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全世界有超过10亿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的高流行率给全球卫生保健系统和经济带来了巨大负担。
目前,临床上治疗高血压患者最广泛的方式还是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然而,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最佳时间:早上还是晚上?
以往的研究
神经激素变化导致血压的昼夜变化,通常在觉醒后记录峰值血压,夜间血压最低,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下降。
没有昼夜血压变化通常与不良心血管结局有关。这种关联导致一种建议,即夜间服用抗高血压药物以模仿血压的生理下降可以改善心血管结局。
西班牙MAPEC研究是第一个测试这一假设的前瞻性研究。在MAPEC研究中,2156名高血压患者被随机分配就寝前服药或早晨服药。
随访5·6年后,观察到就寝前服药可减少心血管事件总数(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相对风险为0·39(95% CI 0·29–0·51)。
随后,另一项西班牙前瞻性研究,Hygia Chronotherapy试验,包括19 084名高血压患者。
随访时间为6年,结果相似,在分配到就寝前服药实验者的心血管结局(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心力衰竭或中风)的心血管结局(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心力衰竭或中风)降低了45%。
《柳叶刀》最新的研究
在《柳叶刀》中,麦肯齐岛及其同事报告早晨与傍晚治疗(TIME)研究的结果。
这是一项实用的、前瞻性的、随机的、开放的、开放的标签、盲义终点的临床试验,包括21104名患有高血压的成年人。
他们被随机分配到早上(06:00-10:00)或晚上(20:00-00:00)给予所有抗高血压药物。
试验者的平均年龄为65岁,性别方面,12136 受试者为男性(57·5%),8968人是妇女(42·5%)。
血统方面,试验者中19101 为白人(90·5%),98人是黑人(0·5%),155人是亚裔(0·7%),113人为混血(0·5%),1637人的数据缺失(7·8%)。
试验以心肌梗死、血管性死亡、非致死性卒中住院等症状作为判断标准。研究发现,早上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实验组和晚上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实验组的结果没有统计学差异。
研究存在的不足
尽管参与者数量众多,设计稳健,务实,随访时间相对较长,但研究仍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大多数纳入的患者是白人,限制了结果对其他种族的可推广性。
其次,在随机分配到夜间治疗组的患者中,在任何时候不遵守预定时间的情况明显高于分配到早晨治疗组的人(4091 [39·0%] vs 2384 [22·5%]; p<0·0001)。这种对分配给药时间的差异依从性可能会减弱夜间组观察到的益处。
第三,晚组退出问卷随访的比率要高得多(晚间组为929 [8·8%],其中10 503例,而早间组有10 601例547 [5·2%]未返回随访问卷),与晨间组相比,可能导致该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被低估。
第四,本研究没有进行基于类的次分析;鉴于不同类别的抗高血压药物影响的不同神经激素通路,不同抗高血压药物的心血管结局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变时性变化,尽管不易明显。
尽管如此,TIME研究根据一项精心设计和良好进行的试验,提供了相当有力的证据,证明给予抗高血压药物的时间不太可能影响心血管结局。
展望未来
研究下一步往什么方向?
尽管在处理相互冲突的研究以产生更可靠的证据时,元分析方法通常是合理的,但由于围绕Hygia和MAPEC研究的结果和进行的担忧,这种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并不合适。
因此,在进行任何此类进一步分析之前,研究人员应等待正在进行的BedMed(NCT02990663)和BedMed-Frail(NCT04054648)试验的结果,这些试验旨在解决抗高血压药物对心血管结局的变时作用。
此外,还需要进行试验来评估不同类别的抗高血压药物对心血管结局的变时作用。
总之,TIME研究证明无论是在早上还是晚上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对心血管结局的影响都一致,与Hygia和MAPEC试验的结果相反。
TIME的研究表明,抗高血压药物的给药时间应该是患者和临床医生之间的共同决策过程,该过程考虑了每个患者的生活方式和情况,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依从性,同时等待进一步的试验以确认抗高血压药物对心血管结局没有优先的变时性作用。
参考文献
1. Mills KT, Stefanescu A, He J. The global epidemiology of hypertension. Nat Rev Nephrol 2020; 16: 223–37.
2. Gheorghe A, Griffiths U, Murphy A, Legido-Quigley H, Lamptey P, Perel P. The economic burde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hypertension in low[1]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a systematic review. BMC Public Health 2018; 18: 975.
3. Sharma T, Mathur P, Mehta JL. Daytime or nighttime administration of antihypertensive medications? Am J Hypertens 2020; 33: 987–89.
4. Kario K. Nocturnal hypertension: new technology and evidence. Hypertension 2018; 71: 997–1009.
5. Hermida RC, Ayala DE, Mojón A, Fernández JR. Influence of circadian time of hypertension treatment on cardiovascular risk: results of the MAPEC study. Chronobiol Int 2010; 27: 1629–51.
6. Hermida RC, Crespo JJ, Domínguez-Sardiña M, et al. Bedtime hypertension treatment improves cardiovascular risk reduction: the Hygia Chronotherapy Trial. Eur Heart J 2020; 41: 4565–76.
7. Turgeon RD, Althouse AD, Cohen JB, et al. Lowering nighttime blood pressure with bedtime dosing of antihypertensive medications: controversies in hypertension - con side of the argument. Hypertension 2021; 78: 871–78.
8. Lemmer B, Middeke M. A commentary on the Spanish hypertension studies MAPEC and HYGIA. Chronobiol Int 2020; 37: 728–30.
9. Mackenzie IS, Rogers A, Poulter NR, et al.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adults with hypertension with evening versus morning dosing of usual antihypertensives in the UK (TIME study): a prospective, randomised, open-label, blinded-endpoint clinical trial. Lancet 2022; published online Oct 11. https://doi.org/ S0140-6736(22)01786-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