉”,可能有癌变风险,体检时要警惕 - 天天要闻

胃息肉:患有慢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HP);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或者经常吃某些胃药,如质子泵抑制剂的人[2,3,4]。

肠息肉:年龄大于50岁以上的人;患有炎症性肠道疾病,2型糖尿病的人群;家里面有人有这个病;有吸烟、饮酒习惯或肥胖的人[5,6]。

鼻息肉:患有哮喘/过敏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人;对阿司匹林敏感;有维生素D缺乏;家里面有人长鼻息肉的人群[7,8]。

子宫息肉:围绝经期或绝经后;高血压;肥胖的人群[9-11]。

身上这几种“肉”,可能有癌变风险,体检时要警惕 - 天天要闻

(子宫息肉)

声带息肉:需要用声音比较多的人,比如老师,歌唱家等,还有声带炎症、长期吸烟等人群[12]。

胆囊息肉:跟年龄,性别(男性比女性容易发生)、吸烟有关,患有乙肝、胆囊炎或胆结石以及高脂血症等情况的人群[13,14]。

身上这几种“肉”,可能有癌变风险,体检时要警惕 - 天天要闻

息肉大部分是很乖的,友好的,但是也有癌变的风险,不要掉以轻心!通常根据息肉的类型、大小、个数来判断。

胃息肉:大部分是良性的,但是腺瘤样息肉,直径大于2厘米,要特别注意了,癌变风险比较高[2,3,4]。

肠息肉:大于1cm的,腺瘤,长在左半结肠位置的,还有长得胖的(真的没有歧视胖子)、有脂肪肝的、代谢综合征的人,癌变风险比较高[5,6]。

子宫息肉:大部分也是良性的,但是年龄>60岁,有不正常的子宫出血,肥胖,还有合并多囊卵巢的情况,癌变风险会比较高[9-11]。

胆囊息肉:大部分是良性,但是息肉直径>10mm,年龄>50岁,息肉有多个,合并胆囊结石等情况,恶变风险会增高[13,14]。

鼻息肉和声带息肉:一般都是良性的,癌变风险很低[7,8,12]。

身上这几种“肉”,可能有癌变风险,体检时要警惕 - 天天要闻

(声带息肉)

所以,大家不要小瞧息肉,没准哪天它就叛变了,不乖了,不能在自己身体里好好相处了。

身上这几种“肉”,可能有癌变风险,体检时要警惕 - 天天要闻

胃息肉[2-4]:需不需要切,得分情况看,比如非腺瘤的小息肉,一般不会不舒服,而且很少癌变,医生可能会建议定期检查,不需要手术切除;而大息肉、腺瘤和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因为有癌变的可能性,一般在胃镜下切除。

肠息肉:如果是<1cm的息肉,可以先在肠镜下取一些组织进行检查,是否有癌变可能性,没有癌变可能性可以暂时不处理,随访观察,>1cm或者有癌变可能性的,在肠镜下用镊子或钢丝圈切除(息肉切除术),或者用腹腔镜手术微创切除[5,6]。

身上这几种“肉”,可能有癌变风险,体检时要警惕 - 天天要闻

(切除结肠息肉)

鼻息肉:比较容易复发,所以一般开始会考虑喷一些药物,来控制炎症,缩小息肉,如果药物没用,才考虑用鼻内窥镜手术来切除息肉[7,8]。

子宫息肉:没有症状的小息肉,可以不做处理,定期复查,或者吃一些激素类的药物,减轻息肉的症状。如果有癌变的可能性,可以用宫腔镜根据病情进行手术切除[9-11]。

声带息肉:因为影响发声,一般采用手术治疗,可视声带息肉大小、部位等具体情况而定,常用的手术方式有电子鼻咽喉或纤维喉镜下切除[12]。

胆囊息肉:息肉直径>1cm,年龄>50岁,怀疑有癌变可能性,增长速度快的,需要进行手术切除,如果不愿意进行手术切除,也要随访观察半年到1年的时间[13,14]。

说了这么多,总之一句话:生命不易,且行且珍“息”。

如果还能友好相处的,咱就相伴一程,不能友好相处的,就切了,不留了!关键是,要记得去医院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不然只能后悔莫及了。

特约作者:李辉

湖北省直属机关医院肛肠外科副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Polyp.https://www.thefreedictionary.com/polyp

[2]吴康林.胃息肉相关风险因素分析[D].河南:郑州大学,2018.

