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血压日 | 血压要知晓 降压要达标 2022年全国高血压日宣传要点

2022年10月08日14:20:19 健康 1287


2022年10月8日是第25个

全国高血压日

今年的宣传主题:

血压要知晓,降压要达标


全国高血压日 | 血压要知晓 降压要达标 2022年全国高血压日宣传要点 - 天天要闻


2022年全国高血压日宣传要点

一、预防高血压,从每一天做起:限盐减重多运动,戒烟戒酒心态平

1.限制钠盐摄入:钠盐摄入过多,高血压的风险增加,长期限盐可延缓血压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速度。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日。

2.减轻体重:超重和肥胖可促使血压上升,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腹型肥胖可能与高血压有更强的相关性。建议超重和肥胖者减轻体重。

3.适量运动:运动可降低交感活性、缓解紧张情绪、减轻体重,降低高血压发生风险。建议根据自身条件适量有氧运动、进行肌肉力量练习和柔韧性练习。

4.戒烟:吸烟可增加心脑血管病风险,建议戒烟(包括传统烟和电子烟)。

5.戒酒:大量饮酒使血压升高,不饮酒对健康最有益。推荐高血压患者不饮酒。

6.保持心理平衡:长期精神紧张或焦虑、抑郁状态可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负面情绪,必要时积极接受心理干预。

全国高血压日 | 血压要知晓 降压要达标 2022年全国高血压日宣传要点 - 天天要闻

二、血压超过130/80(mmHg)要关注

1.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血压超过140/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并开始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

2.血压超过130/80mmHg以上即应引起关注,随着血压的升高,可能带来心脑肾的危害,建议开始生活方式干预。

全国高血压日 | 血压要知晓 降压要达标 2022年全国高血压日宣传要点 - 天天要闻

三、控制高血压,保护心脑肾

1.高血压最主要的危害是导致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应积极治疗,控制血压。治疗策略包括健康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

2.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可有效降低血压或直接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生风险(健康生活方式六部曲:限盐减重多运动,戒烟戒酒心态平),所有患者应坚持健康生活方式。

3.单纯生活方式干预无法达标的高血压患者,应积极接受降压药物治疗。

全国高血压日 | 血压要知晓 降压要达标 2022年全国高血压日宣传要点 - 天天要闻

四、平稳降压,长期达标

1.高血压患者应坚持长期服药,鼓励选择每天服用1次的长效降压药物,以确保平稳降压。

2.血压达标标准: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或慢性肾脏疾病伴有蛋白尿的患者,应降至130/80mmHg以下;年龄在65~79岁的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130/80mmHg以下;80岁及以上患者降至140/90mmHg以下。

全国高血压日 | 血压要知晓 降压要达标 2022年全国高血压日宣传要点 - 天天要闻

全国高血压日 | 血压要知晓 降压要达标 2022年全国高血压日宣传要点 - 天天要闻

误区一:正常血压概念不清


血压水平分类:

  • 正常血压:收缩压<120mmHg和舒张压<80mmHg;
  • 正常高值:收缩压120-139mmHg和(或)舒张压80-89mmHg;
  • 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当血压≥120/80mmHg,就应该改变生活方式。

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诊室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家庭连续规范测量血压5-7天,平均血压≥135/85mmHg可考虑诊断为高血压,建议就诊。



误区二:凭感觉估计血压高低


高血压是用血压计量出来的,不是感觉出来或估计出来的。有些患者患病时间长,已经适应了高的血压水平,等有了头晕、头痛、胸闷等“感觉”,就为时已晚。因此,定期测量血压很重要。



误区三:不愿意过早服降压药


很多40-50岁的患者被诊断为高血压后担心服用降压药会产生“耐药性”,用得太早会导致以后用药无效。这是非常错误而且十分危险的观念。

1.降压药没有耐药性

降压药不是抗生素,不会产生“耐药性”。有些高血压患者,过几年后需联用两种降压药,这不是耐药,而是随着年龄增长,动脉粥样硬化加重等,血压比原来更高,需要联合用药起到降压效果。

2.早控制早预防

血压控制得越早,可以更有效地预防心、脑、肾等脏器的损害。

全国高血压日 | 血压要知晓 降压要达标 2022年全国高血压日宣传要点 - 天天要闻


误区四:血压降得越快越好


降压治疗时必须要掌握住平稳降压的原则。如果血压下降速度太快,会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灌注不足而导致缺血事件。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应在4周内或12周内将血压逐渐降至目标水平。绝大多数的长效降压药需要1-2周才能达到最大和稳定的降压作用,不要急于更换降压药的品种。



