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喝它,心血管病风险降低8%还能防三高?但这6种最好别喝

2022年10月04日09:59:11 健康 1727

有的时候吃得太多太油就想吃点什么来刮油

觉得喝茶可以去油降脂、清理肠道

想知道喝茶真能“刮油”吗?

01

喝茶可以吸附油脂

抑制脂肪消化吸收

所谓刮油,一般是指清理肠道,吸附、降解体内多余的油脂,并将其排出体外。

茶水中的茶多酚、膳食纤维等成分,可以吸附、乳化油脂,有利于脂肪的消化,但同时也可以抑制消化液中脂肪酶的活性,使之失效,不能消化脂肪。在这种情况下,茶水就充分发挥了“解腻 和“刮油”的作用。

长期喝它,心血管病风险降低8%还能防三高?但这6种最好别喝 - 天天要闻

专家提醒:“刮油”实际上也是一种“抗营养作用”,是不利于⻝物中营养素的消化吸收和利用的。这对于一些想补充营养,或者已经营养不良的人来说,大量摄入茶多酚是对身体不利的。不仅会造成营养流失,对特定人群也可能会造成身体不适(副作用)。

一般情况下,一日喝茶12克,分3次~4次冲泡,除敏感人群外,其他人可喝6杯~7杯。

长期喝它,心血管病风险降低8%还能防三高?但这6种最好别喝 - 天天要闻

02

长期喝茶 心血管病风险降低8%

《美国心脏协会杂志(JAHA)》一项研究发现,喝茶有助降低心血管病风险。

研究分析了8万多名中国人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变化与喝茶的关系,随访了6年的时间。结果显示,长期坚持饮茶的人HDL-C水平下降得更慢,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8%。HDL-C是一种“好胆固醇”,它对应着“坏胆固醇”——LDL-C。LDL-C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而HDL-C则正相反,对血管有保护作用。

除了关注HDL-C的水平外,研究人员也采集了志愿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的水平,计算TC/HDL-C、TG/HDL-C的比值。TC/HDL-C的比值越小,说明HDL-C在TC中占的比例越大,LDL-C占的比例越小,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才越低。TG/HDL-C也是类似的道理。

实际上这都是茶多酚的作用,茶多酚可以抗氧化、抗炎,还能改变血液的黏滞度,降低血脂,使血管弹性变得更好,防止微血管发生破裂,长期食用会使心脏、血管变得更加健康,降低血脂,防治心血管疾病

如何喝茶有益心血管?

绿茶中茶多酚含量较高,能够使女性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降低略多一些;乌龙茶对于男性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会多一些;老年人坚持喝茶确实能够使心血管病死亡风险下降很大的百分比。

要达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每天至少要喝3杯~4杯,每杯220毫升~230毫升,一周至少要喝4次~5次,不要贪多量力而行,要每天小量地连续来喝茶。

注意:喝茶不能代替药物作用,只是一个辅助我们身体更健康的方法,如果有心脑血管疾病还是要到医院找专科的医生治疗。

长期喝它,心血管病风险降低8%还能防三高?但这6种最好别喝 - 天天要闻

03

适合中国人防三高的方法:多喝茶

近期发表在《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综述研究指出,饮茶对调整老人代谢的具体好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有助减肥

以色列伊朗两项临床研究显示,常喝绿茶能有效降低腰围和体重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 。

我国一项针对92例肥胖患者进行的为期12周的治疗显示,大剂量服用绿茶提取物的患者,尤其是中心性肥胖女性患者的体重显著减轻、腰围减小。

2.降低高血压风险

众多因素会影响饮茶与血压水平的相关性,如饮茶年限、饮茶习惯等,但多数证据表明,饮茶能降低老年人高血压发生风险。

新加坡一项研究对近8600名参与者进行了9.5年随访后发现,规律饮用绿茶或红茶的老年人血压相对较低。

日本研究者在对8万余名无心血管疾病史的居民进行13年随访后,发现每天喝4杯及以上绿茶对心血管健康有益。

巴西一项研究也有类似结果:摄入绿茶可显著降低收缩压

3.改善血脂异常

探究饮茶与血脂关系的队列研究较少,但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饮茶能改善血脂异常。

我国一项研究发现,服用茶多酚可降低老年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

日本一项研究显示,儿茶素可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肝脏脂肪含量。

发表于《生物医学中心》子刊的一项研究对73例超重人群进行绿茶提取物补充治疗6周后,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还有研究显示,每周饮茶超过30杯且饮茶年限大于6个月的人,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低、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较高。

4.可能降低高血糖风险

目前关于饮茶和糖尿病风险的研究结论不一。

支持观点的研究:

一项针对万余名国人的研究显示,每日饮茶可使老年人患糖尿病风险降低23%。

日本一项研究对1.7万余名参与者进行5年随访后发现,每天至少喝6杯绿茶的人患糖尿病风险较低。

美国一项研究对近4万成人进行了平均8.8年随访后发现,每日饮茶4杯以上时,高血糖发生风险相对较低。

不支持该观点的研究:

上述美国研究者的另一项研究却表明多酚类物质的摄入量与高血糖发生风险无关。出现这一状况,可能是由于多数糖尿病诊断依靠参与者自我陈述,可能存在偏差。

长期喝它,心血管病风险降低8%还能防三高?但这6种最好别喝 - 天天要闻

04

但这6种茶最好别喝

1. 浓茶

茶水过浓容易引起心脏不适,因为茶叶中还含有咖啡因、茶碱等。

同时,如果大量喝浓茶,其中的鞣酸会与食物中的铁元素发生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新物质,会阻碍铁的吸收。

