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退伍时,我跟战友公园照相,救了落水女孩,没想到惊动副师长

2025年05月08日02:42:07 军事 1064

【本故事部分情节虚构,请师友们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感谢阅读,您的支持就是我继续创作的动力!】

"老连长!这边!"我刚在湖边站定,就听见老徐远远地冲我喊。天啊,三年没见,那小子还是那么高嗓门。在部队时经常被指导员批评说大嗓门在战场上会暴露目标,可这家伙还是改不了。

我朝声音方向看去,果然是他,穿着件花里胡哨的衬衫,手里举着台傻大黑的相机,一蹦三尺高地朝我挥手。身旁的小王一手推着"永久"牌自行车,一手抱着个油纸包,估计是他们路上买的点心。那时候最好的礼物就是吃的,几毛钱的糖果饼干就能乐呵半天。

82年退伍时,我跟战友公园照相,救了落水女孩,没想到惊动副师长 - 天天要闻

我下意识地扯了扯自己的退伍军装,迈着还没改掉的"大步流星"走过去。今天是我们约好的日子,82年的这个夏天,我们几个老兵终于都转业回来了,约好在市区的人民公园见面照相,留个纪念。那会儿照相可是稀罕事,一张黑白照要一块多钱呢,彩照更贵,要两三块。

"我说老班长,都回老家了还是这么能装啊,走路还带风呢?"老徐笑嘻嘻地说,上来就给了我肩膀一拳,差点把我那枚二等功勋章给打歪了。这也是我唯一的荣誉了,别提多宝贝了。

"去你的,论资排辈,好歹我是当过副连长的人,你这兵油子就不能尊敬点。"我笑骂着,一把揽住他的肩膀。别看我嘴上这么说,心里美滋滋的。转业后回到地方,穿上便装,谁还管你是不是连长呢?

四个人到齐了,我、老徐、小王,还有我们连里的通讯员老李。虽然才分开几个月,但都消瘦了不少。部队里每天按点吃饭,早上六点起床拉练,晚上十点熄灯,雷打不动。现在到了地方上,都忙活找工作,饭点不固定,吃得也不规律。只有老徐胖了,一问才知道他托关系进了国营饭店当厨师,每天油水不少,羡慕死我们了。

"来,站好了,我找人帮我们照相。"老徐把相机交给路过的一个青年,指导他怎么按快门,然后回来站在我们中间,咧着嘴笑得像个傻子。那可是他刚买的海鸥相机,花了他小半年工资,平时宝贝得不得了,连我们碰都不让碰,今天舍得拿出来是看重这个场合。

"一、二、三,茄子!"

闪光灯刚亮起,突然听见一阵尖叫声从湖边传来。

"救命啊!救命!有人掉水里了!"一个穿花布衫的大妈站在湖边大喊,手指着湖中央。

我们几个条件反射般地转身就往湖边跑去。这可能就是军人的本能,听到紧急情况自动反应,哪怕已经退伍了。只见湖面上有个人影在拼命挣扎,是个穿红裙子的年轻女孩。公园里的人群慌乱起来,有些人开始大喊大叫,但都只是在岸边看热闹。

82年退伍时,我跟战友公园照相,救了落水女孩,没想到惊动副师长 - 天天要闻

"下去救人!"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我想都没想,三下五除二撕掉胸前的勋章,脱下军装外套就跳了下去。紧接着,水面上就多了四朵水花——我们四个全跳下去了。这就和在部队里一样,一个人上,全班跟着上,谁也不会落下。

这湖不算深,但水下水草很多。我几个游泳划过去,抓住了那女孩的胳膊。她已经呛了好几口水,眼睛都红了,拼命抓着我,力气奇大,差点把我也带沉了。在部队时我们练过水中救援,但真到了实战,还是有点手忙脚乱。

"别怕,别怕,抓住我的手,放松点。"我一边安抚她,一边带着她往岸边游去。老徐和小王从两边帮着扶,老李已经先上岸去找人帮忙了。他当通讯员时最擅长联络,这会儿派上用场了。

岸上的人群越围越多,还有人伸手拉我们。我听见有人说:"这几个小伙子反应真快,跳得一点都不犹豫。"

