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年我当连长时,让我最头疼的事,是连里一天收到两封“假电报”

2025年05月08日02:42:08 军事 1703

【本故事部分情节虚构,请师友们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感谢阅读,您的支持就是我继续创作的动力!】

"老排长!救我,快帮忙劝劝我媳妇吧!她要和我离婚啊!"刚吃完午饭,我正在连部值班室翻看训练计划本,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紧接着小陈那张惊慌失措的脸就出现在了我面前。

那是1978年的盛夏,老天爷像发了疯似的,把太阳烤得滚烫。我当连长刚满半年,每天除了操心训练进度,还得琢磨如何处理各种大大小小的事儿。我们连队驻扎在北方一个小县城旁边,离最近的小镇还有十来里地,平时战士们除了训练就是站岗放哨,日子过得倒也平静。

78年我当连长时,让我最头疼的事,是连里一天收到两封“假电报” - 天天要闻

"你慢点说,到底怎么回事?"我放下手中的钢笔,给小陈倒了杯热水。连队的热水壶一直放在值班室,随时供战士们喝水用。小陈是我们连的通讯员,前年入伍,跟我老家就隔了两个村,平时话不多,老实得很,今天这样慌张的样子着实少见。

"连长,我媳妇来电报了,说要和我离婚!"小陈双手颤抖着递给我一张电报,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小陈,我受够了,咱们离婚吧。李英"

我皱了皱眉头,接过电报仔细看了看。小陈去年刚结的婚,媳妇在老家照顾双方老人,两人感情挺好的,前几天小陈还收到媳妇寄来的袜子和一盒老家的麻糖点心呢,怎么突然要离婚?而且这电报看着就不太对劲——没有邮戳,纸质发黄,连电报局的收费章都没有。

"这电报是谁送来的?"我问道,心里已经有了几分猜测。

"是...是老王送来的,说是刚从邮电所拿的。"小陈结结巴巴地说,眼睛都红了。

老王是我们连的炊事班长,平时最喜欢开玩笑,那张嘴能把死人说活。食堂里的饭菜虽然简单,但在他的调剂下,战士们总能吃得香。我心里已经八九不离十了,但看小陈那急得快哭出来的样子,我决定先安抚他的情绪。

"你先别着急,这事有蹊跷。你媳妇前几天不是还给你寄东西来吗?我记得你还拿着她织的袜子在宿舍显摆来着。"我递给小陈一支烟,他手抖得点了好几次才点着。

"对啊,连长。我也想不通,前几天信上还说家里一切都好,让我安心训练......"小陈说着说着,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

我叫来了通讯员:"去把老王叫来,就说我找他有急事。"

老王一进门就咧着嘴笑,一副憋不住的样子。我故意板着脸:"老王,你老实交代,这电报是怎么回事?"

"连长,我...我就是开个玩笑嘛。"老王终于憋不住笑出了声,"小陈整天说他媳妇多好多好,我就想逗逗他。谁知道他这么当真啊!"

78年我当连长时,让我最头疼的事,是连里一天收到两封“假电报” - 天天要闻

小陈听完,先是一愣,随后脸涨得通红:"老王,你...你这玩笑开大了啊!"说着就要去抓老王,被我拦住了。

"行了行了,都是自己兄弟,别动手。老王,这种玩笑以后别开了,家里的事对咱们当兵的来说都是心头肉。"我一边劝着,一边看着小陈的脸色慢慢恢复正常。

我刚想让他们回去工作,门口又传来一阵骚动。是指导员带着李大壮进来了,李大壮是新兵班的班长,这会儿脸色煞白,手里也捏着一张"电报"。

"连长,出事了。"指导员神色凝重地说,"李大壮收到电报说他爸去世了。"

我接过电报一看,内容确实骇人:"大壮速回,父亲已去世。"落款是"母"。但这电报的纸质和小陈手里的如出一辙,连字迹都差不多,一看就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你爸身体一直不好吗?"我问李大壮。他是去年冬天从山东农村入伍的,身体壮实,平时训练积极肯干。

