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失眠有误解。
最近有几个朋友问我失眠的问题。失眠让他们感到非常痛苦,晚上睡不着,白天无精打采,什么都不愿意做,对以前喜欢的事情提不起兴趣,焦虑、烦躁、愤怒,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失眠是指入睡困难,睡后易醒或整夜不睡。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意并影响其白天的社会功能是一种主观体验。人的一生至少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良好的睡眠可以帮助人们消除疲劳,恢复精力,调节生理机能,维持神经系统的平衡,这是我们保持健
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长期睡眠不足不仅会导致头晕、全身无力等一系列身体症状,还会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工作学习,降低生活质量。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出现睡眠障碍。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21运动与睡眠白皮书》显示,中国至少有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很多人对睡眠有一些误解,比如打呼噜就是睡得很香;晚上睡不好,白天找个机会补觉就行了;每晚必须保证8小时充足睡眠,否则会焦虑,心情不好;喝酒是帮助睡眠的有效方法;如果晚上睡不好,白天可以多喝点咖啡提神;对于睡眠障碍,因害怕药物依赖而拒绝用药等。从五个方面改善睡眠。
睡眠对我们的健康非常重要。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睡眠:
保持规律的作息。
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每天早上固定时间起床,晚上固定时间睡觉,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生物钟”。睡觉的最佳时间是晚上10点到早上6点。这段时间尽量保持睡眠。
很多上班族认为,工作了周一到周五,周末终于可以休息了,晚上睡懒觉,第二天早上起晚了。这样的行为会妨碍良好习惯的形成。
经常锻炼,增加户外活动。
经常锻炼不仅能增强体质和免疫力,还能提高人的睡眠质量。研究表明,白天消耗的体能越多,头脑越清晰,晚上入睡的驱动力越强,越想睡觉。户外运动可以帮助我们接触外界的光线,减少体内褪黑激素的分泌,使人保持清醒。褪黑激素是一种引导人入睡的激素。褪黑激素水平随着光照水平的降低而升高,这也提醒我们要养成关灯睡觉的好习惯。临睡前应避免玩各种电子产品,以免释放的蓝光减少褪黑素分泌,影响睡眠。
睡前忌喝酒喝茶,少吃咖啡。
喝酒会暂时加重睡意,但之后会导致夜间频繁醒来,早醒。有睡眠障碍的人,晚上容易醒,应该避免饮酒。
酒精有一定的镇静作用,有些睡眠障碍的人会用酒精来帮助睡眠。但酒精的镇静作用会随着耐受性的出现而减弱。个人需要增加饮酒量,才能达到同样的帮助睡眠的效果,这可能会导致酒精滥用和依赖。喝茶喝咖啡有提神的作用,对失眠的人不好。
睡觉前放松。
睡前避免从事刺激性的工作和娱乐,不要把白天困扰你的问题带到床上。焦虑和担心会让我们的大脑处于过度觉醒的状态,扰乱我们的睡眠。可以选择听一些轻柔舒缓的音乐,看一本课外书放松心情,或者做一些有利于身体放松的运动,如呼吸训练、肌肉放松训练等。,来平复心情,让自己更容易入睡。
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安静的环境,适宜的温湿度,昏暗的光线,适宜硬度的床,都有利于睡眠。相反,任何人在嘈杂的房间里,在强光下,在太冷或太热的房间里,或者在太软或太硬的床上,都会很难入睡。除了外部环境,我们自身的内部环境也需要注意,比如晚上睡觉前不要暴饮暴食。如果睡前吃太多食物,胃肠道需要非常努力地消化吸收,大脑会不断受到刺激,影响睡眠。当然,空腹饥饿也会干扰大脑的休息,不利于入睡。
必要时使用适当的药物。如果焦虑、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等睡眠问题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