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纳布河的河床已经裂成一块块干泥,我们的牛快渴死了。 ”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的农民阿里·侯赛因站在自家田埂上,望着龟裂的土地喃喃自语。
就在一周前,印度总理莫迪下令关闭了杰纳布河上游的伯格利哈尔大坝闸门,宣称“一滴水也不留给巴基斯坦”。
面对着印度这坚持要违背人道主义精神的行径,中国迅速表态支持巴方,而印度总理莫迪在24小时内紧急致电俄罗斯总统普京,向普京做出了访印邀请。
一滴水引爆的南亚火药桶?
这不是印度第一次拿水说事,4月杰纳布河就断过一次流。这次更狠,下游流量从每秒两百多立方米骤降到不足三立方米。巴基斯坦的“粮仓”旁遮普省,超过四成小麦和近三分之二棉花都指望这条河,这下彻底傻眼。拉合尔等地的面粉价格,两天内就涨了快一半。
全国近九成耕地依赖印度河水系,这一断流,意味着超两百万农民可能颗粒无收,六千万靠天吃饭的人口直接面临饥荒。工业生产也因缺水熄火,民生凋敝。
“断水就是战争!”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在电视上拍了桌子。印度陆军参谋长马诺杰·潘德则隔空叫板:“断水只是开始。”
面对印度的主动袭击,巴基斯坦政府也不是吃素的,反手就是一套组合拳。先是把印度领空给关了,接着宣布停止所有双边贸易,最狠的是直接在克什米尔实控线附近开火。虽然双方都说是小规模交火,没造成人员伤亡,但这火药味可是越来越浓了。
谁在为这场危机添柴加火?
这场南亚的烈火,很快也引来了大国们的目光。危机刚起,中国外交部就表态“反对任何单边改变现状行为”。5月5日,中国驻巴大使姜再冬与巴总统扎尔达里密谈九十分钟,重申“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
在巴基斯坦境内,中巴合作正在推进好几个水利项目,主要集中在三大工程上,分别是卡拉巴格大坝、科哈拉水电站和尼鲁姆-杰卢姆水电站。这三个工程一旦协同推进,巴基斯坦对印度河的掌控能力将显著增强,从原来的20%提升到60%,几乎相当于从印度手中夺回了“半条河”的控制权。
同时,这些工程的发电潜力也是不可小觑的,将大大缓解巴基斯坦当前的电力短缺问题。考虑到印度河正源雅鲁藏布江发源于中国西藏,中方“保障跨境河流公平利用”的表态,无疑也敲打了印度的单边行径。
另一边,焦头烂额的印度总理莫迪在5月5日晚紧急呼叫了俄罗斯总统普京,还发出了访印邀请,普京倒是答应了。这通五十五分钟的电话,明面上谈合作,实则各有盘算。
印度军备四成来自俄罗斯,近年采购额超二百亿美元,这些订单对俄乌冲突后日子不好过的俄罗斯军工来说相当重要。新德里此举,明显想拉拢俄罗斯平衡中国影响,也想缓解点压力,避免在中美间彻底倒向美国。谁知克里姆林宫的声明异常简短,只说“讨论了地区安全角势,同意保持沟通”。这种不冷不热的态度,显然让新德里盘算落空——毕竟,订购的S-400防空系统还有两套没到货呢。
有分析认为,普京也乐见印巴冲突升温,既能分散国际对俄乌战争的注意,又能借军售和能源捞点好处,顺便还能测测美国在南亚的底线。
国际社会则忧心忡忡。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敦促双方遵守国际水道法。安理会凌晨开紧急会,十三个国家支持派观察员监督停火,印度代表却当场甩脸走人,声称这是“对反恐行动的粗暴干涉”。
美国国务院也说话了,称水资源政治化可能引发失控。亚洲开发银行的专家警告,水争端若蔓延,南亚的粮食与能源危机会更严重。
水危机背后是谁的算盘?
巴基斯坦地下水储量已枯竭超三分之一,印度河三角洲盐碱化速度也远超预期。联合国粮农组织更是警告,南亚水战争,很可能变成21世纪第一场大规模生态灾难的导火索。
国际水法专家也指出,印度这么干很容易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上游国家都学样的话,全球得有三亿人没水喝。这难道仅仅是印巴两国间的恩怨吗?
印巴在克什米尔地区冲突不断,双方局势剑拔弩张。表面上看,这是南亚两个国家的领土争端与矛盾冲突,但深入剖析便会发现,美国在其中扮演了极为不光彩的角色,其背后隐藏着诸多险恶用心,中国必须提高警惕。
美国长期奉行“离岸平衡”战略,目的在于维护其全球霸权地位。在印巴冲突问题上,美国不断煽风点火,激化双方矛盾。一方面,美国向印度出售大量先进武器,提升印度军事装备水平,增强其军事底气 ,让印度在冲突中更有恃无恐。
另一方面,又在关键节点上给予印度政治支持,例如美国高层在冲突期间访问印度,释放错误信号,鼓励印度采取强硬态度。美国的这些行为,无疑是在把印巴冲突往更激烈的方向推动。
结语
美国搅乱印巴局势,还旨在遏制中国在南亚地区影响力的拓展。中巴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项目,对促进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意义重大。
但美国担心中国影响力借此在南亚不断扩大,威胁到其全球战略布局,便试图通过制造印巴冲突,破坏地区稳定环境,阻碍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给中国发展制造麻烦。
信源:
《克宫:普京与莫迪通电话,并接受访印邀请》——极目新闻
《印度“不允许一滴水流向巴基斯坦”,巴两次试射导弹》——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