"没...没有啊。前天家里来信还说爹娘都好着呢,还说家里的包谷(玉米)长得壮实......"李大壮声音发颤,一个大老爷们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

我看了看指导员,又看了看老王,心里已经有了定论。这肯定又是哪个战士搞的恶作剧,而且一天之内连发两封假电报,事情已经不是简单的玩笑能解释的了。

"老王,这电报谁送来的?你实话实说。"我语气严肃了几分。

"是...是小胡送来的,说是替邮电所的人捎过来的。"老王这次说话没了刚才的轻松,看来他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了。

小胡是连队里的放映员,平时负责每周六晚上的露天电影,和邮电所的人接触较多。我立刻让通讯员叫来了小胡。

没过几分钟,小胡低着头走了进来,一进门就看到了小陈和李大壮手里的"电报",整个人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

"小胡,这两封电报是你写的吧?"我没等他开口,直接问道。

小胡抬头看了我一眼,又低下头:"连长,是我写的假电报。我就是想逗逗他们玩,没想到会闹这么大......"

指导员在一旁听不下去了:"你小子胡闹什么呢?这都是些什么玩笑啊?大壮的爸爸身体好好的,你偏说人家去世了;小陈刚结婚,你就说人家媳妇要离婚。这像话吗?"

小胡被骂得脸一阵红一阵白,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他小声辩解道:"我...我就是想活跃一下气氛,最近大家训练太累了......"

78年我当连长时,让我最头疼的事,是连里一天收到两封“假电报” - 天天要闻

"活跃气氛有的是方法,为什么偏要拿战友的家人开玩笑?"我的语气严厉起来,"家人是战士们的牵挂和软肋,你这样做等于在戳他们的心窝子。你知道小陈和大壮刚才什么样子吗?"

小胡低着头不敢看我,手指绞在一起:"我知道错了,连长。我...我不是有意的。"

我摇了摇头:"不是有意的,那是什么?我问你,你家里有什么人?"

"爸爸、妈妈,还有一个妹妹。"小胡小声回答。

"那你想想,如果有人跟你说你爸妈出事了,你什么感受?"我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在部队,我们是战友,更是一家人。相互之间可以开玩笑,但要有底线。体谅他人感受,是做人的基本道理。"

"对不起,连长。对不起,小陈、大壮。"小胡真诚地道歉,眼圈都红了。

我看着眼前这几个年轻人,心里叹了口气。他们大多二十出头,有些玩笑的尺度拿捏不好也情有可原。但军队是个特殊的地方,远离家乡、亲人的战士们,对家里的消息格外敏感和在意。

"小胡,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我思考了一下,说道,"接下来一周,你负责打扫食堂卫生和倒垃圾。另外,我要你写一份检讨,明天连队早点名时当着大家的面宣读。"

"是,连长。"小胡低声应道。

小陈和李大壮的情绪稳定下来后,我让他们先回去休息。临走前,李大壮还不忘拍拍小胡的肩膀:"以后别这样了,我们都是一个锅里舀饭的兄弟。"小陈也点点头,没再多说什么。

处理完这事后,我和指导员一起去了操场边的柳树下,那里有两把长椅,是我们平时聊天的地方。看着远处战士们训练的身影,我叹了口气:"当连长最头疼的,还真不是训练任务有多艰巨,不是上级检查有多严格,而是处理这些乱七八糟的琐事。"

指导员笑着递给我一支烟:"这就是带兵的乐趣所在啊。每个战士都有自己的性格和故事,咱们得像带孩子一样带他们。"

我点点头,深吸一口烟:"真希望他们能早点懂事。这次虽然是小胡一个人胡闹,但也反映出我们平时的思想工作还不够。"

"今晚我去找小胡谈谈心,了解一下他的想法。"指导员说,"最近他好像总和老家有信来往,可能有什么心事。"

