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部分情节虚构,请师友们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感谢阅读,您的支持就是我继续创作的动力!】
"快趴下!快趴下!"我本能地喊道,一边猛地扑到了岗亭的水泥地上。那声巨响太突然了,震得我耳膜嗡嗡作响,心脏仿佛要跳出嗓子眼。
十月的北方,早晚温差大。那天我值大门岗,穿着厚厚的军大衣,帽檐下结了一层白霜。站岗到凌晨三点多,困得眼皮直打架,就靠着一遍遍数星星和回想老家妈妈的红烧肉才勉强撑着。
"老六,你小子不会睡着了吧?"换岗前,老王还笑着拍我肩膀。
"怎么可能!我这警惕性那是相当高。"我打着哈欠硬撑着说。谁知道这话会成了后来被连队笑话的谈资。
岗亭很小,就一把椅子,一个电话,还有个暖水壶。规定是只能坐半小时,站一小时,保持警惕。但那天实在太冷了,我多坐了一会儿,还把枪靠在墙边,搓着冻得通红的手。
"砰——"
就是这一声,把我从半梦半醒中炸醒了。第一反应是:完了,有人袭击部队了!我抄起枪,趴到地上,脑子里闪过新兵连教官教的应急反应步骤。
电话响了,是值班室。
"小刘!大门岗那边什么情况?"指导员急促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
"报告指导员,我、我这边听到一声巨响,正在警戒中!"我的声音都在发抖。
"保持警惕,我们马上到!"
不到三分钟,指导员和两名军务参谋就赶到了岗亭。他们一个个表情严肃,手里还拿着配枪。
"谁开的枪?"参谋长一进来就厉声问我。
我愣住了,结结巴巴道:"报、报告参谋长,不是我开的枪啊!我刚才听到响声,就按照规定做出了警戒动作..."
"那这声音是哪来的?"另一名参谋打着手电四处检查,"你的枪给我看看。"
我赶紧把枪递过去。参谋检查了一下,枪没有被击发的痕迹。这时候,指导员已经带人去附近查看情况了。
"小刘,你确定不是你不小心扣了扳机?"参谋长盯着我的眼睛问。
"报告参谋长,绝对不是我!我一直按规定持枪,从来不会乱碰扳机的!"我急得都快哭了。
这时候,指导员回来了,脸上的表情有些哭笑不得:"找到原因了,是营区外面的变压器爆了。"
房间里一下子安静了。参谋长看了我一眼,表情缓和了一些:"行吧,继续站岗,保持警惕。"
等他们都走后,我长舒一口气,腿一软差点坐在地上。那一刻,我才发现后背已经湿透了。
第二天一早,我换完岗回到宿舍,这事就传开了。
"哎呦,我们的'高警惕'小刘回来了!"老王第一个起哄,"听说你差点被当成擅自开枪的了?"
"去你的吧!"我扔了个枕头过去,"我那叫负责任!你要是听到那动静,肯定比我还紧张!"
"行行行,英雄救美的戏码就别演了。"胖子插嘴道,"赶紧洗脸去食堂,再晚馒头都没了。"
食堂里,这事已经传遍了整个连队。大家吃着稀饭馒头,一边笑一边问我当时啥感觉。我只能苦笑着说:"感觉就是命不久矣啊!你们知道参谋长那眼神有多吓人吗?"
新来的指导员坐在我旁边,笑着说:"小刘反应还是挺快的,虽然是虚惊一场,但处置得当。下次记得先确认情况,再报告。"
"是!指导员。"虽然被笑话,但听到这话,我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那次站岗经历,成了我军旅生涯中的一个小插曲。每次战友聚会,这故事都会被翻出来讲一遍,而且越传越玄乎。现在听老王讲,我当时都能"单手持枪卧倒"了,也不知道他从哪编的。
其实部队生活就是这样,看似紧张严肃,但日常里也充满了这样的小故事。站岗、训练、内务整理,每一件小事都能成为记忆中的亮点。
最难忘的还是那些漫长的站岗夜晚。冬天的北方,寒风刺骨,一站就是两小时。我们会在大衣里面塞报纸,脚底下垫几层旧袜子。战友们还会偷偷塞给你几块巧克力或者几颗水果糖,说是"御寒神器"。
"小刘,你下次站岗能不能淡定点?"班长后来总拿这事逗我,"你那一嗓子'快趴下',把隔壁连值班室的人都惊动了。"
"那不能怪我啊!"我辩解道,"咱们天天训练就是为了这一刻嘛,这叫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班长笑得直不起腰,"你是想说你把变压器爆炸当成了敌袭?"
"那万一真有情况呢?宁可虚惊一场,不能掉以轻心啊!"
这话倒是得到了班长的认可,他拍拍我的肩膀:"说得对,站岗不是小事,关系到整个营区的安全。不过下次记得先观察清楚,再行动。"
那年冬天特别冷,我们站岗的时候都恨不得长出第三只手来暖耳朵。有一次,我和老乡小赵一起值勤,他悄悄从食堂带了两个热水袋,藏在大衣里。
"小刘,你这警惕性可以啊,"小赵笑着说,"变压器爆了都能当成枪声,耳朵这么灵,晚上肯定不会睡过头。"
"少贫嘴!"我白了他一眼,但还是接过他递来的热水袋,"下次你站岗碰到这事,保准比我反应还大。"
"那倒未必,我农村出来的,什么大风大雨没见过。"小赵得意地说,"我们村后山经常有猎人打猎,枪声听多了。"
这种贫嘴一聊就是一宿。部队里的夜晚,最宝贵的就是这种兄弟间的闲聊,能让你忘记思乡的愁绪,忘记训练的疲惫。
后来我回老家探亲,还特意给父母讲了这个故事。我爸听完哈哈大笑:"你小子,打小胆子就大,看来当兵也没把你胆子练小啊!"
我妈却是一脸担忧:"在部队要小心点,别整天莽撞的。"
"妈,您放心吧,我现在可是连里的'警惕之星'!"我开玩笑道。
其实,那次虽然闹了个笑话,但连长事后还是表扬了我的警觉性。他说,宁可十次虚惊,不可一次大意。这话我记到现在,不仅适用于站岗,也适用于人生的方方面面。
转眼服役的日子就过去了。退伍那天,老王送了我一个小礼物——一个做工粗糙的小木雕,是个站岗的士兵形象。
"送你个纪念品,"他笑着说,"要是想我们了,就看看它,回忆回忆当年'砰'的一声把你吓得趴地上的英勇事迹。"
我接过来,心里满是感动。这些年在部队的点点滴滴,无论是站岗被吓得出洋相,还是一起加班加点整理内务,又或是偷偷溜出去买零食的小冒险,都成了我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
现在每当夜深人静,我有时还会想起那个寒冷的站岗夜晚,想起那声把我吓得不轻的巨响,想起战友们善意的调侃。那些曾经的紧张、害怕、尴尬,如今都变成了温暖的回忆,让我在平凡的日子里仍能感受到那段不平凡的岁月带来的力量。
"老刘,听说你当兵时差点因为误把变压器爆炸当枪声被处分?"每次聚会,就有人拿这事打趣我。
我总是笑着回答:"那叫警惕性高!现在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能当上保安队长了吧?"
战友们笑作一团,然后我们举起杯,为那些共同走过的岁月干杯。部队的生活,就是这样平凡中带着特别,严肃中带着温情。那声突如其来的巨响,不仅惊醒了当年站岗的我,也永远地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成为我军旅生涯中一个难忘的音符。
师友们,这个故事最打动你的地方在哪里?
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