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综合征
今天门诊来了一位大姐,大姐看起来有点焦虑。经过一番交流之后,才最终搞清楚,大姐不幸患乳腺癌,手术、化疗、放疗都比较顺利。目前乳腺癌化疗阶段,化疗后出现了双侧手脱皮,烧灼感疼痛,虽然不危及生命,但也是相当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生活质量,甚至影响肿瘤化疗方案的进行。这到底是咋回事呢?
一、什么是手足综合征
手足综合征( hand-foot syndrome,HFS 或handfootskin reaction,HFSR) 也称为掌足红肿,是抗肿瘤药物引起的肢端红斑或Burgdorf反应,发病率为6%~64%不等,1973 年10月发现与米托坦的使用有关。1984年哈弗医学院Lokin和Moore最早报道了手足综合征。它的发生率可能与患者用药的种类、给药的剂量及给药次数、给药的方法相关,当剂量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引发的皮肤和神经损害。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二、手足综合征的原因
通常是由抗肿瘤药物引起的一种皮肤不良反应,其严重程度随药物种类不同而略有差异。较常见的药物有卡培他滨、5-氟尿嘧啶(5-FU)、阿糖胞苷、脂质体多柔比星和靶向药物,如阿帕替尼、索拉非尼等。其中,脂质体多柔比星和卡培他滨引起手足综合征的发病率最高,分别为40%~50%和50%~60%。靶向药物如索拉非尼、帕唑帕尼等会引起手足皮肤反应,索拉非尼诱导手足综合征的发病率为10%~62%,贝伐珠单抗联合索拉非尼诱导手足综合征的发病率可达79%,高级别的手足综合征可达57%。
虽然HFS 不会危及患者生命,但手足综合症症的发生不仅导致患者的治疗成本上升和住院时间延长,而且增加患者的身心痛苦,进一步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数以及日常活动,最终影响到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的效果。
手足综合征的确切发生机制目前尚无定论,一种观点认为HFS的发生与手足血管的炎性反应具有相关性,这种炎性反应-皮肤细胞毒性的发生,可能和COX-2过表达有关。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三、手足综合征都有哪些临床表现
手足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手和(或)足的麻木,感觉迟钝、异常,如针刺感,烧灼感,无痛性或疼痛性的红斑肿胀,干燥,脱屑,疼痛,严重者出现溃疡,水疱,表皮脱落,脱皮,脱甲,出血,剧烈疼痛,并且伴有行走和抓物困难,影响日常工作生活。
症状出现多在应用化疗药物后2-21 天,个别时也有用药10 月后出现。患者最初自觉掌跖感觉迟钝、麻木,几天后进展为刺痛和灼痛,其痛觉和温度觉降低,但肌力、轻触觉和本体觉无改变。局部可见显著的边界清楚掌跖红斑和水肿,病变常在手指远端脂肪垫的外侧,或伴有指甲改变。病情进一步发展,局部红斑发展为水泡,继而脱屑、糜烂、溃疡,反复发作的手足综合征可导致类似角化病的掌跖角质层肥厚。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四、如何预防和治疗。
手足综合征的重点是预防发生。预防措施主要有物理干预,包括局部冷敷,避免洗澡用热水,避免剧烈的运动,以及避免在输注药物期间穿戴紧的衣服和鞋子;药物干预主要有塞来昔布、吡哆醇、尿素霜、止汗剂等。
手足综合征最有效的处理方式就是中断、延迟化疗或降低抗肿瘤药物剂量强度,症状通常在停药1-2周后得到改善。针对手足综合征发生存在的局部炎性反应,局部使用高效的类固醇激素,减轻炎性反应。另外局部使用二甲基亚砜、尼古丁贴剂、口服维生素E 和细胞保护剂氨磷汀等,也是可以考虑选择,但疗效缺乏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 Zuehlke RL. Erythematous eruption of the palms and soles associated with mitotane therapy. Dermatologica. 1974;148(2):90-92. doi:10.1159/000251603
[2] 朱孝娟,李杰.手足综合征中医临床治疗方式浅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11):4032-4035.
[3] 彭雪,杨文博,张寒,李红梅,祖丽安.抗肿瘤药物诱导的手足综合征的诊疗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19,27(08):1461-1464.
[4] 黄玉,王绍霞.恶性肿瘤化疗所致手足综合征国内外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03):86-89.
[5] 黎鹏,王炳胜,李永民.抗肿瘤药物引起的手足综合征诊治进展[J].实用肿瘤杂志,2016,31(05):473-477.DOI:10.13267/j.cnki.syzlzz.2016.05.019.
[6] 董元鸽,陆箴琦,杨玚.卡培他滨致手足综合征的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6,30(03):275-278.
作者:朱涛 副主任医师 焦作市人民医院乳甲科
#乳房两三事儿#系列为原创作品,转载须授权。
更多科普,请关注“@乳腺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