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显示,我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23.2%,患病人数达2.45亿,然而,高血压的知晓率仅为46.9%,还不到一半。我国高血压控制率仅为16.8%,大部分患者仍未意识到控制血压的重要性。

血压高不遵医嘱服药,“没症状”拖成了“有症状”
44岁的杜先生2年前体检发现血压升高,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高血压,医生予以口服降压药治疗。但杜先生没有遵医嘱规律服药,监测血压显示血压控制不佳,因平时没有不适症状,杜先生一直没有积极干预。近期,杜先生开始感到左上肢乏力、麻木,且症状不断加重,一周后终于来到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科就诊,门诊测得血压170/100mmHg,为求进一步诊治,主任医师谷明林将其收治入院。
长期血压控制不佳导致急性脑血管病变
入院后完善详细的病史采集及相关检查,杜先生血糖、血脂、尿酸均偏高,同时还有抽烟的习惯。筛查了RAS系统激素,肾上腺、肾动脉超声检查等继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未有明显异常。但由于长期不遵医嘱按时服药,已经出现了心脏的室间隔肥厚,属于高血压性心脏改变,而头颅磁共振检查显示为急性脑梗死。
经谷明林团队的全面评估及讨论后,考虑杜先生为原发性高血压,因血压长期控制不佳导致急性脑血管病,表现出肢体乏力、麻木的症状。后针对性的予以口服药物进行降压以及抗血小板、降脂稳定斑块等治疗,预防再次出现脑血管意外。出院时,杜先生症状明显缓解,血压也降至正常范围,谷明林主任嘱其定期监测血压,规律服用降压药。
高血压并发症常隐匿发生,检出时可能已造成严重后果
高血压患病率持续上升且血压控制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患者对治疗缺乏依从性,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改善生活方式,都没有积极遵医嘱。治疗高血压主要是为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因为血压一旦长期控制不好,就会大大增加出现心脏、肾脏、脑血管疾病等一系列并发症的风险。由于这些危险因素的升高大部分隐匿发生,常常在检出时已经导致血管病变,甚至已经造成严重的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疾病。
谷明林主任提醒,高血压患者即便没有症状,也要及时前往医院,请心血管专科医师诊治,定期随访。日常除了要管控血压,还要加强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评估以及针对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方面进行必要的防治。
通讯员 殷舒月 罗鑫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于丹丹
校对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