当我们把女孩抬上岸,她已经半昏迷状态了。我脑子里闪过部队里教的急救知识,立刻把她侧放,让她吐出呛进去的水。在部队时每年都有卫生员来上急救课,我们也就听听,没想到现在真用上了。

"让一让,让一让!"人群开始骚动,一个穿着军装的中年男人走了过来。军装上的领章我一眼就认出来了,是个上校。

"我是医生,我来。"他蹲下身检查女孩的情况,然后冲我点点头,"做得对,继续。"

几分钟后,女孩终于咳嗽着醒了过来,虚弱地睁开了眼睛。围观的人群发出一阵欢呼。周围有人递来毛巾和热水,有个阿姨甚至拿来了刚买的糖水给女孩喝。

那位医生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小伙子,反应挺快啊,你们是军人吧?看你们衣服口袋上的三角形折痕,标准的部队内务。"

"刚退伍,"我喘着气回答,有点不好意思,"副连长。"

"我看你们动作就知道是当过兵的,"他笑着说,然后递给我一张名片,"我是市人民医院的医生,也是原来325师的副师长。有空到医院来,我请你们喝酒。以前是部队医院的,转业到地方来了。"

我愣住了,看了看名片——副师长!我们刚才救人的场面竟然被副师长看到了!在部队时,师长级别的人物我们这种小兵根本见不到几次,更别说是和他们说话了。师长过检查都是风风火火的,基层士兵绷得紧紧的,大气不敢出。

救护车很快到了,把女孩抬走了。我们四个人浑身湿漉漉的站在人群里,看着那副师长跟着救护车离开。那会儿救护车可不常见,还是专门从附近医院叫来的,拉着"呜啦呜啦"的警报,引得公园里的人都跑来看热闹。


82年退伍时,我跟战友公园照相,救了落水女孩,没想到惊动副师长 - 天天要闻

"靠,老班长,你够有面子啊,救个人还能碰上副师长。"老徐拍着我的湿衣服笑道,衬衫都贴在身上了,但他还是嬉皮笑脸的。

"去你的吧,什么面子不面子的,救人要紧。"我用手抹了把脸上的水,笑骂道。这是我们之间的日常,部队里养成的习惯,互相开玩笑但关键时刻绝对靠得住。

老李拿过老徐的相机看了看,遗憾地说:"照片没拍好,我们再照一张吧。"

"算了吧,一身湿透了,像什么样子?"小王苦笑着说,把头发往后一捋,水珠顺着脸颊往下流。

"就这样挺好,"我说,"就当是我们退伍第一天的纪念了。不过现在最重要的是,我们得找地方换衣服,不然感冒了可不好。"公园附近有公共澡堂,两毛钱一次,但我们现在这样子,估计得另外付钱给澡堂阿姨才让进。

我们四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突然一起笑了起来。这场景让我想起了在部队训练时翻越障碍掉进泥坑的样子,那时我们也是这样,全身泥水还能笑得前仰后合。部队里的苦日子现在想起来都是甜的,比如每天早上六点的哨声,叠"豆腐块"被子,擦得能照出人影的皮鞋,还有那个总也吃不饱的食堂大锅饭。

"走,去我家,离这不远。"老徐说,"顺便庆祝一下我们第一次当上'救人英雄'。我给你们做顿好吃的。上回派我去食堂帮厨,我可学会了不少好手艺。"

"得,这次又得你显摆厨艺了。"小王笑着说,"上次你做那蛋炒饭,里面的蛋壳比米还多。"

"去你的,那是我第一次做,现在不一样了,我可是国营饭店的厨师,手艺比你们那些工厂师傅强多了。"老徐不服气地说。

就这样,我们湿淋淋地走出了公园,留下一地水迹和围观群众的议论声。几个小孩子还跟在我们后面,用崇拜的目光看着我们。虽然没拍成想要的纪念照,但这次相聚经历却比任何照片都要难忘。

老徐家是单位分的一间小平房,十几平米,家具没几件,但胜在干净整洁。这是在部队养成的习惯,内务整理成自然了。他妻子见我们这样,赶紧烧水让我们轮流洗澡,还把老徐的衣服借给我们换。

