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强在哪?蒋介石:他最大的本事就是让你永远看不出他的本事

就是在如今,人们提到朱德,都喜欢习惯性地尊称他为朱老总,朱德在国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不可撼动的,在我军中,他是一位受到无数军人爱戴高级将领,他与毛主席一起引导着我军在经历过无数坎坷之后走向了辉煌

朱德的军事生涯中,他很少直接到前线部队去指挥作战,所以在功勋战绩方面与彭老总、林彪、刘伯承等人相比较,显得不那么光辉耀眼

但如说到战略战术,朱德运用的可谓是出神入化,就连他的老对手蒋介石都曾这样评价:要说朱德最大的本事,就是让别人永远看不出他的本事。

那么,朱德到底强在哪里呢,咱们一起来看看。

朱德军事才能非同一般

1922年秋,已是滇中名将的朱德为了追求进步,探寻救国真理,他前往德国求学

在留学期间结识了周总理,并对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第二年,在周总理的介绍下加入了党组织

党组织为了培养他,又安排他前往苏联接受军事方面的培训学习

1926年朱德回国后,利用自己在川军和滇军中的威望,开始秘密为党工作,他经常与共产党人在一起商讨谋划中国革命今后的道路该如何走。

蒋介石的反共面目日益暴露,我党开始抓紧培训自己的军事力量,为了把革命武装直接掌握在手中,党中央令朱德利用他在旧军队时的声望和人际关系,在南昌组建起一所军官学校

军校开始招生后,滇军中一些进步青年军官和江西省的一些进步青年,大部分都是因为对朱德的仰慕之情,所以纷纷前来报考

一个月的时间,竟然接收了1000多名学员

为了配合党组织更好进行革命活动,朱德将学员们精心安排到赣江流域的各县和南得铁路线上,去组织领导工会、农会、工人纠察队以及农民自卫军的工作。

在这些学员中,朱德为党组织培养出了上百名的党员骨干

这些人在后来的南昌起义及以后的革命战争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蒋介石和汪精卫相继背叛了革命之后,大批的共产党人革命进步人士遭到屠杀共产党被逼入了绝境,于是准备进行武装反抗,周总理按照党中央的指示来到南昌领导起义。

周总理与朱德在南昌会面后,开始秘密筹划起义。

在起义的那天晚上,朱德获悉有人叛变,起义行动已经暴露,朱德赶紧找到贺龙,告诉他这个消息,最后周总理当机立断,把起义的时间提前了两个小时

最后成功发动了南昌起义

朱德的伟大革命功绩

南昌起义失败后,起义军余部陷入了绝境,此时的朱德对革命没有灰心,也没有坐以待毙,而是想法设法与追击起义军的国民党部队建立起了统战关系,使起义军绝境逢生

从以上这些就可以看出,朱德的能力绝非一般人可比,如果当时没有朱德巧妙地运用统一战线作为了解困的武器,南昌起义军余部很难从绝境中走出来革命火种能否保存下来,这就很难说了。

1928年4月,朱德率领起义军上了井冈山与毛主席会合,不久后,成功建立了第一支中国工农红军,并担任了军长,自从,朱德成为了红军的最高军事指挥员

随着红军部队的不断扩充改编,朱德成为红军总司令

长征途中,红军受到“左倾”错误路线的困扰,在作战的过程中,一直坚持与敌人正面交战,硬碰硬的作战方式,导致红军损失严重,有好几次差点全军覆没

遵义会议上,朱德义无反顾地站出来,坚决支持毛主席的正确方针路线,在他的坚持下,扭转了错误路线,恢复了毛主席的最高指挥权。

后来,朱德与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开始调整长征的战略方向,从而挽救了党和红军的命运,胜利走完了长征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朱德被任命为八路军总司令,他率部前往华北与敌作战

那时的朱德已经年过50岁,但是他却坚持到前线战场指挥作战

1938年,被任命为第二战区东路军总指挥的朱德,指挥着八路军部分山西新军国民党军7个师,开始与日军浴血奋战

在4月份的时候,日军3万兵力,分九路向晋东南根据地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妄想着一下子把八路军总部和东路军歼灭。

朱德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自己总结概括的游击战术,派部有力的钳制住了多路来犯的敌军,配合我军主力部队把日军先头部队苫米地旅团压在八路军预设的地点,将日军截成了好几段,最后一举歼灭了日军约2000余人。

