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很多小孩都抑郁症,都是觉得找不到活下去的意义

2022年10月01日07:52:27 心理 1954

为什么现在很多小孩都抑郁症,都是觉得找不到活下去的意义。

为什么现在很多小孩都抑郁症,都是觉得找不到活下去的意义 - 天天要闻

记得我年少时也有这种思想,我初中辍学出去打工,就因为交不起五十块住宿费,可能我妈也不想让我读了吧,五十块不过是借口罢了。开学后每天都有同学来我家叫我去上学,说是老师让来的。看着她们去上学,而我在砍柴背柴,一趟趟来往与山上和家里。当她们说老师说让我回去读书时,而我呢,当时正费力地拖着一棵枯树枝。我妈在那一个劲地说是我不想读了,让她们不要再来了,我能说什么,只能转身朝山上躲去,眼泪模糊我的双眼,我却无力改变…

后来几天我妈就掐着时间,到了放学时间就让我躲在楼顶。那几天我都是站在楼顶,听着几个要好的同学在家门口喊着我的名字,我妈在那说她不在家,她说了她不想读书了。当时我真的是恨不得从楼上跳下去,恨我妈,恨命运的不公,凭什么剥夺我求学的资格…

我一直以为我妈会心软让我继续读,没想到她如此地坚定她的决定,一个多星期后同学就没有再来了,而我,已经被妈托付给一个同村嫂子准备带着出门打工了,从此于学业无缘。

后来就是从武汉转到广东的打工岁月了。那几年对我来说真是不堪的回忆,我性格内向胆小,不得不学会独立坚强起来,每当我孤独无助的时候就打电话回去寻求安慰,希望我妈能说要是外面不好你就回来吧。可是我等来的永远都是“你要是不好好赚钱,你弟弟妹妹就得辍学,他们成绩都比你好,你不读还说得过去,他们不读就太可惜了!”我失望透顶,敢情我在她的心中就是一人肉提款机,除了发工资了那天她给我主动打电话,别的时间都是我打回去,开头永远是“你有什么事”我说没事,她就说“没事打电话回来干什么,不是浪费电话费吗?”。

所以我就从每周三次电话减少到一周一次,慢慢地就是一月一次,也就是发工资的那天,汇了款要打电话通知一下。有几次我故意不按时汇钱,我妈就会主动找我,开口就是“你怎么没寄钱,你别在外面别瞎用钱!”,我默默地流着泪什么也说不出来…那个时候我真的怀疑自己的存在到底有什么意义,活着到底有什么意思。当时我和我姐在一起打工,她可能也和我有一样的想法,总是和我妈争吵,转身就来骂我,说我是拖油瓶,我妈非要把我丢给她。

可能每个人看到的都是自己的痛苦,无法体会到别人也存在着那种从各方面带来的窒息感吧。

所以我姐每次和妈吵了就会骂我,骂我怎么不去si,我不敢还嘴,怕她,还有我妈总说让我让着她,说我欠她的。所以我只能闭嘴,我姐就更生气,说我像个si人不吭声。我顶嘴她就说我没良心,我委屈极了,跟我妈说她只会让我忍着,什么都叫我忍着。我姐骂我极其难听,每次都是你怎么不出门被车撞si,你怎么不从这楼上跳下去…

那次她又骂我让我去跳楼,我当时冲到宿舍阳台上,五楼,当时想如果就这样去了,我妈和我姐会不会有愧疚感,当时心里甚至有一丝丝报复的快感。

正在犹豫要不要就这样随了姐姐的的意思,这时候舍友来了,她拍了我一下问我怎么站在着,还说这么大的风小心感冒了。我当时沙哑着声音回了句什么,我也忘记了,她关切地说:“你是不是感冒了,你有药吗?我正好有,去给你拿”说完她转身就跑了,没一会儿就拿了药递到我手中,还拉我进去,我没有动。可能她听到我姐骂我的话了吧,就劝了一句说:你不要乱想,我们宿舍的人都很喜欢你这个小妹妹的,比如我啊!”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对我来说仿佛是溺水的人遇到救命稻草一样,原来我也是被人需要的,并不是一个提款机。

从那以后,我学会了自救,看了很多书,也买了一些心理学的书籍来看,来开导自己,学会去原谅别人。

直到多年后,和我妈谈心,我才理解我妈,她是个远嫁的女人,爷奶刻薄,我爸优柔寡断,什么都靠她来决断,像个男人似的在外面干体力活,男人都不干的活她抢着干,就为了一个月不三四百的工资,为了养活我们姐弟,导致她年纪轻轻就落下一身病。我终于释怀,好在一切还来得及,今生有缘才能做母女,过好今后每一天才是不留遗憾!

每个人都有她存在的意义,而我年少时存在的意义就是,赚钱供弟弟妹妹读书,让他们除了打工还能多出一条路,我爸能少搬一块砖,远嫁的妈妈能少一点担忧,能为他们付出也是种快了吧。

我相信每个人青春期都有不同的苦恼,叛逆,为何要在年少时就放弃一切,等过了十年二十年,你再回过头来看看,就会看到不同的风景!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