几天后,我们真的去了医院,见到了那位副师长。他热情地招待了我们,还拿出了五粮液,说是专门给我们准备的。在部队里,我们哪见过这种好酒啊,顶多喝点散装白酒或者啤酒。他把我们的事迹报到了退伍军人管理处,后来,我们还受到了表彰,当地报纸还登了我们的照片和事迹。报纸虽然是黑白的,但我们四个穿着湿衣服的样子印在上面,可神气了,连邻居都跑来看。

那个差点溺水的女孩也来感谢我们,她叫小林,是附近服装厂的工人。那会儿服装厂可是好单位,不仅工资高,厂里还有食堂和宿舍。得知我当时正在找工作,她还帮我介绍进了她们厂。从缝纫工干起,虽然工资不高,但好歹是个铁饭碗。

82年退伍时,我跟战友公园照相,救了落水女孩,没想到惊动副师长 - 天天要闻

老徐后来把那天的照片洗了出来——照片模糊地定格在我们听到呼救声回头的瞬间,四个人的表情严肃而紧张。虽然不是我们计划中的笑脸合影,但在我看来,这反而是最珍贵的纪念。这就和我在班长给全班照相时,突然吹哨集合是一个道理,照片里的战士们表情都是懵的,但恰恰是最真实的。

这张照片我一直珍藏着,还用妻子做的布盒子装着。每次翻出来看到它,我就想起我们的军旅生涯和那次意外的相遇。退伍不褪色,我们身上的军人本色,在关键时刻还是发挥了作用。

最让我感动的是,那天我们四个人,没有一个犹豫,听到呼救就跳了下去。在军营里养成的那种责任感和纪律性,已经成为我们的本能。这可能就是军旅生涯给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吧。

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四个人依然保持着联系。每年的八一建军节,我们都会约在一起聚一聚,聊聊各自的工作和生活。有时候会带着电视机一起看阅兵,边看边评论:"看,现在解放军的装备多好啊,比我们那时候强多了!"还有那位副师长,现在已经退休了,偶尔我们也会去他家里坐坐,听他讲以前在部队的故事。他常说:"你们几个小伙子,当年反应真快啊,一看就是当过兵的!"

虽然我们都已经满头白发,家里也有了孙子孙女,但一提起那次湖边救人的事,我们还是会兴奋得像当年的毛头小伙子一样。那个夏天的阳光,公园的湖水,救护车的声音,还有围观群众的掌声,都像昨天发生的一样清晰。

"喂,老连长,想什么呢?"老徐的声音把我拉回现实。我抬头看着对面已经花白头发的老徐,笑了:"我在想,那天如果不跳下去救人,我们的照片会不会更好看些。"

"放屁!"老徐爽朗地笑道,拍了拍我的肩膀,就像当年在部队里一样,"那照片不好看吗?多少人问我们要过,说那才是真正的军人样子!我家那小子还把照片带到学校去给同学们看呢,说他爸爸是英雄。"

82年退伍时,我跟战友公园照相,救了落水女孩,没想到惊动副师长 - 天天要闻

是啊,那才是真正的军人样子。不是挺得笔直的正步,不是闪亮的勋章,而是在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这是部队教给我们的,也是我们带到地方上来的。

那年夏天的公园救人,成了我们四个老兵最难忘的退伍纪念。比任何照片,任何勋章,都要珍贵。

师友们,这个故事最打动你的地方在哪里?

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俄罗斯将举行红场大阅兵,今年有何“大不同”? - 天天要闻

俄罗斯将举行红场大阅兵,今年有何“大不同”?

5月9日,全球目光将聚焦莫斯科红场,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将在这里隆重登场。在外界眼中,今年胜利日阅兵与以往不同,无论是人员规模、装备数量,还是外宾阵容,都更加壮观。大阅兵前夕,俄罗斯总统普京还宣布“胜利日停火”生效,为80周年庆典铺上“和平”底色。人们是否可以期待,在红场礼炮鸣响之时,乌...
中国人在海上干了件大事,效果很吓人,或直接改变战争模式 - 天天要闻

中国人在海上干了件大事,效果很吓人,或直接改变战争模式

说到中国人在海上干的大事,最近几年最让人瞩目的,非无人艇技术的突破莫属。2025年4月28日,中国一款名为“蓝鲸号”的无人艇在珠海正式下水。这玩意儿可不是普通的船,它集合了水面和水下两用的功能,性能强到让人有点害怕。更牛的是,它可能直接把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