力挽狂澜

平型关大捷之后,聂荣臻率领三千将士建立起了晋察冀根据地,因为聂荣臻领导有方,晋察冀根据地发展得非常迅速平稳

抗日战争胜利后,晋察冀根据地的军队人数已经达到了30多万

抗战结束,聂荣臻按照上级的指示进行了大裁军晋察冀军区三十多万一下子裁减到了二十多万,这在当时看来并没有一点儿问题,但是却没考虑到当时的形势

果不其然,1946年,蒋介石单方面撕毁协议后发动了内战

解放战争华东野战军东北野战军和西北野战军都是发挥得非常不错,而只有晋察冀军区战绩不尽人意,尤其是大同、集宁、张家口的三战三败,让晋察冀军区丢尽了脸

指挥这三战的聂荣臻和贺龙,也是郁闷到了极点

究其原因,这都是由于当时晋察冀军区裁军时想得太简单,考虑不长远,裁兵裁得太狠,很多作战经验丰富老兵都在那时给精简下来了。

所以战争再次爆发后,能上战场打仗的兵力出现了严重不足,败仗连连也就不奇怪了。

在一次军事会议上,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郭天民没有压抑住激动的情绪,语气严厉地指责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对形势估计不足裁军的问题上太盲目,大批的部队被裁掉,再打起仗来,派不出兵了,不挨打吃败仗才奇怪呢。

聂荣臻气坏了,一怒之下撤了副司令郭天民的职

华北战场对整个解放战争形势有着很重要的影响,而此时晋察冀军区却爆发了不小的内部冲突,如果不尽快解决,势必对整个战局产生不良影响

面对整个军区陷入混乱之中,此时的聂荣臻也有些束手无策了,党中央得知这种情况也是无比得着急,但是一时却不知道谁能担此重任圆满解决这个问题。

就在大家手足无措之时,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亲自出马了,他来到晋察冀军区,经过深入地了解调查,他首先对郭天民所指出的问题给予了肯定,并表示郭天民对聂荣臻的批评也是有道理的,但是不可取的是他作为下级,不应该当众对上级领导大呼小叫,提意见批评也应该讲求方法方式

经过朱老总语重心长的教育批评郭天民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心服口服地进行了自我检讨

聂荣臻也诚恳地接受了朱老总的批评,对自己的错误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就这样,朱老总没费什么周折,就轻松地化解了这次内部矛盾

内部矛盾解决了,朱德又开始对军队进行整改,他把调研走访中发现的那些问题整理了一下,然后针对部队存在的这些问题,进行了整顿,不过他很清楚,这里面的一些问题,并不是部队领导的问题,而基本上都是有历史原因的。

找到了症结所在之后,朱德立刻着手集中晋察冀军区的优势兵力重新组建了一支野战军,与中央军委商议后,任命杨得志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罗瑞卿和杨成武分别担任政委和第二政委

随后又建立了晋察冀军区后勤部,自从开始,晋察冀野战军只负责训练和打仗其他一切事情交给军区后勤部来做。

晋察冀军区经过朱德的大力整顿,变得井井有条,面貌全新

晋察冀野战军没有了后方负担,把全部精力集中到了作战上,晋察冀军区的战斗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1947年10月,晋察冀野战军在清风店的战斗俘虏国民党的一名军长罗历戎,同时歼敌1.7万余人

随后晋察冀野战军在杨得志的率领下又向石家庄发动了猛烈的进攻,而朱德也来到石家庄的前线亲自指挥作战

11月12日,晋察冀野战军顺利攻克了石家庄,国民党在华北的重要战略要点被拔除。

纵观晋察冀军区整顿前后明显变化,不得不让人佩服朱德卓越的军事才能

如果不是他及时出手对晋察冀军区进行整顿华北军区也很难在战场上取得辉煌的战绩。

红军到解放军,朱德一直是我军的总司令,虽然他很少到前线战场直接指挥作战,但是他却有能力统领着各大战区司令员们,让他们在战役中战胜敌人,这种能力不是一般人所具备的。

因为他都是在幕后运筹帷幄总领全局,所以很多人对他的能力并不是很了解。

蒋介石与我党经过多年的较量,对朱德非常的了解,而且很欣赏他的才能,老蒋认为在统领大军方面,自己的手下还没人能比得上朱德,所以一直想拉拢朱德为自己所用

蒋介石在对朱德敬佩之余,曾经做出过这样的评价:“要说朱德最大的本事,那就是让人永远看不出他有什么本事。

蒋介石对朱德这个评价确实很贴切,朱德一直行事低调,虽然他很少在战场前沿指挥战斗,但是他的威望在我军中却一直很高

这是因为在我党我军多次处于险境之时,只要朱德出面,总能化险为夷,军中有了朱德坐阵,会让人感到无比的踏实安心这就足可以说明朱德的能力确实高于一般人

结语:

朱德为了实现自己的革命理想远大抱负,他毫不犹豫的放弃了已经拥有了的高官厚禄,义无反顾的投身到了艰苦的革命斗争中

在革命的历程中,他用自己的智慧和高瞻远瞩,不露声色的让危局得以扭转,化险为安

有能力但是又能做到润物细无声的,才是真正厉害的高人朱德恰恰就是这样一个人,从表面看,你觉得他没什么本事,但是,在关键时刻,却能震撼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