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空空导弹造假!解放军霹雳15全球最强,感谢美国军工的欺骗

常言道“是驴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在中美武器竞赛的过程中,我国不少武器的目标都是超越美国武器而研制的。导致我国拥有越来越多的先进武器,比如歼20,歼35,东风等等。

近日,在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冲突中,我国的霹雳15一战封神,号称全球最强的空对空导弹。不少网友表示,这就是被美国军工骗出来的。

霹雳15作为我国一款先进的空空导弹,在实战中的应用被广泛传播的第一次,不过这次给我国军工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不负众望,一口气干下印度6架战斗机。

不仅如此,据非官方透露,本来应该可以干掉15架战斗机的,考虑多种因素,仅干掉一部分,自己零伤亡。然而这次空战中,成功完成狙杀目标的就是霹雳15空空导弹

霹雳15到底有多强?双脉冲发动机,性能跃升的关键

传统的空空导弹普遍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其工作特性呈现典型的“先快后慢”特征,即发动机点火后迅速加速至最高速度,随后进入无动力滑翔阶段,速度持续衰减。

为提升导弹的有效射程与作战效能,科学家们积极探索诸如固体火箭冲压动力和先进弹道等技术,而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正是其中一种极具潜力的解决方案。

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通过阻燃隔热层将燃烧室内的装药分隔为两段,并配备独立的点火系统。控制系统可精确控制每段装药的点火时间,从而实现对发动机工作过程的能量管理。

本质上,这种设计并非直接改变推力大小,而是通过优化推力作用时间,合理分配导弹飞行过程中的加减速,有效避免由阻力等因素造成的能量损耗。其关键在于分两次燃烧固体燃料,通过中间隔断控制能量释放的时间和强度,从而克服传统空空导弹“先快后慢”的缺陷。

尽管美军曾宣称其AIM-120D先进中距空空导弹采用了前卫的双脉冲火箭固体发动机技术,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导致AIM-120D的不可逃逸区(NEZ)大打折扣,远低于其标称射程。

这一现实激发了中国军工的奋发图强,成功研制出射程超过200公里的霹雳-15(PL-15)远程空空导弹。霹雳-15是全球首款真正意义上采用双脉冲火箭固体发动机的超远程空空导弹。

此举迫使美军不得不加速研发AIM-260以与之抗衡,然而,此时中国更为先进的霹雳-17已经服役,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空空导弹领域的领先地位。由此可见,双脉冲发动机的运用,对空空导弹性能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据上!霹雳15对标美国空空导弹,有哪些优势?

为何霹雳15如此优秀?通过对霹雳-15与美制空空导弹,如AIM-120系列及AIM-260的对比分析,可见霹雳-15在多项核心性能指标上具备显著优势。

首先,在射程方面,霹雳-15超越美国现役AIM-120D,尽管美国正在研发的AIM-260旨在提升射程,但其尚未服役,且需依赖体系支持。霹雳-15采用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相较于AIM-120的单脉冲发动机,显著提升了不可逃逸区范围和末端动能。

其次,霹雳-15在制导与抗干扰能力方面表现优异。其整合了主动雷达制导、北斗卫星修正和双向数据链,支持协同作战,抗干扰能力强于缺乏卫星修正能力的AIM-120D。此外,霹雳-15采用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导引头具备更远的探测距离。

再者,霹雳-15的小型化设计使其能够适配歼-20内置弹舱,提升了载弹量。而AIM-260在保持相似尺寸的同时提升射程,可能导致机动性或可靠性的下降。

最后,霹雳-15已批量列装并经过实战验证,体现了其现役部署和战斗力优势,而AIM-260尚处于研发测试阶段。依托中国“预警机+数据链+无人机”体系,霹雳-15能够实现更有效的超视距打击。

霹雳-15在射程、动力、制导技术和适配性等方面全面超越现役美制导弹,并在体系化作战中更具威胁。尽管AIM-260未来可能在某些方面形成挑战,但中国已积极研发下一代导弹,以保持技术领先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对导弹性能的评估应结合具体作战场景和体系能力,而非仅关注单一参数。

美国“第一”,数据欺骗了全世界

不过美国为了保持世界第一军事强国,各项导弹数据的真实性还有待考究,毕竟存在很大概率就是自己编数据,对全世界造成欺骗。不过我国成功对标美国数据,并且实现了数据的反超,打破美国武器全球第一的虚假面具,还要感谢美国给我们树立一个可以超越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