[3]杨振,张呈艳,吴战军.胃息肉的临床病理特点、发病机制与诊治的研究进展[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5,(4):266-269.

[4]Stomach polyps.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

/stomach-polyps

[5]刘道江.结直肠息肉发病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D].江西:南昌大学,2019.

[6]Colon polyps.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

colon-polyps/symptoms-causes/syc-20352875

[7]汪林.不同类型鼻息肉的组织病理学对照研究[D].西南医科大学,2019.

[8]Nasal polyps.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nasal-polyps/

symptoms-causes/syc-20351888

[9]蔺军敏,陈燕如,刘连连, 等.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及与不孕关系的相关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4):2978-2980.

[10]黄丽华,向梅.子宫内膜息肉研究新进展[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4,41(1):43-46.

[11]Uterine.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uterine-polyps/symptoms-causes/syc-20378709

[12]吴启宗.声带息肉术后复发影响因素的临床分析[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19.

[13]吕复君,张东,刘江伟.胆囊息肉成因的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24):4785-4787.

[14]龚金华.胆囊息肉样病变625例临床分析: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手术时机选择[D].江西:南昌大学,2018.

来源:腾讯医典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新AI模型突破性预测心源性猝死风险 准确率显著提高 - 天天要闻

新AI模型突破性预测心源性猝死风险 准确率显著提高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款多模态人工智能(AI)模型,能显著提高识别心源性猝死高风险人群的准确性,有助于挽救生命,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资料图)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近日在《自然-心血管研究》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新开发的AI模型名为“多模态AI室性心律失常...
肝炎不只皮肤变黄那么简单,医生提示:4类行为正伤害你的肝 - 天天要闻

肝炎不只皮肤变黄那么简单,医生提示:4类行为正伤害你的肝

当你听到"肝炎"二字,是否脑中立刻浮现出"皮肤发黄"的景象?是否觉得这离自己很远?请小心—— 就在你阅读这段文字的时间里,全球已有数人因肝炎悄然离世。每30秒,就有一人因病毒性肝炎死亡。更令人警醒的是,绝大多数感染者浑然不觉,肝脏的损伤却在
“健康讲座”变抢钱现场,这台“净水神器”掏空老人钱包…… - 天天要闻

“健康讲座”变抢钱现场,这台“净水神器”掏空老人钱包……

近日,在安徽某山村的小广场上,几十位白发老人围坐一起,紧张地注视着“专家”手中的实验——一根电解棒插入清澈的自来水中,透明液体瞬间翻涌出铁锈色泡沫。“看看!你家自来水多脏!”“专家”举着检测仪向老人们展示。老人们攥紧了衣角,面色发白。 这是今年夏季发生在我国多个农村地区的场景。净水器骗局正以“健康讲...
美国一男子接受肾移植手术后,体内爬满寄生虫 - 天天要闻

美国一男子接受肾移植手术后,体内爬满寄生虫

换了个肾,却不小心“引虫入室”。近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布了一篇报告,美国一名61岁的男性在在马萨诸塞州总医院接受了肾脏移植手术后,竟然被寄生虫入侵全身。这名男子接受移植手术10周后,一开始只是恶心、呕吐、过度口渴,再次进入马萨诸塞州
肠癌多半是拖出来的!医生:出现这4种异常,建议及时就医 - 天天要闻

肠癌多半是拖出来的!医生:出现这4种异常,建议及时就医

肠癌通常发现时已是中晚期它的早癌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晚期却只有13%左右很多人可能并未意识到生活中一些看似平常的身体表现如便秘、腹泻、便血等其实可能是肠癌发出的早期信号警惕肠癌的4个典型表现肠癌早期症状常被忽视,了解其早期信号对及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以下是几种常见且需警惕的肠癌早期信号:腹泻:健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