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爆炸声又一次撕裂了也门的天空。这一次,以色列战机群呼啸着掠过红海,将目标锁定在了民用目标之上。
短短几小时内,萨那国际机场的航站楼就被炸成废墟,三台发电机组化作焦黑废铁,连生产建筑材料的工厂也未能幸免。
美国海军两个航母战斗群在地平线外游弋,空中加油机为以军战机续上最后一段航程。
这场被外媒称为“21世纪最悬殊空袭”的战役,堪称一场“灭国之战”。其残酷程度,让人想到了1999年北约对南联盟的“外科手术式打击”。
现场的情况有多惨?这恐怕不是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人,能够想象的。
萨那机场的监控画面显示,被F-35I战斗机轰炸的,不是以色列人口中的“恐怖分子巢穴”,而分明是停机坪上的民航客机。
也门航空仅存的7架飞机中,有3架当场化作火球,其余4架被冲击波掀翻在跑道上。
这座承担国际救援物资运输的交通枢纽,如今只剩扭曲的钢筋骨架。
同一时刻,距离首都30公里的阿尔卡马水泥厂也遭遇了空袭。厂区监控拍到了以军导弹精确穿透原料仓库的瞬间,要知道,这家工厂去年刚被联合国列入“民生保障设施”名录。
“他们炸毁的不是武器库,而是重建国家的希望。”
一位匿名联合国官员在加密通讯中透露,胡塞控制区70%大型工程已瘫痪,包括维系60万人用电的萨那北变电站。根据多个公开版本的地图显示,至少12处被毁设施,根本不承担任何军事的用途,是完全意义上的民用设施。
美国、以色列与胡塞武装的战斗,断断续续已经持续了两年多。
但是,身为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的大老美,却迟迟拿不下“拖鞋军”,甚至还被其无人机、导弹多次重创。而他们发动的空袭,被证明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原因很简单,他们根本打击不到胡塞武装的军事目标。如今,他们终于决定抛开一切原则,以灭国的架势,对民用目标下手。
这是5月5日在也门首都萨那一处遭到空袭的地点拍摄的破碎玻璃
打不了你的军队,那么就毁灭你的人民,这是美国惯用的招式。回想一下当年的南联盟战争,我们会发现,今天的一切在历史上早就发生过。
当年,美军和北约部队,也是对南联盟进行了长达78天的持续轰炸。
在一开始,美军的攻击目标,还基本上是南联盟的军事设施。但是在后期,他们已经将大量的民用目标纳入了打击范围之内。
这就导致了南联盟的基础设施和民用设施遭受了重创,贝尔格莱德电视台、化工厂等目标被“误炸”的事件层出不穷。
更让人气愤的是,他们还轰炸了中国驻南联盟的大使馆,造成了中方三人牺牲的惨剧。
如今,以色列空军和美军的轰炸行动,似乎正在重演这一幕。
他们不仅针对也门胡塞武装的军事目标进行打击,还将民用机场、港口、水泥厂等大型基础设施纳入了打击范围。
不过这次,他们索性装都不装了。他们的所有报道中,都没有出现“误炸”两个字。
△也门荷台达港近日遭以军空袭
我们可以看看美国人的反应。事发之后,杜鲁门号航母的舰载机联队指挥官声称未直接参与打击。
但是,军事观察家们却在地图上,找出了一些耐人寻味的线索,事发前后,两个美国航母战斗群始终游弋在也门海岸1000公里外,恰好处于F/A-18E超级大黄蜂的作战半径边缘。
这种部署既能用舰载预警机为以军提供实时情报,又能在必要时快速撤离冲突区域。
F/A-18E" 超级大黄蜂 " 准备从 " 杜鲁门 " 号航母上弹射起飞。
更关键的是,美军的4架KC-135加油机,当时始终在红海北部空域盘旋,为长途奔袭的以色列F-15I机群实施空中加油。
他们这次出勤时间之长,已经创下了2021年撤军阿富汗后的纪录。这种“非直接参战”的支援模式,让以色列获得了远超自身实力的远程打击能力。
要知道,从特拉维夫到萨那的直线距离超过2000公里,没有空中加油的话,以色列空军根本不可能完成这次突袭。
那么,如今的也门,到底受到了怎样的伤害呢?
随着萨那机场的停摆,国际援助的空中通道已经断绝。而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的卡车,也因公路被毁无法进入也门。
实际上,他们即使进来了,也要面临新的麻烦:他们的运输清单上,已经有73%的仓库和冷库已在空袭中损毁。救援物资即使来了,也无法储存。
更让人揪心的是,被炸毁的阿尔卡马水泥厂,原本承担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的学校重建项目。卫星图像显示,厂区西侧堆积的5000吨水泥,已经与被炸出来的钢筋碎屑混作一团,无法使用了。
而这些水泥,本来是用于修复被战火摧毁的医院、学校的。现在,当地人甚至连在难民营里修一个简易的灶台都做不到了。
这种人道主义灾难的蔓延,就像当年北约轰炸南联盟一样,正在引发的难民潮。据国际移民组织统计,空袭开始48小时内,也门西北部已有超过8万人逃离家园。
5月5日,消防员在也门水泥厂灭火
对于这样的暴行,国际社会的反应是雷声大雨点小。在联合国安理会展开磋商时,多个国家对以色列进行了谴责。
某欧洲国家驻联合国代表甚至表示,自己掌握的卫星证据,足以让相关责任人在国际法庭上受审。
但是现在,却有人将这次空袭包装成了“反恐行动”,从而堵住了所有人的嘴。
这种双重标准,不禁让人又想起了南联盟。当时的北约,不也是发动了一场非法战争,但是之后没有受到任何惩罚的吗?
耐人寻味的是,向来活跃的国际刑事法院,至今也未对空袭展开调查。
法律专家指出,根据《罗马规约》第8条,蓄意攻击民用设施,就会构成战争罪,但是发起诉讼与否,往往取决于大国政治博弈的结果。
与此同时,美国的主流媒体和网络媒体集体噤声,只有TikTok上有相关的话题。而且,这个话题还非常热,阅读量突破20亿次。
其中有一段拍摄于萨那街头的视频,一个满脸血污的男孩抱着破碎的足球,无助地站在废墟前。
这条15秒的短片,获得了830万次的转发,却仍未出现在任何主流电视台的新闻中。
面对以色列的空袭,胡塞武装当然不会吃哑巴亏。
他们的宣传部门,已经在电视台里放出了一段画面:夜色中,数枚疑似“火山-3”高超音速导弹从移动发射架升空。
尽管以军宣称成功拦截了“全部来袭目标”,但特拉维夫郊区某购物中心停车场还是发生了剧烈爆炸。胡塞武装的反击,已经或者即将开始,而且烈度绝不会小。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红海的封锁,胡塞武装也将会做得更加严密。
5月8日,悬挂利比里亚国旗的“海洋黎明号”货轮,在亚丁湾突遭无人机袭击,船体左舷被烧出直径两米的焦痕。
虽然胡塞发言人声称,他们的袭击只针对“以色列关联船只”,但实际上显然会更加广泛。
现在苏伊士运河保险公司,已将对红海航线的战争险费率上调了300%。可能除了中国商船,以后没有哪国商船在通过红海时是安全的。
参考资料:
1.也门萨那机场遭以军空袭 3架客机被毁 总损失达5亿美元——央视新闻
2.我们不会忘记!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26周年——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