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正常焦虑,还是得了焦虑症?主要是看这几点

2022年07月05日06:00:07 心理 1057

你是正常焦虑,还是得了焦虑症?主要是看这几点 - 天天要闻

Q怎么区分焦虑情绪和焦虑症?怎么应对焦虑症?

A:

几乎每个人,都有过焦虑时刻:

看着房贷、车贷、花呗账单,感到焦虑;

孩子重金补课,成绩却没起色,感到焦虑;

年龄不断增长,面临失业危机,感到焦虑...

最近,一项针对2000名成年人的调查发现:72%的人认为生活正变得越来越焦虑。

焦虑正不断拖垮我们的人生,让我们夜晚睡不着觉,白天情绪紧张、胸闷气短

如何应对焦虑情绪,又怎么区分焦虑症和焦虑情绪呢?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到你。

你是正常焦虑,还是得了焦虑症?主要是看这几点 - 天天要闻

正确认识焦虑

焦虑是人的一种生存本能,书籍《向上生长》就提到:“焦虑其实不是坏事,说明你积极进取,并且在寻找出路。”

仔细品味这句话,我们会发现它是正确的。大部分人感到焦虑,是因为内在驱动力,促使我们制定较高的期望目标。

特别是在这个内卷的时代,人人都想更上一层:

别人的孩子都在读名校,你的孩子也不能差;


别人都已经买车买房,再省你也得凑点钱买套小两居;


别人带着一家人出国旅游,你至少也得带着家人去省内走一遭。

你是正常焦虑,还是得了焦虑症?主要是看这几点 - 天天要闻

这些期望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走,于我们而言,本应是件好事。

但是当期望与现实出现偏差,当我们发现自己无法完成目标时,产生的挫败感就成了攻击我们的武器。

原本促进我们成长的焦虑,也会发展成病理性焦虑。

这种焦虑会侵害我们的身心健康,让我们出现胸闷、心慌、出汗、肌肉紧张等情况。

长期的焦虑还会影响身体对疾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增加慢性疾病的发病率。

所以适度焦虑不是坏事,问题在于我们要把握好尺度,当焦虑已经影响到身心健康,干预到正常生活,就必须引起重视。

你是正常焦虑,还是得了焦虑症?主要是看这几点 - 天天要闻

正确区分焦虑

怎么区分适度焦虑和病理性焦虑呢,可以从3个方面进行判断。

焦虑程度是否与实际处境相符

病理性焦虑的焦虑程度,大部分时候与现实处境并不相称,是内心放大了恐惧程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己吓自己”。

比如,家人生病,即使自己身体健康,也会担心自己被遗传,甚至没日没夜不停想。

这种情况很明显就超过了适度焦虑的范围,扩大了事情的严重性。

焦虑情绪是否可以自行调节

一般而言,我们的焦虑情绪是针对某一件事产生的。

当这件事得以解决,这种情绪会自行化解,所以这种焦虑是可以被我们自己调节的。

而病理性焦虑的情绪是叠加的,会对多方面的事情感到焦虑,是一种“广泛的焦虑”。

可能没有具体的内容或对象,但就是一直被焦虑情绪笼罩着。

你是正常焦虑,还是得了焦虑症?主要是看这几点 - 天天要闻

是否出现躯体症状

焦虑情绪会伴随身体变化,比如多汗、颤抖、心跳加速等,并且持续的时间不会太久,往往心情平复后,就会自己缓解。

但是病理性焦虑的躯体症状,严重程度更重,甚至可能引起慢性疾病,比如心悸心慌、高血压糖尿病、甚至癌症等。

所以如果躯体出现原因不明的不适,就要考虑罹患焦虑症的可能性。

你是正常焦虑,还是得了焦虑症?主要是看这几点 - 天天要闻

正确应对焦虑

既然适度焦虑不是坏事,我们应该怎么学会和它和平共处呢?有3个方法可以尝试一下:

保持合理期望

当期望目标远超我们的能力,执着于完成它,只会加重我们的心理压力。

所以应该根据现实情况,设置合理的期望目标。

有时候承认自己现在做不到,甚至承认自己永远做不到,并不是一件丢脸的事,这是我们对自己的保护措施。

负性情绪是一种危机,也是提醒我们做出调整的一个信号。

当目标符合实际,适当的焦虑会转化为我们前行的动力,激励我们奔赴更高的山峰。

学会接纳焦虑

越抗拒焦虑,我们只会越焦虑,甚至会影响到正常思考和日常生活,所以与其拒绝焦虑,不如接纳焦虑。

去挖掘引起焦虑的源头,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更好地化解情绪。

如果事情无法解决,就尝试转变自己的想法观念,用另一种目光看待问题,让事情顺其自然地发生。

你是正常焦虑,还是得了焦虑症?主要是看这几点 - 天天要闻

比如,孩子成绩不好让你感到焦虑,那么焦虑原因是什么呢?

或许是孩子比同龄人差,有对比所以感到焦虑,那解决的办法就是额外对TA进行辅导。如果问题无法解决,我们可以转变想法,比如:

我的孩子也很优秀,只是其他孩子比他更优秀,但总有人会更好,不能因为别人更好就忽视孩子的闪光点。

学会说出情绪

调节情绪,仅靠别人鼓励没有用。与其听别人说什么,不如向别人说什么。表达,是调节情绪的最好方式。

所以当你感到焦虑时,不如找家人朋友说说自己的想法。

他们或许不能为你提供实质性意见,但倾诉过后,内心会更加舒服,情绪也会随之减少。

当你冷静思考后可能会发现,让你感到焦虑的事其实也不过是一件小事。

之后再面对类似的事,我们就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适度焦虑不是一件坏事,相反,它能推动我们不断前进。

所以学会和焦虑和平共处吧,让它成为助力,而非阻力。

当然,如果焦虑情绪已经影响到正常生活,还是建议你及早求助专业医生。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