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肖兵峰
外表温和,内心却藏着一个爱折腾的小宇宙。黄智勇,罗湖区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1998年毕业后,一直在黑龙江大庆油田的龙南医院,做一名普外科医生。十年如一日,每天面对普外科包括甲状腺、乳腺、肝胆、胃肠等常规性的疾病,“一心想搞点儿不一样的东西”的黄智勇觉得应该寻找差异化的发展路线。

偶然的机会,黄智勇接触了当时在国内还相对比较陌生的血管外科,这个“神秘”的学科给了他很大触动。2007年,一直想进修深造的他,放弃当时医院央企属性,相对舒适的现状,主动申请了科室唯一一个到上海长海医院(现为海军医学院)血管外科进修的名额。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发病机制、手术实操等等,在一年多的进修学习过程中,当时这个全军乃至全国的血管外科研究中心,不管是医疗技术还是管理理念,都给黄智勇带来了全新体验,理论跟实践得到了很好的双提升。“北方天气太冷了,血管病人相对来南方来说,发病早,发病人群也更多,那时候就希望把学习到的新技术,回馈给家乡父老。”
2016年4月,在老家已经小有名气,一心想要谋求更大发展空间的黄智勇放弃央企工作,来到深圳,来到罗湖区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要开展(除脑血管、心血管以外)胸腹主动脉疾病、内脏动脉疾病、下肢外周动静脉疾病等,75%左右都是三、四级比较大型的手术。

每一种血管疾病都有自己的症状体征,如何及时诊断病因,防止误诊错诊?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丰富的医学知识和扎实的医疗技术,是保障患者及时得到救治的前提。凉、麻、痛这三种常见的症状,因为不是急性疾病,常常会不被引起重视,从而耽误最佳治疗期。其实它是血栓堵了血管以后引起的,都是血管疾病导致产生的症状。以急性下肢动脉栓塞为例,心房颤动形成的血栓脱落或下肢动脉形成的血栓,把下肢动脉阻断后,血液就不能向肢体的远端供应过去,肢体远端没有血液供应,人体温度就会降低,就会出现冰凉症状;其次,身体部位没有血液供应,组织缺血,就会产生代谢废物,刺激周围神经,就会出现疼痛症状,然后神经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出现发麻症状。“血管疾病因为比较专,很容易出现误判。急性动脉栓塞如果及时早期发现6~8个小时内,快速的把血栓取出来,把血管开通,血液供应到远端,肢体就会保存下来,它的功能也会保留下来。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间段,一旦出现远端的足下垂等症状,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轻则腿的功能丧失,重则患者就要做截肢手术,腿就保不住了。”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血管外科是属于相对靠后的,很多人往往是保守治疗无效后,或者是出现需要外科手术干预的,才会来到血管外科进行干预治疗。一名60岁的老人,突发了凉、麻、痛症状,没有病症认知的她,认为忍一忍就过去了,在家中一直用热水袋保温。来到医院在外科看后,医生认为这是腰部问题引发的,又回家保守治疗大半个月的该名患者,足背渐渐形成了一个约5公分直径的溃疡。经过多科室会诊,黄智勇发现该名患者是血栓堵塞在血管里面,造成的症状。及时做了切开取栓手术后,患者腿部血液供应过去,疼痛很快就减轻了。经过术后的几次换药,整个溃疡也愈合了。但由于前期的误诊,该名患者的腿部仍然出现了部分功能不全。

血管分布在人体全身。血管外科的医生就像是医院的救火队员,哪里有需要就要到哪里去。手术过程中,损伤到了血管,其他科室同事如果处理不了,这个时候血管外科医生就要“救火”,帮助处理血管损伤问题,保证手术正常顺利进行。大型手术,不仅考验医生的医疗技术,更是对耐心、体力的双重考验。介入手术作为血管外科,相对比较常见的手术类型,是通过数字减影机器的辅助下,运用微创的导丝导管,相互配合来处理血管疾病。在做这种手术时,医生往往要穿二三十斤重的防护服,短则2个小时,长则15个小时,每一次手术下来,黄智勇和同事都是像洗了澡一样。
专业性强,相对来说就会难于进行广泛性的知识普及。这是黄智勇和科室同事们一直面临的困境。如何把专业的知识,通俗化的宣传科普出去,不仅科普给患者,更是科普给其他科室的同事,形成全生命周期的闭环诊疗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常见于50岁以后人群的急性动脉栓塞,多见于心房颤动的病人,是一个可怕的隐形杀手。患者稍有大意,没有及时发现心房颤动,没有做好抗凝工作,特别容易在心房内形成血栓。房颤促使血液形成的湍流,致使血栓被从心脏冲走,进入主动脉,向上,可能造成脑动脉栓塞;向下,可能造成下肢动脉栓塞。
如今,心血管外科病症越来越趋于年轻化,黄智勇介绍说,这往往跟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有关。因为血栓发病是血管损伤,血液粘稠或者是血流缓慢引起的。下肢出现损伤后,导致患者卧床时间长,如果没有做好预防措施,血流缓慢,就易出现血栓形成。部分年轻人日常缺少体育锻炼,经常熬夜,又喜进食大鱼大肉,导致血脂比较高,血液粘稠。长时间坐着打游戏、玩电脑,腿部活动少,也会出现血栓形成。

近年来,得益于罗湖医改打造的分级诊疗机制,黄智勇和同事们除了广泛运用各种新媒体手段,在线上定时发布科普知识外,在线下,不定期到社区、社康中心开展义诊活动,给社康医生做血管疾病相关知识的普及。同时,结合社区的家庭病房,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会跟社康医生一起入户,给患者提出诊治意见。“没有普及之前,社康可能就把病人直接送到市级三甲医院。经过培训后,社康医生通过罗湖医院集团内部流程,能够做到第一时间把病人转到过来,不用再跑远路,就可及时得到医治。”
医生只能治病,不能救人,不是所有的疾病都能得到救治。和谐医患关系,是治病救人的基础。“尽最大可能,让病人得到治愈,让每一位病人满意而归。”
审读:孙世建 蒋祝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