2. 隔夜茶

因为隔夜茶容易滋生很多细菌、霉菌,如果饮用的话可能会导致腹泻,同时茶水中的营养成分也发生氧化反应,茶叶的营养价值因此也降低了。

3. 久泡茶

它和隔夜茶很像,冲泡的时间过长,不仅味道会变差,而且茶叶中的纤维素、氨基酸等营养成分也会被氧化。

4. 发霉的茶

不是所有的茶叶越陈越好,有的茶叶一旦要是发霉,产生的霉菌对人的健康也是有损害的,可能会导致头晕、腹泻,甚至引起重要器官的坏死。

5. 烫茶

像胃肠道有不适的,比如反流性胃炎、烧心、泛酸的人,要特别注意烫茶。我们平时都习惯用沸水来煮茶,但如果茶水过烫时一定不要饮用,不然的话会造成烫伤,还会损伤口腔和食道黏膜诱发消化道的病变。

6. 生茶

生茶就是新鲜的茶叶采摘之后自然放置,未经过发酵的茶叶,这时候生茶的茶性比较烈,对胃肠道刺激比较强,可能会造成胃痛。所以如果有胃肠虚弱的人,生茶要慎用。

如果真的想喝生茶,不要直接冲泡,可以用文火慢炒,去其青气,等到稍微有轻度栗香后,就直接可以饮用了。

长期喝它,心血管病风险降低8%还能防三高?但这6种最好别喝 - 天天要闻

健康饮茶

1、膳食纤维、茶多酚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可以将肠道内的油脂吸走,同时抑制脂肪消化吸收

2、长期喝茶,心血管病风险降低8%

3、适合中国人防三高的方法:多喝茶

4、这6种茶最好别喝:浓茶、隔夜茶、久泡茶、发霉的茶、烫茶、生茶

CCTV生活圈)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上夜班的“代价”:身体在偷偷“拉警报”! - 天天要闻

上夜班的“代价”:身体在偷偷“拉警报”!

在现代社会,夜班工作已经成为许多行业的常态,医护人员、安保人员、互联网从业者等众多岗位都离不开夜班。看似只是工作时间的调整,实则暗藏对身体健康的诸多隐患。长期上夜班打乱人体生物钟,会对身体多个系统产生负面影响,接下来我们就详细盘点一下上夜班
《中华医藏》温病卷发布 疫病经典名方仍具指导意义 - 天天要闻

《中华医藏》温病卷发布 疫病经典名方仍具指导意义

近日,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主办的《中华医藏》(简称《医藏》)温病卷发布暨工作推进会在成都召开。中医药古籍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与实践经验,是中医药学术传承的根基,也是推动现代中医药发展的源头活水。《中华医藏》项目对2289种古籍元典影印出版,目前项目已出版三批成果,整理收录了194种典籍、成书共20...
抗癌十一年,一碗养生汤的守护 - 天天要闻

抗癌十一年,一碗养生汤的守护

大家好,我是柳荆。不知不觉,我与多发性骨髓瘤三期抗争已达十一年之久。这十一年,是在病痛深渊中摸爬滚打、与死神一次次擦肩的艰难岁月。每一次治疗的剧痛,每一个被病痛折磨得无法入眠的夜晚,都让我对生命和健康有了更深的渴望。
在生活中,真正属于你的只有两样东西 - 天天要闻

在生活中,真正属于你的只有两样东西

在生活的征程中,我们常常陷入困惑与迷茫。有些人有时能够理解某些事情,但有时又找不到解决办法;有些人总是倾向于提前担忧;还有些人会思考,抑郁症和焦虑症是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在这些困惑的背后,是对健康与幸福的深切渴望。为什么健康和幸福如此
免疫力是健康防线!三招教你筑牢身体防御,少生病更精神! - 天天要闻

免疫力是健康防线!三招教你筑牢身体防御,少生病更精神!

这几年,不少人发现自己特别容易感冒、疲惫,稍微变天就不舒服,其实这些都和免疫力下降有关。中医常说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里的正气就相当于我们的免疫力。今天不讲大道理,直接分享三个提升免疫力的实用方法,帮你从根源上增强体质。第一招,补肺气
用青春诠释医者担当 - 天天要闻

用青春诠释医者担当

青春,是一场奔赴山海的壮丽征程。在祖国西部广袤的土地上,一群怀揣梦想的西部计划志愿者,用奉献诠释着初心,将青春热血洒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西部计划志愿者龙涛,便是其中的一员,他在医疗岗位上,用精湛医术和赤诚之心,为职工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听力障碍小伙的艺术追梦之路 - 天天要闻

听力障碍小伙的艺术追梦之路

5月13日,青岛大鲍岛街区的 “琴屿浪花”青岛市残疾人文创产品展示馆内,一位帅气的匠人师傅展示着自己的精美工艺品——一个可爱呆萌、憨态可掬的布老虎。这个工艺品做工讲究,不少刚进店的市民都会被吸引上前欣赏,工匠师傅会用不清晰的口语介绍作品的制作过程。他叫杜冬冬,是一名听力障碍者,但心灵手巧的他有着一颗炽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