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胰腺癌?

2022年10月30日19:48:02 健康 1275

胰腺癌: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2%。男性多见,多见40岁以上。恶性程度高,不易早期发现,切除率低和预后差为本病的特点。可切除的患者5年生存率不到5% 。居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四位。居消化道癌症死因的第2位,仅次于大肠癌,5年生存率为1%-3%。


如何认识胰腺癌? - 天天要闻

胰头癌累及十二指肠、胆总管、门静脉、肠系膜血管等 胰头癌累及十二指肠、胆总管、门静脉、肠系膜血管等

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1) 胰腺癌早期无特异性症状

(2)上腹部痛 多数仅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或隐痛、钝痛和胀痛等,极易与胃肠和肝胆疾病的症状相混淆。由于餐后刺激胆胰液分泌,出口梗阻,胆道胰管内压力增高,可使疼痛或不适加剧;

(3)食欲不振或饮食习惯改变,腹胀、消化不良、腹泻或便秘,尤不喜油腻和高动物蛋白食物是另一显著症状。晚期癌肿侵及十二指肠可出现上消化道梗阻或消化道出血。

(4) 黄疸 是胰头癌特征性症状,一般呈进行性加重,由于胰腺癌有围管浸润的生物学特性,黄疸可早期出现。大便颜色随黄疸加深而变浅,最后呈陶土色。小便色愈来愈浓呈酱油色。大多数病人皮肤瘙痒,遍体抓痕。

(5)消瘦、乏力 早期即可出现消瘦、乏力。体重明显下降是其突出的特点。

(6)少数病人有轻度糖尿病的表现。

(7)精神神经障碍:部分病人表现有抑郁、焦虑、性格狂躁等,其中以抑郁最为常见。

如何认识胰腺癌? - 天天要闻

胰尾部癌 胰尾部癌

早期诊断困难,晚期绝大多数已丧失手术的时机。因此,对40岁以上,近期出现下列临床表现者应重视:

①持续性上腹不适,餐后加重伴食欲下降;不能解释的消化不良症状,内镜检查正常。突发无法解释的脂肪泻

②不能解释的进行性消瘦;体重下降>10% 。

③不明原因的梗阻性黄疸

④近期出现不能解释的上腹或腰背部疼痛

⑤不能解释的糖尿病或糖尿病突然加重;

⑥多发性深静脉血栓或游走性静脉炎;

⑤自发性胰腺炎的发作。有胰腺癌家族史、大量吸烟、慢性胰腺炎者。应密切随访检查。


如何认识胰腺癌? - 天天要闻

诊断流程

治疗方面:1、手术。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手术)是治疗本病的外科手段。

2、化疗全身化疗;经动脉介入化疗;局部注射药物化疗。吉西他滨为主的各种联合化疗是目前被医疗界唯一推荐的一线方案。目前多数研究结果表明吉西他滨联合5-氟尿嘧啶化疗的疗效未能明显超过单药吉西他滨化疗。

3、免疫治疗

4、基因治疗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福州男子脚趾突然“失灵”!医生:病根在脖子! - 天天要闻

福州男子脚趾突然“失灵”!医生:病根在脖子!

【来源:福州晚报】“四年了,终于找到这怪病‘真凶’!”近日福州市第二总医院脊柱外科病房里看着恢复正常的脚踝、脚趾60多岁的程大叔热泪盈眶4年前,程大叔发现左侧脚踝、脚趾无法正常动作,他辗转多家医院求治无果。
三四级手术增长40.89%!南医五院专家常驻破解山区就医难 - 天天要闻

三四级手术增长40.89%!南医五院专家常驻破解山区就医难

无影灯下,腹腔镜显示屏清晰呈现患者右肾上腺区3.8厘米的肿物。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医五院”)泌尿外科主任李清手持操作钳,在毫米级空间内精准分离血管组织。随着一枚完整切除的肿瘤被取出,困扰患者邓先生(化名)十年的高血压病根被
两部门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支持医保数据用于创新药研发 - 天天要闻

两部门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支持医保数据用于创新药研发

智通财经APP获悉,今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支持医保数据用于创新药研发。加强医疗、医保、医药三方信息互通与协同,做好医保数据资源管理,推动医保领域公共数据资源利用。在确保数据安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探索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必要的医保数据服务。依托全...
热议!患者反映医院停车费太贵:一天要收40元,比景区贵,这还是公益组织吗?市监局回应!医生:我们作为职工,被禁止停车,你就知足吧 - 天天要闻

热议!患者反映医院停车费太贵:一天要收40元,比景区贵,这还是公益组织吗?市监局回应!医生:我们作为职工,被禁止停车,你就知足吧

患者反映医院停车费太贵,一天要收40元,比景区还贵,这还是公益组织吗?医院停车场收费问题再次引发讨论。近期,有网友向市场监督管理局反映了公立医院停车场收费太贵的问题,患者反映称,湖南长沙某附属医院停车场一天要收40元,根本没有考虑住院的病人和家属要承担多么高的停车成本,这是否涉嫌违规收费?医院是公益性组...
一个动作预测你的长寿潜力!做不到的人要当心了! - 天天要闻

一个动作预测你的长寿潜力!做不到的人要当心了!

不靠手撑地,你能轻松从坐姿站起来吗?这个看似简单“坐下-起立”的动作,已被研究证实与死亡风险相关。AI生成图一个动作预测未来能否长寿!2025年6月,《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证实,通过简单的“坐立试验”评估身体机能,可预测中老年人的死亡及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坐立试验”(SRT)是一项简单的体能...
诱因不可忽视,高血压或提高中风风险,做好日常管理很关键 - 天天要闻

诱因不可忽视,高血压或提高中风风险,做好日常管理很关键

在每日如陀螺般高速运转的忙碌生活里,我们被琐事缠身,无暇他顾,以至于身体悄然发出的那些细微小信号,都被我们轻易地忽略掉了。你是否经常感到头晕、疲劳,或者有时站起来感觉一阵不稳?很多时候,这些症状我们都觉得没什么大不了,毕竟生活压力大、工作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