那天晚上,我加了个班,专门召集了各班排长开了个小会,强调了在部队生活中尊重他人、注意玩笑尺度的重要性。

"大家都是从五湖四海来到一起,性格、习惯不一样。平时开玩笑可以,但要把握好尺度,特别是涉及到家人的事情,更要谨慎。"我看着年轻的班排长们说道,"我们在部队,家人是我们最大的牵挂。一句玩笑话,可能对战友造成很大的伤害。"

78年我当连长时,让我最头疼的事,是连里一天收到两封“假电报” - 天天要闻

会后,我还特意找小陈和李大壮谈了心,帮他们疏导情绪。小陈正在用肥皂洗袜子,见我来了,赶紧擦擦手站起来。

"连长,其实我不怪小胡。"小陈憨厚地笑了笑,"就是当时太吓人了,我真以为我媳妇不要我了。这不,刚给家里写了封信,解释清楚。"

李大壮也在宿舍擦皮鞋,听见我进来,连忙让出身边的位置:"连长,坐。没事了,我也想通了。小胡就是年纪小,不懂事。"

"那就好。"我坐下来,看着他们忙碌的样子,心里暖暖的,"你们能这么想就对了。在部队这个大家庭里,偶尔有些磕磕碰碰很正常,关键是要互相理解。"

两天后,小胡在连队早点名上宣读了检讨书,态度诚恳。之后的一周,他每天都起得最早,打扫食堂卫生、倒垃圾,没有一句怨言。慢慢地,连队里的氛围又回到了从前的和谐。

一个月后的某天,我在操场边看到小胡和李大壮一起打篮球,两人配合默契,你来我往。小陈在一旁给他们喊加油,还有几个战友围观。看到这一幕,我心里的石头彻底放下了。

那年冬天,连队组织了一次小型联欢会,大家自编自演节目。让我意外的是,小胡、小陈和李大壮一起表演了一个小品,内容就是关于"假电报"的事情,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他们把这件事变成了笑谈,也让大家记住了一个道理:玩笑要有度,战友情要珍惜。

多年过去,我早已退伍转业,成了一名普通的干部。但每每回想起部队的那些日子,那些鲜活的面孔和故事就会浮现在眼前。作为连长,我头疼过很多事,有训练不达标的困扰,有上级突击检查的紧张,有后勤物资短缺的着急,但处理好战士们之间的关系,帮助他们成长,却是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78年我当连长时,让我最头疼的事,是连里一天收到两封“假电报” - 天天要闻

那两封"假电报"虽然只是小小的插曲,却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管理中,严格要求很重要,但理解和关怀同样不可或缺。这也许就是我从军旅生涯中学到的最宝贵的经验吧。

现在的军营条件好多了,有空调、有热水器,通讯也方便了,战士们可以随时和家人视频聊天。但我相信,无论条件如何变化,那份战友情、那份责任感,永远不会变。

师友们,这个故事最打动你的地方在哪里?

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俄罗斯将举行红场大阅兵,今年有何“大不同”? - 天天要闻

俄罗斯将举行红场大阅兵,今年有何“大不同”?

5月9日,全球目光将聚焦莫斯科红场,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将在这里隆重登场。在外界眼中,今年胜利日阅兵与以往不同,无论是人员规模、装备数量,还是外宾阵容,都更加壮观。大阅兵前夕,俄罗斯总统普京还宣布“胜利日停火”生效,为80周年庆典铺上“和平”底色。人们是否可以期待,在红场礼炮鸣响之时,乌...
中国人在海上干了件大事,效果很吓人,或直接改变战争模式 - 天天要闻

中国人在海上干了件大事,效果很吓人,或直接改变战争模式

说到中国人在海上干的大事,最近几年最让人瞩目的,非无人艇技术的突破莫属。2025年4月28日,中国一款名为“蓝鲸号”的无人艇在珠海正式下水。这玩意儿可不是普通的船,它集合了水面和水下两用的功能,性能强到让人有点害怕。更牛的是,它可能直接把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