误区五:血压降到正常水平后,隔天吃一次降压药


很多患者以为血压<140/90mmHg就算正常了,之后采取间隔吃药。其实,隔天吃一次降压药,血压忽高忽低会加剧靶器官损伤,与高血压一样有害。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明确指出:一般高血压患者应降至<140/90mmHg;能耐受者和部分高危及以上的患者可进一步降至<130/80mmHg。


假如每天吃一片降压药血压偏低,可以改为每天吃半片,这样可以避免血压明显波动,但缓释片、控释片不能掰开。



误区六:只知道服药,不知道定期检查


目前还缺乏针对高血压病因的根本性的治疗方法。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在终身服药的同时,还需做定期检查,以便评价降压药疗效,监测靶器官损害。

全国高血压日 | 血压要知晓 降压要达标 2022年全国高血压日宣传要点 - 天天要闻



监测血压

血压控制平稳且达标者,每周自测1-2天血压,早晚各1次,最好在早上起床并排尿后,并一定要在服药前自测。每次自测时间应固定。如果血压≥135/85mmHg,需要及时就诊,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全国高血压日 | 血压要知晓 降压要达标 2022年全国高血压日宣传要点 - 天天要闻



监测靶器官损害

所有高血压患者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常规检查:血常规;血生化(血钾、钠、空腹血糖血脂、尿酸和肌酐等);尿液分析(尿蛋白尿糖和尿沉渣镜检);心电图等。

全国高血压日 | 血压要知晓 降压要达标 2022年全国高血压日宣传要点 - 天天要闻

来源:山东疾控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4个无意间的行为,正在加重你的脱发!第3个很多人都中招了 - 天天要闻

4个无意间的行为,正在加重你的脱发!第3个很多人都中招了

相信不少人都有脱发的困扰,尤其是成年群体。脱发的表现,可能是在梳头时发现掉发增多,或是浴室的地漏边堆积成团,又或者肩膀老是有清理不完的掉发……在遭遇脱发问题的时候,很多人可能没意识到,生活中的一些不经意的小习惯,可能正是悄悄加剧脱发的“隐形
夏季,要少吃绿豆西瓜,要多吃这3类菜,去湿寒,伏天少受苦 - 天天要闻

夏季,要少吃绿豆西瓜,要多吃这3类菜,去湿寒,伏天少受苦

夏日的阳光如同热情的火焰,炙烤着大地,可很多人却在这热情似火的季节里,被莫名的疲惫与困倦“缠住”,食欲也跟着大打折扣。你或许还不知道,这很可能是“湿寒”这个“隐形刺客”在悄悄作祟。中医认为,湿气是身体的“隐形负担”,它常常与寒气“勾结”,形
防大于治!阿尔茨海默病如何预防? - 天天要闻

防大于治!阿尔茨海默病如何预防?

阿尔茨海默病作为一种致病机制错综复杂的重大致残性智力退化疾病,至今仍未研发出特效治疗手段。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正面临全球最严峻的老龄化态势——老年人口规模居首且增速领先,同时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也处于较高水平。在此背景下,如何构建有效的阿尔茨海默病早期预防体系,已然成为当前公共卫生领域亟待攻克的核心命题...
孙淑华医生:用毕生所学减轻病痛,用仁心仁术诠释大爱 - 天天要闻

孙淑华医生:用毕生所学减轻病痛,用仁心仁术诠释大爱

在北京呼吸医学领域,孙淑华主任的名字如同一面旗帜。50年临床生涯中,她将全部热忱倾注于呼吸系统疾病研究,这位北京北沙滩中医医院呼吸科的专家,尤其在肺结节、慢阻肺等疑难病症上建树颇丰。然而比医术更令人动容的,是她始终如一的信念:"医者,当与患
益生菌的功效不一定与益生菌的活力存在必然联系 - 天天要闻

益生菌的功效不一定与益生菌的活力存在必然联系

在《西游记》里,各路神仙妖怪为了长生不老,可谓是费尽心机。咱们现代人为了身体健康,也没少花心思,其中益生菌就成了很多人关注的健康“法宝”。过去,大家都觉得益生菌得是活的,而且数量越多,对身体的好处就越大,就像孙悟空神通广大,降妖除魔不在话下,活的益生菌就如同那威风凛凛的齐天大圣,在我们肠道里大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